<p class="ql-block">文章/老顽童</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老顽童</p> <p class="ql-block"> 《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菜根谭》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读完这三本奇书,我经常对照反省自己,不仅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彻大悟,而且解决自身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很大转变。但时代不同,书中有的说法过于中庸,不符合昂首做人的品德;而有的说法又过于直率,必然遭到权势的打击迫害。如果生硬沿袭书中的思维,很难在险恶的现实中生存下去。对于贪赃枉法,尔虞我诈,……等现象的态度,以及做人的原则问题,我和书中的观点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1)无论富贵贫穷,处在任何境遇中,每个人必须首先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若丧失人格而任由宰割,遍体鳞伤而不敢呻吟,这种无底线退让,不是宽宏大度,而是懦夫的表现。依据天理,拿起法律的武器,运用智慧与邪恶较量才是做人的道理。(2)“难得糊涂”是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也是不负责任的托词和无能的表现。“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毛泽东语录),认真,事情才能成功;认真,可以改变世界;认真,人类才能进步。不认真,則一事无成;不认真,生存毫无意义。因而我们按照书中的理论实践时,需要根据现实情形,辨证分析,灵活运用,才能稳步立足于天地之间,并对社会有所贡献。</p> <p class="ql-block"> 《围炉夜话》清·王永彬。作者虚构了好友们冬日围在火炉旁,畅谈人生体会的情景,他们以安身立业为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方面表述观点。其中人须从孝悌立根本,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是对人性和道德,客观、准确的判断标准。用以评价人的本质,分析人的行为,使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不至于看错对象。</p><p class="ql-block"> 古人以“雪夜拥被读书”和“围炉夜话”为人生乐事,我们现代老年人的乐事内容更加广泛,可以和朋友、同学、同事相聚在一起,回味人生、交流心德体会,或相邀四处旅游,增长见识;或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唱歌、乐器、舞蹈等各种技艺,我们的晚年生活肯定比古人更加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 《小窗幽记》为陈继儒(1558~2639年)编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每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会。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性、自我提升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总之,《小窗幽记》对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很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菜根谭》明·洪应明编著。一部论修养、人生、明礼、处世的语录,称得上是一部旷古未有的宝训。对每个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其中“心体光明,暗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之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之辛酸”,“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就是对世人的警醒。</p><p class="ql-block"> 《菜根谭》以心学,禅学为中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同时饱含处世哲学,生活情趣的内容。虽然其中有些唯心论的观点,但总体来说,是一部催人向上、积极的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 读过“处世三大奇书”后,我的体会是:对于人世间和现实生话中,看不懂的复杂矛盾,可以让你恍然大悟,猜不透的惊奇现象,可以让你茅塞顿开。</p><p class="ql-block"> 根据书中的指点,我们在实践运用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加分析思考,这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可以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够启发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和挑战,冷眼看待种种欺骗与不公,沉着应对各种恶人的暴力与恐吓。进而让你在人生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顺利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