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原创随笔>

百川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前言 &nbsp;&nbsp;&nbsp;</h3><h3>&nbsp; &nbsp; &nbsp;天下万物皆有根。芸芸众生,红尘里漂泊,世俗中追寻,走过万水千山,尝遍酸甜苦辣,世事看透,名利淡泊,转了一大圈,终归还是要回到原处,也就是所谓的叶落归根吧!</h3><h3>&nbsp; &nbsp; &nbsp;游子在外,有人问:老家哪里人?</h3><h3>&nbsp; &nbsp; &nbsp;其实就是在问:你的根在哪里?&nbsp;</h3><h3>&nbsp; &nbsp; &nbsp;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寻根溯源,认祖归宗,我们都是有根可寻的,最少三至五代是清楚的。宗祠、祖训、家规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媒体不发达的空间里规范约束着那一宗、一族、一组、一社,甚至几个村子人的思想和行为,使家族成员不丧失人性、不玷污道德、不超越底线、不违背人伦、不伤风败俗,互敬、互尊、互畏、互爱、互助,和谐着一方天地,成为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遵循,也成为龙的传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为家族兴旺、社会繁荣、秩序稳定和人类发展贡献着不可磨灭的功绩。&nbsp;</h3><h3>&nbsp; &nbsp; &nbsp;依稀还记得小时候村落里那一座座古老的门楼,木刻的牌匾上“耕读传家”的大字。那时,我只是狭隘的认为它仅仅只是装饰门楣的四个字或一个牌匾而已。如今,已懂得,那不仅仅是祖先的遗训、祖辈的传承、家族的希望、文化的底蕴,更多的是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化的精粹。作为文明古国,曾把农业放在首位,把耕作当成头等大事。一个家族既要有读书做官之人,还要有耕作守本之士。在古人的眼里,耕读才可传家、耕读才可立世、耕读才能永享太平。古时候,一个人做多大的官、干多大的事、经多大的商,一世在外漂泊,但终归都会在故里盖个宅子,留一处落脚之地,故土才是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族永恒地根。<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nbsp;</h3><h3>&nbsp; &nbsp; &nbsp;我是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一年中很少回趟老家。有时回去看望父母,车子驶入故土,心也随之活泛了起来,到处都是熟悉的情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乡土乡音、乡亲乡俗,倍感亲切。到了老家,总想在小时候玩过的地方走走、转转、看看,瞬间勾起了许多往事和回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nbsp;</h3><h3>&nbsp; &nbsp; &nbsp;村落里,小时的土坯房、桥头的倒柳树、崖湾的清水泉、村巷的砂石路早已不见。展现在眼前的是新型的农村,砖混的房屋、新潮的门楼、整洁的小院、混凝土道路,一切都已变了模样,没有了儿时的踪迹。巷道里人烟稀少,偶尔碰见一个蹒跚行走的老人或几个追逐打闹的顽童,熟悉的身影已经不多了。少了猪鸭牛羊鸡鸣狗吠的声音,乡村似乎缺了点什么。</h3><h3>&nbsp; &nbsp; &nbsp;前坡后山,大多数的土地都已荒芜,山林茂密,蒿草一人多高,已很少看见谷类作物。川道里,田间耕作者寥寥无几,偶尔碰见一两人,都是已没多少力气的老者,他们习惯了劳作,也怜惜着那片土地,拼尽全力打点着农活。山坡上的那些土地,是上世纪兴修水利时人工修造的梯田。那些年,每逢暑期麦收过后,成批成批的人会聚山梁,人山人海,大战一两个月,像愚公的子孙一样,锹挖车推,一寸寸、一点点,削陡铲平,极力改变着家乡的现状和面貌。一层一层的梯田,依山势盘旋而上,雄伟壮观。田间麦苗拔穗时候,微风吹过,麦浪汹涌,绿色海洋随风而动,气势磅礴。现如今,山梁上已没有了庄稼,麦浪早已消失,在老天口中夺粮的岁月也已成为历史。没有了隆隆雷声中抢收的身影,没有了打麦场上顽皮的孩童,也没有了踏着晚霞归来的牛羊。这一幕幕,让人心酸,也很无奈,兴奋之余倍感凄凉。农村已没有农家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空巢老人”。 &nbsp;<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nbsp;</h3><h3>&nbsp; &nbsp; &nbsp;随着时代的发展,“空巢老人”成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产物。他们是时代发展抛在身后的一群人,也是离社会前进渐行渐远的一群人,他们已成为真正的守望者。留恋故土,独守古宅,盼儿孙归,一天天、一年年,日子在守望中度过。老人无人陪、田地没人耕、村落人烟稀,形成“老少三两人,鸡狗一小群”的奇特现象。&nbsp;</h3><h3>&nbsp; &nbsp; &nbsp;走亲访友中,亲眼目睹了农村老人生活的现状,那些看着我长大的伯叔姑姨家家都是如此,子女领着孙子奔向城市,他们老两口,甚至一个人守着老家独自生活。这些老人,要么不愿离开故土,不习惯城市喧闹;要么因子女住房紧张,不想过多添麻烦;要么子女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打工者,经济拮据,没精力也无能力照顾他们。