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对于安阳,总有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来自于心底的记忆,我出生在安阳,父母兄姐早年在安阳生活过很久,因此,在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以及07年、15年、16年我不断的和家人一起回安阳寻梦,甚至每次只要一走进袁林那个院子,闻到那种青铜器散发出来的特有的味道,我马上就会回忆起童年时代,父亲牵着我的小手走进这个院子的情景。
我的近亲、我的同学都在这个古城生活,这使我对这座城市更有一种同根同源的亲切。电影《孔雀》的播映更是乡音乡情,勾起了我和兄姐对安阳的思念和往事的美好回忆。
16年五月份我回到安阳,去灯塔路、健康路、三道街、红旗路、文峰塔等故地重游,仍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头萦绕。就像是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总有一盏散发着温暖的灯,为你亮着。
也许,是记忆的符号、对往事的难忘、对亲情的挂怀、对再也回不去的时光的一种纪念,汇成了这样一种氤氲于心的情怀。<br></h3> <p> 18年9月15号、16号再回安阳,是因为家事,而且不便知会同学旧友,也只能在这里停留两天,除去办事情,能出来走走逛逛的时间非常紧张,所以,这次没走太多地方,只在老城转了转。</p><p>这是安阳文峰塔,也称天宁寺塔,"层伞高擎窣堵波,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这是赵朴初老先生云游至安阳,游览天宁寺塔写下的一首诗,对该塔赞誉有加。</p><p>天宁寺塔之所以受到朴初老的溢赞,在其奇妙之处多也。其一,该塔形似密檐式,然塔心为虚,可拾级登临揽胜,又似楼阁式,其形制或两者兼而有之;其二,该塔外形上大下小,如伞巨撑,与一般上瘦下丰之塔入凌霄自有不同,此或为孤例;其三,该塔塔刹实为一覆钵式小塔,整体观之,塔上有塔,甚为少见。基于此,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亦称天宁寺塔"为他塔所不见"。</p><p>这座塔是安阳的地标,也是所有在安阳生活过的人的深刻记忆。</p> <h3>安阳市文化宫。少年时代,表哥曾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来这里看过电影。很多城市的文化宫都已经拆除了,这座文化宫还保留了下来,真不错。老建筑风格一看就能与后边新的建筑区别开来。中国的城市建筑普遍是千城一面,所以应该保留一些城市特色建筑。<br></h3><h3>安阳话里总是把看说成“瞧”,看电影说是瞧电影,而且每个字后缀“儿”比较多,看电影就是“瞧电影儿”。</h3><h3></h3> <h3>安阳护城河。出于职业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只要有护城河,我都要看一看。这条护城河承载着哥姐们很多记忆。放了学,他们就会在河边玩耍嬉闹着回到家中。</h3><h3>我和大姐一边漫步,一边听着大姐跟我说起她们童年的往事,故事在时光中流淌。</h3> <h3>安阳名吃粉浆饭。我第一次品尝粉浆饭,我问大姐,以前咱家在安阳住过那么久,吃过粉浆饭没有,大姐说,从来没有,因为那时都是父母在家做饭吃,部队里天南海北的人哪儿都有,没人会做安阳饭食。</h3> <h3>安阳名吃扁粉菜。安阳的土特产就是粉条,皮渣。所以用粉条做的各种小吃品种很丰富。</h3> <h3>安阳名吃道口烧鸡</h3> <h3>自由路上的老楼房,大姐说她们小时候放了学,就会跑到这座楼房顶上尽情玩耍。那时候觉得这座楼好高,现在看起来变矮了。其实是人长大了,长高了。</h3> <h3>三角湖公园。我少年时代,大姐二姐带我来这里划过船,一晃儿很多年过去了。这是第二次进三角湖公园。</h3> <h3>当年我和大姐二姐在三角湖公园留影。</h3><h3><br></h3> <h3>公园里的老城墙。就是城墙上部新建的亭子大煞风景,看上去不伦不类,画蛇添足了。</h3> <h3>湖光潋滟三角湖。</h3> <h3>安阳体育局大操场,现在已经没了操场,大姐说,母亲学骑自行车就是在这里学会的。那时候,自行车是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h3> <h3>碉堡。正在准备修复,大姐说这座碉堡已经年代很久远了,也是她们童年时代玩耍的好去处。碉堡上的弹孔仍然清晰可见。</h3> <h3>安阳老城里的老街道,很有年代沧桑感。别人看来平淡无奇,对于我和家人来说却有着最美好的记忆。父亲母亲曾在这里生活,哥姐们曾在这些街道里欢快的穿梭玩耍。</h3> <h3>安阳南大街,正在拆迁。</h3> <h3>老房子。</h3> <h3>北大街步行商业街。</h3> <h3>有一年和母亲回到这里,在北大街钟楼步行街给母亲买过一件绿色的毛衣。</h3> <h3>傍晚,准备离开安阳,忽而看到阴沉了两天的天空出现了绚丽的晚霞,不禁看住了,隔着车窗玻璃拍下了这瞬间,晚霞的色彩是火艳的,就是把全世界最好最鲜艳的水彩都洒上去,也没有晚霞这么绚丽、动人、明亮而色彩浓烈。<br></h3><h3>再见啦,我的安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