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汪曾祺是我们江苏高邮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我先后买了他的两本散文集,一本是《草木春秋》,一本是《自得其乐》。皆是短篇散文,花鸟鱼虫,世间万物,人生百态,欢乐忧愁,春秋历史,苍海桑田,茶余饭后,随心所欲,无所不写,无情不抒。读了一篇又一篇,亲切可近,感人至深。真是文学大家,佩服得无体投地。<br></h3> <h3> 《草木春秋》收录汪先生散文五十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饮食瓜果、草木虫鱼,无不集于笔下。闲淡中有滋味,闲适中有惊威,给人以文学艺术的审美享受及文化修养的提高。我例举汪老的一篇散文《车前子》(我们那里叫大车耳,小时候割猪菜常割到)与大家分享:<br></h3> <h3> 【车前子的样子很有趣。叶贴地而长,近卵形,有长柄。在自由伸向四面的叶丛中央抽出细长的花梗,顶端有穗形花序,直立着。穗不多,少的只有一穗。画家常画之为点缀。程十发即喜画。动画片中好像少不了它。不知道为什么,这东西有一种童话情趣。
车前子可利小便,这是很多农民都知道的。
张家口的山西梆子剧团有一个唱"红"(老生)的演员,经常在几县的"堡"(张家口人称镇为"堡")演唱,不受欢迎,农民给他起了个外号:"车前子"。怎么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呢?因为他一出台,农民观众即纷纷起身上厕所,这位"红"利小便。
这位唱"红"的唱得起劲,观众就大声喊叫:"快去,快,赶紧拿咸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吃白薯吃得太多了,烧心反胃,嚼一块咸菜就好了。这位演员的嗓音叫人听起来烧心。
农民有时是很幽默的。
搞艺术的人千万不能当"车前子",不能叫人烧心反胃。】<br></h3> <h3> 汪老的散文语言具有独特的口语化,朴素、平淡、韵味无穷。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而悠然神往。特别是他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br></h3> <h3> 举个例子,“我家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紫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囔囔。”(《紫薇》)<br></h3> <h3> 又如,“紫穗槐我认识,枝叶近似槐树,抽条甚长,初夏开紫花,花似紫藤而颜色较紫藤深,花穗较小,瓣亦稍小。风摇紫穗,姗姗可爱。”<br></h3> <h3> 再如,“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平白如话,真实自然。<br></h3> <h3> 《自得其乐》是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汪先生散文集,写作时间大致从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六年,全书分为三辑:1、自得其乐;2、自报家门;3、水流云在。皆是写生活的真人真事,娓娓道来,真实可信,情韵俱佳。
汪老平时在写作之余,喜欢写字、画画、做菜,从字里行间看,对每一样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且做得从容有趣、信手拈来,但他谦称:只可自怡悦。自怡悦,是多么好的情境,摒弃功利之心,不因是否有用而作取舍,无心插柳,却尽享绿荫蝉鸣。他说过,生活是很好玩的,然后一笔一划把这好玩写给了我们。他正是这样做的。<br></h3> <h3> 读汪老的散文,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汪老的散文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对于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应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我现在就学着汪先生构思,先打腹稿,后学着写点,也是自得其乐吧。<br></h3> <h3> 二是汪老文章风格朴素、简练。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虽然朴素,看似拉家常,聊天,口语化浓。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是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我也学着写,可写后自己读,感觉苍白无力,韵情皆无。我读汪老的散文,觉得最为称道的是那种“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br></h3> <h3>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他在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回忆中,能让人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汪老虽然离我们而去,他的精神犹存。我认为做人就应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人在生活中就应持续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看书就是学习,学写文章也是学习,锻炼大脑,灵活思维,常省吾身,修心养性,愉心健体,何乐不为!
语过添情2018.9.16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