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樊建川 男,汉族,1957年9月出生在四川宜宾,高中毕业后当了两年知青,1976年冬天参军。1979年9月考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两年后毕业,到重庆三医大任教。</h3><h3>樊建川曾下乡、当兵、任教、做官。1993年为收藏而辞官经商。从事收藏数十年一一一<br></h3><h3>樊建川的文物故事</h3><h3>战地日记的寻找过程
樊建川很早就听说天津有个叫王襄的先生收藏了一套完备的“鬼子战地日记”。这部日记是王先生的父亲留给他的,68个春秋风雨变故,“鬼子战地日记”完好无缺,密密麻麻记了8大本,与日记内容互证的还有他自己的影集,一一一一一一<br></h3> <h3>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br></h3> <h3>樊建川自述
我最初是开发房产的,但是被外界熟悉却是因为我的抗战文物收藏特别是建川博物馆聚落。从1978年到2008年,在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里,我从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到一名军校老师,再从一名政府官员成为一名房地产开发商,最后又成为了一位博物馆馆长,我的每次人生角色的转换都是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紧密联系的,都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在我身上的缩影。我喜欢收藏文物,也包括自己人生各个重要时期的实物,我这30年的人生故事和思想变革都可以浓缩在一件一件的实物之中。<br></h3> <h3>馆主樊建川建馆自白:</h3><h3>"为了和平,收藏战争;</h3><h3> 为了未来,收藏教训;</h3><h3> 为了安宁,收藏灾难;</h3><h3> 为了传承,收藏民俗”<br></h3><h3>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br></h3><h3><br></h3> <h3>手执该票飞奔于各场馆,今大邑安仁古镇是第二次来,好笑的是一伙五人还兵分三路:三人前去探访刘氏庄园博物馆,有人忙有人发呆弄手机也好玩!</h3> <h3>要不是再次来到大邑偶遇"建川"的话,某日当记忆的浪花越过脑海,精彩中将无法浮现这份记忆。</h3><h3>六十元的票价,二三个小时的时间,赶马灯似的奔跑⋯只得匆匆走过二十一个馆中的一半一一一某一时安步当车,从从容容再次来过一一一</h3> <h3>新闻摄影师李振盛生于大连,</h3><h3>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在黑龙江日报社做记者20年,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执教15年。</h3><h3>1988年20幅文革组照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系列获新闻照片大奖”。</h3><h3>1996年5月16日退休后应邀赴美访问讲学,出书办展游走世界。菲顿出版社出版《红色新闻兵》,</h3><h3>2003年评为“世界最佳摄影画册”,</h3><h3>2004年获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最佳摄影报道奖”;美国多所大学选择《红色新闻兵》作为教材。</h3><h3>2005年入选自1855年以来150年世界54位新闻摄影师。</h3><h3>⋯⋯⋯⋯⋯</h3> <h3>面对镜头下真实的还原,任何文字言语都苍白无力一一一一一一</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