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悦】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第一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个是何同学

<h3><font color="#010101">9月18日,三科培训第二期正式开始,作为一名第一次接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师,在培训过程受益匪浅。康利老师进行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的剖析和研究。 老师开篇以“我们每一次新的发现,都离真理更近一步。”娓娓道来,在回顾今天所吸收的知识后,我也想以这句话作为今日培训之后最大的感受。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寻求教学的真理。 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初中变得更加灵活和切合生活实际,但真正实现道德与发展的内涵发展,除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教学优质化,更需要教师强调学生的在政治学科上核心素养的理解领悟。在初中政治,从原来的思想品德到如今的道德与法治,课本摆脱原来的“假大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出发,注入了崭新的力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不能是换汤不换药,给了学生说话的权力,但却还是让他们去机械式学习,这只是将课程改革流于表面形式。教学不是片面地,机械式的教和学,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在过程中去生成知识。道德与法治的首要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能量的培育各个学科都在强调,在这里更是重中之重,下来才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道德与法治在“立德树人”这里更是所有学科的重中之重,要保存这个“同”,发挥学科的长处,抛弃传统以教材为本,而是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本。 旗帜鲜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润物无声,教和学的过程都是潜移默化地去培养人,塑造人。 超越知识,指向观点。拒接机械化教学。 超越功利,指向精神。引领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大局意识,为人民服务奉献的精神。 感谢今天精彩的培训,感受良多,也会吸收并一步步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之中。</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