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整理老照片时,看到冷库老同事的合影,不由得让我回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那还是1971年7月,在玉门市昌马公社插队的我,被招工抽到玉门市贸易公司冷库工作。七十年代初,正是知青返城的高峰期,玉门市政府优先在众多的知青中,为自己选择了一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文艺、体育等方面特长的知青,充实到市属国有企业和部门。</h3> <h3>当时的冷库为了适应国家“土法上马,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政策,成立了一个生化制药厂,其实只是一个车间。需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人,兰州和玉门的部分知青就被招到冷库。</h3> <h3>分到冷库来的有兰州知青,闻杨、汪平、顾隋祥、黄滨、谭效斌和孙亚琪。玉门知青周德华、张朝霞、张得兰、张黎燕等。除了周德华、闻杨、和谭效斌外,其他人都分到制药车间。来时还有杨爱华、许耀芳、曾文艳、王翠珍等。王智英和赵来军好像是专业技术人员,车间的刘师傅、唐师傅等,都是我们工作中最早结识的师者。</h3> <h3>玉门市篮球比赛中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两名中锋运动员顾随祥和张德兰,分到冷库后,又被调到酒泉去打球,这是离别前的合影。</h3> <h3>那时在没有电视和手机的年代,冷库职工的业余生活非常活跃。单位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文艺表演,新闻和报道多靠广播、黑板报。新来的年轻人更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徐新民、李卫华都是团支部的骨干力量。</h3> <h3>这是玉门市篮球队的运动员,前锋—张朝霞。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基因,成为了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还是一位乒坛老将,曾荣获玉门市青年乒乓球比赛亚军的荣誉称号。</h3> <h3>高个子篮球运动员中锋—汪平,球打的稳、准。中、远投篮命中率很高,曾是甘肃省少年篮球队队员。</h3> <h3>还有在少年时期,就曾接受过庄则栋的训练,乒乓球🏓️技术功底扎实的黄滨。外号小迷糊,其实是个稳准狠的乒乓球杀手,那可是在各种比赛场合下,屡立战功!</h3> <h3>这是1972年成立玉门市文艺宣传队的合影,有我们冷库同事谭效斌和我。</h3> <h3>玉门一中周德华,手风琴拉得很有水平,只是很少给大家展示。</h3> <h3>当年谭效斌的舞台剧照,他曾是玉门市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因为形象好、唱的也好,通常都是主演英雄人物形象。</h3> <h3>这是我们宣传队的成员,代表玉门市参加甘肃省文艺调演活动。演出歌剧《塞外新歌》编剧:张家昌、杨开泰,作曲:玉门一中教音乐的刘老师。排练期间,有机会帮刘老师抄乐谱,对我的乐理知识有很大提高。至今回顾起这部歌剧的编剧和作曲,应该是准专业水平之作!</h3> <h3>玉门冷库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从这里还走出去不少大学生:闻杨、黄滨、赵来军等,都先后被推荐上了农大、师大或医学院。<br></h3> <h3>这是欢送黄滨上甘肃师范大学时的留念,后来在兰州科中任英文老师。<br></h3> <h3>这是欢送赵来军上大学时的留念。赵来军从兰州医药院药学系毕业后,曾任天水制药厂的厂长。</h3> <h3>刚来到冷库时,我们并不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因为要和猪羊的边角料打交道,身上经常会有腥臭难闻的气味。特别是出口羊大会战,那是要进到屠宰车间的,有些恐怖!那个年代“出身不好、思想不好”的知青还会分配当屠宰工。</h3><h3> <br></h3> <h3>冷库里很多部门,都有不少师傅曾经关心、帮助过我们。杨主任、王玉文、马继良师傅,财务李栋、卫检大范师傅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制药车间,在刘师傅和王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选料、粉碎、提取、回收酒精,压片、包糖衣等技能,学会了片剂、胶囊剂、糖浆剂、散剂等多种剂型的工艺,生产出力勃隆胶囊、胎盘片、老人乐、胃膜素、胰酶片等十多个品种。在那时,没有接受过系统药学专业知识培训的人们,能做到这些工作,真是难能可贵。</h3> <h3>走进药学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成为我一生的眷恋。如今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注意到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就不会出现曾文艳和王翠珍的手受伤之事;如果懂得一些基本专业知识,就不会出现水浴锅干烧,造成赵来军面部烧伤;如果知道易燃易爆溶剂的操作规范,也不会出现回收酒精发生的着火现象……。那时的我们都很年轻、专业知识太匮乏。</h3> <h3>这是1973年,冷库组织部分人员外出,到平凉、西安等地的生化药厂,学习制药技术。平凉生化药厂那时是北医药学系分来的大学生,有幸向他们学习请教,实在难得。西安生化药厂搞的更是高科技,心脏提取细胞色素C注射剂等制剂。那时的我们只有中学的文化知识,根本不具备制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对药品的生产才有了初步的认知。</h3> <h3>张朝霞、汪平、黄滨工作在一起。