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即墨古城

多彩极光

<h3><font color="#333333"><b><br></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b><br></b></font></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城市有属于自己的根</b></div><font color="#33333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即墨古城穿越千年历史</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于精雕细琢中</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传递文化和历史的源远流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里是青岛之源 先有即墨 后有青岛 整个胶东半岛上 时间最久的城邑 1400年来 从未间断的古城<br></b></div></b></font></h3> <h3>  即墨,始载于《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因故城地临墨水河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即为齐国通商名邑。秦代置县,已有2200多年建置史;隋朝建城,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迁县治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成为胶东半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即墨东崂古邑,泉海商都。柳腔老酒,刀币莲经。1400年来,坚城巍然,水萦山环。明清石坊,酒肆老屋。淮涉八景,阁里商家,令现代人无限向往。新建即墨古城,修旧如旧,追寻千年历史文脉,展现青岛根魂所系。 <br></h3> <h3>  即墨古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占地4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地上约17万平方米,地下约20万平方米)。设计建造按照“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的总体格局,城墙围合,三门鼎立;青砖黛瓦,古朴大气;商家鳞次,店铺栉比。古色古香的建筑,衬以繁花绿树,置身其中,宛若时空穿越,使人流连忘返。过瓮城,东西门里大街横贯全城;观全貌,座座公建星罗棋布。县衙、文庙、学宫、真武庙、城隍庙、财神庙、基督教堂、万字会等公共建筑,似粒粒珍珠熠熠生辉。拜夫子,仰感千年文脉;登城墙,饱览全城盛景;儒释道三教齐聚,商居游四时繁华。人群熙攘,难掩满城春色;八方云集,尽显商都鼎盛。凝视一座座牌坊,似睹先贤名宦在诉说着一桩桩荡气回肠的历史传奇;漫步一处处院落,真现盛世黎民正上演的一幅幅精彩缤纷的世间美景。 <br></h3> <h3>  这是拍摄于抗战时期老城门。</h3> <h3>  大门恢弘壮丽,充满了庄严的气息。<br></h3> <h3>  据《即墨县志》记载:“城有三门,门上均有题额,东为望海(东临浩瀚沧海),南为景岱(南眺崂山群峰),西为临川(靠近近西河)。”即墨古城的三个城门均为瓮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城门楼为两层阁。<br></h3> <h3>  毎座大门前都有一个牌坊。</h3> <h3>  西大门叫通济门。是不是通向济南的意思,无从考证。</h3> <h3>  东门称为潮海门。东城门上的两层箭楼,古名为“奎明楼”。奎星,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有“奎主文章”之说,盖取“文取天章,义传奎焕……以示崇明之体也”之意,故名“奎明楼”,奎明楼与城墙东南的文昌阁相呼应,寓意即墨文运昌盛。奎明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知县汤明善主持建造,距今已有453年历史。奎明楼外匾额为“海天极望”。 因即墨居虚危之次,东腋瀛海,南面华楼,西襟马岭,北负灵山,其东门乃往来要冲,题额“海天极望”寓意海天一色尽收眼底,登高远眺,视野广旷。<br></h3> <h3>  在城墙上看奎明楼。</h3> <h3>  通过牌坊看奎明楼,夕阳余晖洒在城楼上,像是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h3> <h3><b><br></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绝.城门</b></div><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雄隘双门设瓮城,刀光剑影马嘶鸣。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壶老酒南关醉,笑看烟消历史中。</b></div></h3> <h3>  厚重的青砖堆砌起一道巍峨的城墙,登上城墙,极目远眺,古城的建筑、牌坊鳞次栉比,与来来往往的人群,构成一幅饱有生活诗意的画卷。当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借此登高怀远,直抒胸臆。 <br></h3> <h3>  隋开皇十六年建城。元至正十一年,土筑成墙,明万历二十八年,易土以砖。至清咸丰九年,先后修整了10次。1958年前后,城墙全部拆除,2017年在原遗址复建竣工。城墙东西长608米,南北长492米。由雉堞(垛墙)、墩台(马面)等组成,为再现防御功能,东、西城门建有瓮城。<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绝.古城墙</b></div><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里城墙沐雨风,谯楼夜半寂无声。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灰砖记载千年事,断瓦残垣诉辱荣。</b></div></h3> <h3>  在城墙之上,获得异于平日的视角,摄影记录、瞭望远处、悠然散步,便自得其乐。秋高气爽最适宜登高远眺,秋风中的古城更显肃穆威严,仿佛从耳边呼啸的风中,可以看到远在千年的金戈铁马与运筹帷幄。<br></h3> <h3>  古城牌坊,也曾是即墨城的一景。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即墨境内有各种牌坊108座。其中在即墨古城区有牌坊48座,至同治年间尚存38座。至清末民初,仍存约31座。虽然现在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但这些牌坊的内容却被保存了下来。这些牌坊全是用花岗岩等石料以高浮雕、浅浮雕和立体雕的表现手法雕琢而成,雕镌之精美,造型之典雅,气派之壮观,堪称一大胜景。</h3><h3><br></h3><h3>这是一张民国时期拍摄的古城牌坊。</h3> <h3>  即墨大夫坊,为战国时齐国的三位即墨大夫立。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属齐国。因经济繁荣、名贤辈出,即墨被誉为三齐名邑,期间涌现出即墨三大夫。由于历史原因,三位即墨大夫都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事迹彪炳史册。<br></h3> <h3>  “亚魁”坊,为蓝田立。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清末已残缺不全。