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支部2018年秋游记

刘晓云

<h3>在北京秋高气爽的季节,31支部于9月13日,组织党员到丰台区南海子公园秋游。</h3><h3>南海子历史上是北京最大湿地,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如今,南海子公园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南海子公园于2010年1月开始建设,目前已形成东南部主门景观区、西南部山地景观区、西部湿地风貌区、北部南囿秋风景区和东部园艺花卉景观区等五大景区。全部建成后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颐和园。</h3> <h3>公园里秋色怡人</h3> <h3>呼吸着清新的客气,大家惬意地走在花木扶疏的小道上。</h3> <h3>肖书记与加入支部不久的朱老师</h3> <h3>人逢喜事精神爽</h3> <h3>留下秋日倩影</h3> <h3>队伍中最年轻的同志,支部联络员张敏。</h3> <h3>满园秋色里,让美丽定格。</h3> <h3>公园里处处野趣</h3> <h3>这种植物原来就是“桔梗”。</h3> <h3>长知识了</h3> <h3>这座红桥很上相,以此为背景开拍。</h3> <h3>谢老师精神抖擞,真不像昨天才从山西自驾游归来。</h3> <h3>董老师精神矍铄,他养生的秘诀是坚持游泳锻炼。</h3> <h3>老友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题。</h3> <h3>步伐矫健的先头部队</h3> <h3>跟上队伍</h3> <h3>秋日湖边,荷叶、芦苇唱主角。</h3> <h3>湖边的木栈道</h3> <h3>湖边留影</h3> <h3>麋鹿苑是南海子公园的重要区域,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也是科普学习、亲近动物的好地方。</h3> <h3>沿麋鹿苑铁丝网,设有数个观鹿台。<br></h3> <h3>观鹿台中有关于麋鹿的介绍。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因其头部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h3> <h3>进入麋鹿苑</h3> <h3>“麋鹿还家”纪念碑。1900年八国联军疯狂劫掠,曾是清朝皇家的南海子猎苑毁于战乱,本为中国独有的麋鹿从此在中国绝迹。1985年英国乌邦寺公园塔维斯托克侯爵将20头麋鹿送还给中国,使南海子的麋鹿终于形成群落,不断繁衍。国家在北京专门成立了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并在南海子辟出近千亩土地,建成麋鹿苑,使之成为仅次于乌邦寺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麋鹿重返家园,不仅有助于这种珍稀物种的保护,也是加强中英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一篇友谊佳话。</h3> <h3>离麋鹿苑入口处不远,有座“文化桥”。</h3> <h3>桥上有一些关于南海子和麋鹿的古诗词和资料介绍,因而得名吧。</h3> <h3>从桥上向下眺望,大片草地上有条蜿蜒的河流。</h3> <h3>南海子里的湖泊沼泽、丰美的苇草,为麋鹿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h3> <h3>麋鹿喜水</h3> <h3>据说麋鹿苑已有麋鹿200多头。</h3> <h3>过了桥,再往里走是圈养区。</h3> <h3>铁丝网里美丽的梅花鹿</h3> <h3>洗了个泥水浴的马鹿</h3> <h3>自由行走的孔雀</h3> <h3>在麋鹿苑一角,树立着一块"动物灭绝纪念地"碑。</h3> <h3>大手前面的“多米诺骨牌”,每一块上写着一种世界上已灭绝动物的名字,令人警醒。</h3> <h3>小朋友对这个区域比较感兴趣,可以学到动物生存的有关知识。</h3> <h3>靠近麋鹿苑的圣石桥。这座连接南北堤岸长56米的三拱石桥,与南侧山林景观和北侧湿地景观连接,形成"石桥连绿堤,碧水映青山"景观,构成海子中间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明代南海子曾建有一座圣石桥,是只供皇家御用的桥梁。今建桥借用"圣石",恰与"盛世"谐音,寓意南海子公园盛世建园。</h3> <h3>走近圣石桥</h3> <h3>等一下后边的同志</h3> <h3>男士们合个影</h3> <h3>宽阔的桥面</h3> <h3>从桥上望湖中芦苇岛</h3> <h3>还有野鸭在游弋</h3> <h3>位于南海子公园南门的牌坊。秋游战线拉得太长,先头部队已抵达东南门车场,剩下的同志一起在牌楼下合影。</h3><h3><br></h3> <h3>南海子公园的活动结束了,大家开阔了眼界,欣赏了美景,锻炼了身体,联络了感情。最后,还有一顿预订好的午餐在等着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