</h3> <h3>黄滨在工作岗位上。</h3> <h3>冷库是我们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年轻时最美好的时光记忆,在这里有太多难忘的经历,有太多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那份真情实意。<br></h3> <h3>这张珍贵的照片见证着我们的青春和友谊。可惜的是,张黎燕已经离我们而去了。</h3> <h3>张朝霞是一个非常能干、优秀的人,但是她从不趾高气扬、自命不凡。她有一颗爱心、同情弱者、助人为乐。张黎燕是一位老实本分,不善言辞的人,可她一直很感激帮助过她的朝霞。</h3> <h3>年青时的张朝霞就是个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想敢干、充满激情的青年。</h3> <h3>那时,我们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到了是谈婚论嫁的年龄。朝霞毅然选择了同校高年级同学、当钻井工的李建军,作为终身伴侣。记得她当时跟我说,石油管理局的钻井工是最脏最累的工种,不好找对象。可是她不图钱财和地位,只选择了知识和情感。这对于当今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h3> <h3>爱情才是真正的婚姻基础,它会给你带来一生的快乐和幸福!</h3> <h3>美满的婚姻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h3> <h3>杨爱华是我最难忘的好友。她为人善良、踏实肯干、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曾给予我很多的帮助,至今不忘。</h3> <h3>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期,我曾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时,见到她非常高兴,知道她已经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h3> <h3>七七年恢复高考时,我已是而立之年,出身又不好,不敢去报名。后来被母亲殷切期望的信和亲自复写的复习资料所感动,决定参加高考。1978年,我以数学几乎满分的成绩,被兰医药学系录取。临行前,从北京农大分来的杨滏滨跟我说:“上大学可是个苦差事啊!”我却暗地里想,上山下乡和冷库工作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吃苦,还有什么苦能难得倒我呢?何况这是我最渴望、最满意的人生追求目标!</h3> <h3>我走后几年内,听说冷库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年轻人纷纷以各种方式,重新选择了人生的道路,离开了冷库。这是徐新民保留的欢送张朝霞调离冷库的留念。<br></h3> <h3>这是同伴们送行的合影。</h3> <h3>离开冷库后,大学毕业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年从事药品检验、医院药剂、药品生产和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每每想起冷库的时候,就想起了“不忘初心”这句话。</h3> <h3>一晃快二十年了。1997年春天,突然接到张朝霞路过兰州的消息,我们和汪平、顾随、黄滨欢迎朝霞的光临,高兴地相聚在一起。</h3> <h3>这时的我们已经人到中年。汪平仍然从事药学工作,是甘肃省中医院药剂科的一名主管药剂师。</h3> <h3>在友谊饭店陶乐春前合影。</h3> <h3>距离隔不断,情谊永远。</h3> <h3>后来我才知道,21年前张朝霞发现患上乳腺癌,正是1997年。那年也是朝霞来兰州和我们相聚时间,只是从未提及此事。她总是把最阳光的一面带给大家。</h3> <h3>大家分离了三十年多后,大概也是陆续到了退休的年龄。经历了很多磨练和挫折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兢兢业业地为工作付出了努力,为家庭付出了辛苦。如何能让退休生活过得更美好,是我们面临着新的选择。</h3> <h3>张朝霞的精彩人生,就是最值得我们效仿的榜样!</h3> <h3>曾多次获得胜利油田离退职工优秀个人奖。</h3> <h3>山东省老年人体育锻炼明星带头人。</h3> <h3>和老伴李建军一起,自编自演多台文艺节目,为油田职工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h3> <h3>参加上海举办的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比赛。</h3> <h3>飒爽英姿</h3> <h3>矫健身姿</h3> <h3>翩翩起舞</h3> <h3>大病初愈,依然如故。</h3> <h3>多么青春、美丽的形象!</h3> <h3>源于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h3> <h3>源于相濡以沫的感情。</h3> <h3>相亲相爱的一家人。</h3> <h3>我们在胜利油田网站上可以看到,胜北管理中心党委宣传处推选的“功勋志愿者”,心语舞者—张朝霞。</h3> <h3>21年前,曾查出乳腺癌。2016年又发现胃癌。这个常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打击先后落到了朝霞的身上。</h3> <h3>疾病并没有击垮朝霞,她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疾病,活出了精彩的人生。</h3> <h3>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女篮的篮球队长,又是乒乓球女子单打的三连冠。