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蓝章长子。蓝田自幼聪敏,才华横溢。8岁作《梅花赋》,挥笔立就。明弘治五年(1492年),十六岁的蓝田参加壬子科乡试得中亚魁。<br></h3> <h3>  “四世一品”坊,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黄嘉善及其曾祖父黄昭、祖父黄正、父黄作圣所立。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br></h3> <h3>  “世步青云”坊,为杨良臣、杨盐父子立。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即墨城遭降清的明叛将孔有德部围困,守城兵民将靠近城墙的牌坊椎为碎石,充当炮击之用,世步青云坊遂被毁。<br></h3> <h3>  县衙前立着一个牌坊群。上面写着“护国保民”四个大字。</h3> <h3>  棂星门坊为文庙诸坊之一,三间四柱三楼式,青白石材质。题额“棂星门”仿曲阜孔庙,系乾隆手书。棂星,即灵星,又名天镇星,古人所谓“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棂星乃文庙正门之名,意谓庙内所奉孔子,施教化、育英才,可比天镇星,天下文士集于儒学门下,尊孔如尊天。<br></h3> <h3><b><br></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绝.牌坊</b></div><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雕石刻玉叹神工,节孝功德额上铭。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威武千狮踏紫霭,几疑身处九霄重。</b></div></h3> <h3>  即墨县衙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城内的古建筑大都随岁月的流失而烟消云散,惟独县衙的一至三堂幸存下来,成为山东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老县衙。此衙初建时的规模与结构,已不可知。元代至正年间知县董守中进行了重建,明清两代先后进行了10余次修葺和扩建,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县衙建筑群。<br></h3> <h3><b><br></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绝.衙门前有感</b></div><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方百姓赞乌纱,皆为清官坐县衙。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贵如能承子志,朱门岂可遍奢华?</b></div></h3> <h3>  《即墨县志》还记载即墨古城还有四阁,分别为:东阁(魁星阁)、西阁(观音阁)、北阁(三官阁,三官指天官、地官和水官)和南阁(火神阁)。<br></h3> <h3>  即墨财神庙原为春秋阁,位于古城县衙东市井繁华生活中心。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县署东鸭绿池有一春秋阁,祀关帝,清乾隆年间改建。同治九年,知县林溥重修。后圮。即墨民间自古有崇奉财神的信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为民间传统的财神节。<br></h3> <h3>  文庙亦称“圣庙”、“先师庙”,是奉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堂建筑。即墨文庙始建于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由邑人吕瓒暨弟珪以己田易邻壤,捐钱五百缗,创建殿庑斋舍。历代多次修缮,才形成目前的规模。<br></h3> <h3><b><br></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绝.大成殿</b></div><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香烟缭绕四时浓,天下文章集大成。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至圣先师魂摄魄,杏坛论语有谁争?</b></div></h3> <h3>  即墨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当时县丞杨泰中所建。后经明弘治二年(1489年)、嘉靖九年(1530年)、清道光十八年。<br></h3> <h3>  到丽江寻找心动,到乌镇邂逅爱情,到即墨古城,随处可见艺术的踪迹。这里有,联合国和平使者、国际钢琴大师郎朗的博物馆、艺术世界和郎朗的院子,国内首家以“娘本”命名的唐卡艺术馆,这里有,百年老店和丰德、充满书香和咖啡香的劳山书院,这里有,充斥着茶国风雅的可以兴、集石雕艺术之大成的师合空间、还有非遗匠人师傅在现场创作......每走进一家店,就像身临不同的艺术世界,感受到不一样的艺术熏陶。<br></h3> <h3>  一座即墨古城,全套高雅品读。在这里,您能够体验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商业文化:精品酒店、文玩畅读、潮流游乐、美食饕餮、高端体验、风尚原创、民国风情、娱乐休闲等业态丰富多样。<br></h3> <h3>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回到青岛即墨,逛逛新建的即墨古城,十分愜意。秋天的浪漫,绚烂而斑斓,值得旅人们翘首企盼。觅一处鲜有人至的院落街巷,倾听风吹树叶的沙沙作响,满目皆是红肥绿瘦,夹杂着不时飘来的桂花香气,让人不禁沉醉在古韵秋色中;如若喜爱繁华热闹的古城街市,在柔和的落日余晖中,漫步在东西门里大街,随心走进街旁的匠心小铺,感受即墨古城独特的秋日之旅。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此来一路睹锦绣,更望琼楼非梦乡”</b></font></div><br></h3> <h3><b>  &nbsp;</b></h3><h3><b>本篇配诗作者简介:</b></h3><h3><b>于贻琦,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人。中师毕业,小学校长,初学写作。诗歌散见于《文学百花》《中华诗博刊》《文苑奇葩》《新即墨报》《今日头条》等。</b><br></h3> <h3><font color="#1564fa"><b><br></b></font></h3><h3><font color="#1564fa"><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564fa"><b>拍摄相机:尼康D800</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564fa"><b>拍摄手机:三星S7</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aret-color: rgb(21, 100, 250); color: rgb(21, 100, 250);">配文部分选自网络</b><br></h3><h3><font color="#1564fa"><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564fa"><b>谢谢浏览</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