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硕果累累的秋,在空气中荡漾着沁人的甜蜜,正谱写着又一年春华秋实。响应国培号召,在丹桂飘香,秋雨绵绵的九月,定边,靖边,安塞,白河四县区又齐聚在关中书院,参加跟岗实践活动。古朴典雅的书院因为我们的到来,更加显得勃勃生机与活力。😝😝 </h3> <h3> 我们180位老师按学科分赴西安周边的15所学校进行课堂跟岗实践。四县区共25位小学语文老师被分到了莲湖区青年路小学,这其中白河县共6位小语老师。由于跟岗老师所带年级不同,所以每位的指导老师也不一样。</h3> <h3>校园环境篇</h3> <h3> 初到青路校门口,只见树荫掩映下,不大的校门儿,可以用其貌不扬来形容,但是通过几天深入学校观课,议课,听讲座等教研活动,让我们 深入了解学校之后,彻底颠覆了我最初的印象,真切感到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这里的老师谦和友善,热情大方,这里的学生彬彬有礼,素养很高,校园里文化底蕴深厚,处处皆智慧。真不愧为莲湖区的教育名片,百年名校,另外我们还了解到学校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品牌“红苹果”德育系列活动曾多次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其中,“红苹果小市长论坛”、“红苹果假日小队在行动”、开办在《西安科技报》上的“红苹果姐姐信箱”、“红苹果姐姐网上心理咨询”等活动已成为学生发展能力、完美人格、丰富体验、充实情感的新平台。学校本着“为学生终身幸福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在创新中奋进,在奋进中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h3> <h3> 课堂观摩篇<br></h3> <h3>
名师指路,犹如明灯。在这些天的跟岗实践当中,我们深入课堂,抓住一切机会去倾听指导老师的示范课,年级组老师的研讨课,学校还为我们请来了名师为我们做课,这一堂堂课,就如初秋的绵绵细雨浸润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们的教学艺术,领略到的是老师们的扎实课堂,感受到的是学生们的良好语文素养。贾静老师的《秋天的雨》,致力于一课一得,紧紧抓住“钥匙”,“五彩缤纷”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整个课堂如灵动的泉水,悄然流淌,又如一幅意境幽远的山水画,浑然天成。王蕾老师的《树之歌》,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扎实有效的生字教学,从生字音、形、义,到汉字的历史和演变,再到生活中的汉字,在她的巧妙设计下,一个个汉字鲜活了起来,深深刻在了孩子们心中。谷琳娜老师《听听,秋的声音》,让我们切实体会到老师娴熟的教学技艺,特别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运用。三年级孩子由读诗到仿写诗,再到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小诗。我似乎也听到了孩子们不断拔节的声音。<br></h3> <h3> 交流研讨篇<br></h3> <h3>
交流研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的重要措施。每听完一堂课,我们都会和指导老师,年级组老师一起交流我们的所见,所思,所想,从中,我们收获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课堂架构,精湛的教学技巧。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我们就会得到两种不同的思想,我们在研讨中提升,在研讨中成长。<br></h3> <h3> 理论提升篇</h3> <h3>
学习理论知识就像是学会看地图日常的教学像是在走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在走同一条路,自己觉得轻车熟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但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有没有更好的路?你会哑口无言,只能说我不知道。教育教学理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地图。换句话说,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和眼界,使我们看的更远,走的也会更远。因此,学校非常贴心的给我们安排了两场讲座,丰富了我们跟岗实践内容。陈晓鸥老师的讲座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诗意,诗意的老师,诗意的内容,诗意的音乐,诗意的诵读 ……听完讲座,我久久沉浸其中,我们语文老师必得是一位诗人,有一颗诗意心,把平凡冗杂的生活过程诗,才能在我们的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语文的种子,语文老师还得像一杯酒,越长远越香醇。<br></h3> <h3>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必得做些什么,就让我们将这些天的收获,触动,积淀运用在我们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把我们的提升呈现在课堂中,让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的优秀而变得更优秀,这便是师者。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事业。有导师为我们导航,为了这份事业,让我们学着奔跑的模样,迈着从容稳健的步伐,一起出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