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去年的今天,向单位领导请假黯然去往上海就医。时隔一年,重回单位,坐在久违的电脑桌前,敲击着熟悉的键盘,如同抚摸着记忆深处的温暖肌肤:365个日日夜夜里的苦与痛、悲与喜都随风而逝,成了过往。我回来了,真的回来了!此刻,很感恩,想流泪。</h3><div><br></div><div> </div> <h3> 打开电脑,里面还有两篇己经完结的《温州行者》文稿。当时两位采访者——金占和董舒欣然应邀接受我的采访,并为我的文稿一次次搜集整理照片资料,但因为人事变迁,两篇文稿终究是不可能剪辑成片了。虽然此前在微信里和他们说了原由,但心里始终内疚着,且不论辜负了他们的信任,还觉得他们那些丰盈趣意盎然的旅行故事值得更多人来分享,所以就此把采访稿稍加修改在美篇里发了,觉着多一个人阅读,多一次分享,心里的亏欠便少一分吧。</h3><div> </div> <h3>温州行者:董舒</h3><div>我在乞力马扎罗之巅泪如雨下</div> <h3>前言:<br></h3><div>有时候选择一个旅行目的地,很简单。比如,因为一本书。</div><div>董舒:因为海明威写过一部书,叫《乞力马扎罗的雪》。</div><div>行者董舒,一位为了追求梦想,决然离开体制,投奔于旅行、追逐于风景的年青行者。2017年初,他飞往非洲,去看非洲之颠的皑皑白雪。因为膝盖曾有伤,加上高原反应,登山路上,艰辛与疲惫如影随形。</div><div>董舒:能够看到这美景,拿不动相机。</div><div>五天四夜的坚持,他终于成功登顶。</div><div>董舒:热泪盈眶,眼泪根本控制不了,很想哭。</div><div>从荒无人烟的非洲之巅到动物疾驰的大草原,是找虐还是幸福。行者董舒说,旅行会上瘾,你来过,才懂得。</div> <h3> 董舒曾在机关任职,在周围人眼中,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但是在他心里,始终有着对人生无限可能的憧憬。2016年,董舒在一片叹息声中离开体制,以无限的热情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旅行。欧洲、亚洲、美洲,当他想去非洲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选择了乞力巴扎罗。</h3> <h3> 董舒:去非洲的时候,想给自己找一个特别感兴趣的国家,就定下乞力马扎罗。因为海明威写过一部书,叫《乞力马扎罗的雪》,对乞力马扎罗心生向往。刚好那会儿看到有一家航空有特价,是直接飞乞力马扎罗机场,听起来特别酷。<br></h3><h3><br></h3><div> 董舒和一位同事当天就买了上海飞往乞力马扎罗的特价机票,往返人民币4000多元。短短三天,董舒通过朋友圈召集了一个非洲6人团。</div> <h3>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靠近肯尼亚边境,为东西方向延伸约80千米的火山群,由3座主要火山组成,其年轻的主峰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的山峰,被称作“非洲屋脊”、“非洲之王”。据说,乞力马扎罗山顶的白雪将在十年内完全消失。尽管董舒膝盖曾有伤,但最终还是不愿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h3> <h3> 董舒:乞力马扎罗可能是我自己这辈子能够爬的最高的一座山。这其实是我真正想去的最大原因。因为我之前去过西藏,去过珠峰大本营,爬过珠峰那里5300多米,在那个地方我感觉高反还不是特别强烈。所以我觉得再高个500多米的海拔,自己还能应付的过来。<br></h3><h3><br></h3><div> 2017年1月31日,董舒一行六人从上海出发,经多哈转机,飞抵乞力马扎罗。到达的下午,他们就直接去到之前网上预约好的当地旅行公司。尽管只是6人小团队,但旅游公司配备的“随从”却多的让人吃惊。</div><div>董舒:挑夫是按1个人2个来配备,所以我们6个人就是12个挑夫。除了2个主向导,还有2个副向导。还有一个Waiter,侍者,全程服侍我们,包括帮我们洗脸,铺桌布。然后另外还有一个厨师,所以总的来讲,有18个人。</div> <h3> 经过半天休整,第二天一行人便开始登山。刚出发,大家就看不见挑夫们的身影了,而当他们每次到达营地时,大家的行李早早己被挑夫们送到。越往高处走,大家越明白旅行社为什么安排这么强大的随从阵容,也更能体会向导和挑夫们的艰辛。</h3><div>董舒:向导的包放在地上,我们想把它稍微举的高一点,根本背不动,离地稍微远一点,都做不到。那个包我估计六、七十斤肯定会有。而且那时候不是在海拔特别高的地方。他全程背着这个包上山下山,而且他每年做这个事情都要做大概十几次,爬山。</div><div><br></div> <h3> 尽管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部终年满布冰雪,但在2000米以上,5000米以下的山腰部分,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山麓四周的莽原上,非洲象、斑马、驼鸟、长颈鹿、犀牛等热带野生动物以及稀有的疣猴和蓝猴、阿拉伯羚、大角斑羚等在那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h3><h3> </h3><h3> 登山的第一天,大家基本上是在热带雨林中穿行,阳光不晒、雨水未至、微风袭人、道路柔软,董舒形容几乎是闲庭信步,但从第二天开始,乞力马扎罗渐渐发威了。