远房的堂婶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生抚养了七个子女,孩子一个个先后走向城市,或远或近,人人在城里有车有房,既有当官者,也有经商者,日子都过得不错,老人却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农村。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城里和儿孙一起住”。她却说:“不习惯,人老了,故土难离,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舍不得”。我又问:“他们多长时间回来看您一次”。她说:“说不上,闲了十天半月来一次,忙了几月也看不见人影,远点的几年也见不上一面”,话里话外全是恓惶和凄凉。隔壁六十多岁的叔婶,儿子媳妇领着孙子去外地打工,他们带着两三岁的小孙女,还捎带着干点农活,日子过的紧巴。闲聊中,他们告诉我:“现在不比以往,农村人都往城市里奔,种地没啥出息,只能混个肚子,挣不下钱,农村也没有幼儿园,娃娃要上学,我们一辈子没本事,不能拉他们的后腿”,话语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农村这些情况已成普遍现象,现实如此,谁也无力改变。 &nbsp;<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h3><h3>&nbsp; &nbsp; &nbsp;改革开放后,打工一族如雨后春笋一夜间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他们的身影充塞着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催生着城市快速发展,高楼大厦几年间拔地而起,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打工者”已不专指农村进城干活的人,而是像“美女”一样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代名词。农村青年一代一个个奔向城市,有本事的谋一份工作,心安理得地安家定居,没本事的像候鸟一样年复一年的来回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挥洒汗水挣点辛苦钱,年初离家,年底归来,年年如此。</h3><h3>&nbsp; &nbsp; &nbsp;在外时间久了,眼界开阔了,思想就不安分了。“人往高处走”,在城市里打工,虽然辛苦,归来时从内到外却是满满的自豪,手头宽余了,衣着鲜亮了,思想超前了,见多识广了,人也带着几份洋气。渐渐地,就思谋着在城市落脚,在城里租房也罢、借贷买房也罢,总之想法设法往城市里挤,不管怎样,总归在亲戚街邻眼中成了城里人。&nbsp;</h3><h3>&nbsp; &nbsp; &nbsp;表弟十七八岁就随打工潮去了新疆,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外安家生子,成家立业,多年的奋斗打拼,如今,有车有房,工作稳定,悠然自在,日子过得舒心坦然。我俩聊天,说起以往,都说以前日子苦过的很快乐,现在什么都不缺总觉得少点啥。其实,什么也不缺,什么也没少,缺的是一种心安、一份思念、一点留恋,少的是路途遥远,回老家次数少、亲朋团聚少、乡音亲情少。我半开玩笑地问:“老了回来吗”。他笑着说:“说不上,走着看吧”。说真的,但凡老家经济条件好,比在外打工挣钱易,谁也不愿意抛家舍业、远离故土去创业,只因为家门口无业可创、无钱可挣才远走他乡。年轻时,我们在哪里生活都无所谓,中年过后,思乡情切、故土难离,人之本分、人之常情而已,生活不易,只能走着看吧。&nbsp;</h3><h3>&nbsp; &nbsp; &nbsp;堂侄九零后人,二十多岁的年纪在外闯了近十年,今年也在新疆买房定居了。前几年说起回老家创业的事,自己心中也没谱,看看家乡的经济发展,再看看房价,还是下决心留疆了。其实,说透了,新疆比内地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地广物博人稀,房价物价相对便宜,加之,少年时创业地,有人脉、有活路、有挣钱的办法,树挪死、人挪活,那里水土都养人,走出去也是好事,只要自己过的舒坦比什么都强,好男儿志在四方么。 &nbsp;<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后记 &nbsp; &nbsp; &nbsp;</h3><h3>&nbsp; &nbsp; 城乡一体化,诱惑何其多?不知不觉间,农村已成为落后和没本事的代名词,生活在农村当然就成了思想落后和没本事的人。所以,年青一代已不安于现状,不愿意守着那一方养育了他们的净土,也不愿过中国传统中的“三世同堂”。他们,在本不该属于他们的空间追寻着立足生存的一方天地;他们,成为奔向城市寻求生活真谛的新一代居民;他们,极力追寻着城市的繁华,远离故土,头也不回的走了。&nbsp;</h3><h3>&nbsp; &nbsp; &nbsp;把根留住,并不是留住贫穷,也不是甘于落后,而是那是一方净土,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把根留住,就是把美好留住,把生活的希望留住,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留住,把龙的传人高尚情操和真诚本份留住。&nbsp;</h3><h3>&nbsp; &nbsp; &nbsp;但愿有一天,我们都不再漂泊,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抛弃功名利禄,忘却世俗烦恼,不为生计所迫,活成真实的自己。 &nbsp;&nbsp;&nbsp;<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