为了坚持锻炼,强健身体,更为了活跃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朝霞居然还承担起了舞蹈教练和队长的角色。然而她在我们这些曾经是“宣传队”的人面前,表现的总是那么谦虚低调。</h3> <h3> 她学习跳秧歌、打腰鼓、练健身球、跳健身操等等。他们演出的整台节目,几乎都是由李建军和她自编自演,光涉及到民族舞蹈的就有四、五十个,很多还是参加过全国比赛获奖节目。这种成果不要说是业余演员,就是专业人员恐怕也难做到。每当我想起她这些宏伟举措,真是自愧不如!</h3> <h3>比起朝霞我们差的很远,可是我们也一样有着快乐的生活,和大家分享。</h3> <h3>黄滨也成了文武双全的人啦!从事文艺活动,除了参加合唱团,还学习手风琴、学习专业朗诵。和朝霞一样,重操旧业,乒乓球活动一直不放弃,参加全国各地中老年乒乓球比赛,经常获奖。</h3> <h3>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比赛,荣获冠、亚军奖的荣誉。</h3> <h3>2018年八月,黄滨从黑龙江刚发来的,代表甘肃省获乒乓球比赛获金奖的喜讯。</h3> <h3>我和谭效斌也曾经参加过合唱团。不过不敢和效斌比,人家可是“重量级”唱家。小谭很早就考入甘肃省广电合唱团,是团里难得的男低音。曾在陇韵合唱团、夕阳红合唱团等省上一流的合唱团演唱,经常参加全国比赛还获大奖的哦!</h3> <h3>这是我参加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演出。</h3> <h3>回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少年时代。</h3> <h3>曾赴韩国参加的演出活动。</h3> <h3>和她们相比,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成员。参加个自己喜欢的团队,就像重新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寻找朋友,寻找快乐!</h3> <h3>自朝霞来到兰州见面之后,又陆续有徐新民、李卫华等冷库好友来兰州,相约在一起见面。得知王智英师傅调到兰州,我们还一起去西地所看望她。知道从冷库出来的同事现在都挺好,大家很欣慰,很遗憾没有留下合影照片。</h3> <h3>从他们退休后的外出旅游、同学聚会等活动的照片中,不难看出大家现在都过得挺开心!</h3> <h3>这是李卫华和同学聚会、旅游的照片。</h3> <h3>和老同学在一起是最高兴的啦!</h3> <h3>坚强后盾。</h3> <h3>风采依旧。</h3> <h3>天伦之乐!</h3> <h3>这是徐新民红色旅游胜地的留影。</h3> <h3>革命圣地延安。</h3> <h3>出国曼谷之行。</h3> <h3>兰州黄河石林。</h3> <h3>同游贵州黄果树大瀑布。</h3> <h3>还看到了杨爱华和老伴带孙子的开心照片。</h3> <h3>身体倍棒!</h3> <h3>还有失联多年的、难得的一见的王翠珍近照。</h3> <h3>还有很多同事的生活写照,未能如愿获得,多么希望有机会还能重返玉门,再去看看我们的师傅、看看我们的老同事。</h3> <h3>玉门是著名的老油田,是王进喜曾经工作的地方,是培养众多人才的基地。它为我们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h3> <h3>从徐新民、李卫华那里得知,2017年他们和张朝霞、杨爱华、许耀芳等重返冷库,故地重游。发来的照片中看到现在的冷库,已失去原来的繁华,一片荒草丛生、冷冷清清。</h3> <h3>再回到原来的冷藏车间看看。</h3> <h3>再来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h3> <h3>看到他们和刘师傅、唐师傅等见面合影,很是高兴。</h3> <h3>师傅们也老了,他们为玉门市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br></h3> <h3>不忘师傅之恩,不忘师徒之情!</h3> <h3>看到李栋师傅也是感慨万分。</h3> <h3>看到老朋友又能聚在一起,我很开心,又很遗憾!</h3> <h3>友谊长存</h3> <h3>见到你们格外亲!</h3> <h3>到兰州,李卫华热情接待老朋友。</h3> <h3>看到谭效斌也回去了,心中很羡慕。</h3> <h3>大概是2003年低,我曾经去玉门石油管理局医院检查验收工作。但是由于时间安排有限,只能在北坪附近转了转,人去楼空。多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再回去看看。<br></h3> <h3>工作七年的冷库,是我人生道路的一个起点,有我终身不忘的情怀!<br></h3> <h3>看到张朝霞、黄滨等同事们的退休生活,想到我们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有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或爱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迈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看看……。都是我们不错的选择。只要喜欢做的事情就大胆去做,才能活得开心快乐!</h3> <h3>有家人陪伴、有朋友关心,有健康的身体,那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h3> <h3>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都不知不觉地变老了。就像敬一丹朗诵词所言:“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犹如瓜果成熟、烟火腾空,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最后的香和爱意,最后的竭尽全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