</h3><div>董舒:第二天开始基本上走的都是石子路了,没有太多的生物可以在旅途中看到。我们到了3000米以上,可能能看到的唯一的动物就是乌鸦。我们以前还在想爬座山会不会跑出狮子老虎什么的猛兽,后来到了那边,向导说这些猛兽根本不愿意来这座山上。</div> <h3>到达3700米的Horombo Hut营地后,大家或多或少开始出现高原反应,营地一位瑞士女游客因为身体不适,第二天便不得不下山去了。</h3><div>董舒:头两天进了山以后,根本看不到乞力马扎罗在哪里。一直走啊走,到了第三天,突然发现一个很庞大的目标出现在前面时,那种感觉特别好。</div> <h3><br></h3><div>乞力马扎罗山高高的山顶白雪皑皑,山腰云雾缭绕,充满着神奇莫测的气氛,尤其是黄昏的时候,山顶的云雾偶尔散去,银白晶莹的峰顶在金色的夕阳余辉照耀之下,露出妖艳的容颜,显得五彩缤纷,绚丽灿烂。而此时,高原反应也开始向登山者步步紧逼。</div><div>董舒:不想吃、睡不着,然后还会伴随着一些呕吐。</div><div>在4700米营地的这张木床上,写满此前登山者的留言,记录着此行的不易。董舒的三位同伴因为严重的高反,不得不留在了营地。其它3人则从夜里11点钟开始最后的登顶。</div><div>董舒:我们的任务是从4700米爬到5895米的峰顶,然后再下到4700米,然后再下到3700米。中间没有休息的,一直在走。这是爬乞力马扎罗整个行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到4700米的时候,山上特别的冷,我们那天晚上在准备装备的时候几乎把我们所有能穿的都穿上了。</div> <h3> 行走三小时后,大家在一个雪洞稍事修整。在这里,董舒见到了此生最美的漫天星空。</h3><div>董舒:我们本来每个人都带着头灯的。休息的时候把所有的灯都关了,山上漆黑一片,然后发现星星就在我们的上面,感觉触手可及,非常非常的美妙。为了拍这张照片,把相机从包里拿出来,然后架好,然后拍完,再把相机装回去,这个过程真的是让我感觉很累很累。这次拿完了就再也不想拿出来,因为再拿的话感觉自己就没有力气。</div><div>如果说之前的行程是让人疲惫不堪,那最后的一段登顶简直是举步维艰。</div><div>董舒:真的是很难受,走的过程中脚步觉得特别沉重。四周是一片漆黑,我只能看到前面向导的脚后跟。差不多五六个小时,一直是这样的状态,你就是一直跟着他,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div><div>在海拔5685米的Gilman‘s Point,又一位同伴因为实在无法支撑不得不折返。</div><div><br></div> <h3>董舒:离山顶很近了,边上的山峰都比我们矮,然后就看到整个四周红了一圈。朝霞渐渐起来,冰川和远处的雪山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其实那是我们最最疲惫的时候,能够看到这美景,拿不动相机,也没办法去拍摄。</h3><div>山顶气温太低,相机根本无法开启,尽管身心疲惫到了极点,但每个人都在用贪婪的目光去捕捉这非洲之颠的无限壮美,并将它深深烙进内心。队伍仍在机械的前行,几乎是带着绝望与无助,挣扎着往前走。当双脚终于踏上峰顶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化作了不由自主的泪水。</div><div>董舒:真的,快要到那个标志的时候,热泪盈眶。眼泪根本控制不了,很想哭。</div> <h3>在爬完黄山、泰山、恒山,膝盖屡次出现问题之后,董舒实在不敢奢望能够登顶乞力马扎罗,但这一刻,他终于成为了全世界第393363个登顶者。他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与上山相比,下山的人简直就是脱缰野马。当从顶峰大步流星飞驰而下,看着还在一步一步艰难上山的人们,心里竟然泛起莫名的成就感,之前的各种压抑一扫而光。沿途遇到许多开始上山的人们,其中有老年人,还有一个让他们印象特别深刻的胖子团。</h3><div>董舒:团队里每个人的体重都在250斤以上,真的是一个很庞大的胖子团。我们那时候看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们怎么可能上的去呢?看到他们就兴高采烈的一路往山上走,那种感觉特别好。</div><div>从峰顶到Gilman‘s Point,上来时需要近2小时,下去却只用20分钟,虽然步伐飞快,却一点不适都没有。回想四天之前,走在登顶的路上,恍如隔世。或许乞力马扎罗山上并没有无与伦比的风景,但它每年吸引着全世界近10万的游客。为什么会去非洲“找虐”,去乞力马扎罗“找虐”,也许,登山路上形形色色前赴后继的人们,就是最好的答案。</div><div>董舒:其实很多人的旅行不完全是为了风景,他其实是想去经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div> <h3>《乞力马扎罗的雪》书中写道,皑皑白雪覆盖下的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上帝的庙殿,在其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做过解释。或许豹子在寻找什么并不重要了,它在如此的高度上出现,本身就有了独特的魅力。</h3><div><br></div><div> </div> <h3>这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