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古诗第四期

王颖

<h3>  V课会思维导图记忆古诗训练营第四期已经完美落幕了,首先要感谢丽芳老师、猪猪老师和班主任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更进一步的去学习思维导图并运用到记忆古诗词中。</h3><h3> 参加了尹丽芳老师在大v店的第一期思维导图初级认证通过之后,又继续参加丽芳老师组织的《30天小学思维导图训练营》。这一次我对思维导图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更多方面,结束了30天的训练营,(之所以这次报名古诗营是因为之前临摹了丽芳老师的那首“小池”,孩子看完以后一下子就记住了,并且,走到哪里看到有池塘有荷花她就自发的就开始说这首古诗)所以这次就毫不犹豫的接着参加了第四期古诗词训练营。</h3><h3><br></h3><h3>作为优秀学员我给大家分享这几点:</h3><h3>1.多去画,多去临摹,真的会有很好的效果。画错了也不怕,因为有老师去点评,在老师点评的过程当中,又会让自己更进步一点点。</h3><h3>2.提前能做到的绝对不要拖延,人都会犯懒一懒就会把工作给耽误了,所以我这次基本上都是提前去听课,听完以后马上去画去督促自己。</h3><h3>3.学习思维导图真的可以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丰富。当我在画那首古诗游子吟的时候,可以说我画每一幅思维导图都没有这么用心,当我画那幅古诗的时候真的是,用了全身心去画。在画的过程当中,我也能感受到老师说的那种游子的忧伤,离家的愁绪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h3><h3>4.最大收获是这次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我学会了自己边听课边去画,之前听课都是要听好几遍,还要打草稿才可以下笔。</h3><h3> 虽然训练营的课程结束了,但思维导图记忆古诗词不会结束,我会继续坚持用思维导图记忆古诗词,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用到的地方会越来越多。</h3><h3>接下来我还会在这周末去参加尹丽芳老师的双证班。我想我已经爱上思维导图了,也要像老师一样做一个使用者和一个推广者。</h3><h3> 最后再次感谢猪猪老师和班主任红梅的一路指导和陪伴,感恩遇见!</h3><h3><br></h3> <h3>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一次打卡~</h3><h3> 为期21天的思维导图唐诗训练营开始了,用思维导图记忆唐诗,一种全新的记忆方法,有图有文字还有小图标更方便于加强记忆,希望通过这21天的学习让自己对古诗词有更深的认识。</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二次打卡~</h3><h3>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三次打卡~</h3><h3>《梦天》 唐 · 李贺</h3><h3>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h3><h3>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h3><h3>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h3><h3>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h3><h3>译文:天色凄清,老兔寒蟾正低声呜咽,月光斜照,半开的云楼粉壁惨白。玉轮轧着露水沾湿了团围的光影,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带鸾佩的仙娥。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片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4次打卡~</h3><h3>《临安春雨初霁》 宋 · 陆游</h3><h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h3><h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h3><h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h3><h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h3><h3>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h3><h3>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h3><h3>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h3><h3>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5次打卡~</h3><h3> 忆江上吴处 唐 · 贾岛</h3><h3>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h3><h3>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h3><h3>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h3><h3>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h3><h3> 这首诗讲述的是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思念他,便写了这首诗。</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6次打卡~</h3><h3> 《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h3><h3><br></h3><h3>唐 · 孟浩然</h3><h3>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h3><h3>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h3><h3>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h3><h3>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7次打卡~</h3><h3> 对于白居易的《草》这首诗大家都不陌生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8次打卡~</h3><h3> 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9次打卡~</h3><h3>《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10次打卡~</h3><h3>《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h3><h3>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11次打卡~</h3><h3> 这首古诗作为高考的作业再次重现,但是在我记忆中,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早就已经忘记了,但是通过画思维导图你又增加了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h3> <h3>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12次打卡~</h3><h3> 这首诗完全陌生啊。</h3> <h3>  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13次打卡~</h3><h3>《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h3> <h3>第四期思维导图唐诗训练营第14次打卡</h3><h3>《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h3> <h3>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15次打卡~</h3><h3>《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h3> <h3>第四期思维导图记唐诗训练营~第16次打卡~</h3><h3>《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内容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在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h3>

训练营

思维

第四期

打卡

导图

图记

唐诗

诗人

这首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