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呈现统编教材实践”名师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逐梦而行

<h3> 语文学科素养是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鉴赏组成,包含人文素养与语言素养。面对统编教材的全面实施,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聚焦学科素养,9月15--16日,为期两天的全国小学语文“聚焦学科素养 呈现统编教材实践”名师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举行。县一小学校21名语文教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到达学习会场,针对教学中的迷茫与疑惑,认真学习与聆听。</h3> <h3>  特级教师沈玉芬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纸船和风筝》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带领学生由字到词到短语,再到句子,实行组块教学,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语言形式的有趣。低年级课文通俗易懂,沈老师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注重联结性学习,如“飘漂”的区别,想象讲故事等,依托联结点,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h3> <h3>  随后沈玉芬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小学语文联结性学习》,在报告中,沈老师指出生活中的联系都以客观形式存在,只要找到联结点就有了创造,而联结性学习就是指个体发现把握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得其智能意义的学习方式。联结性学习方法有类比、联比、联想及推理,在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及分析中建立自身需要的语文知识体系。</h3> <h3>  </h3> <h3> </h3> <h3> 特级教师,“组块教学”创始人薛法根老师为我们带来示范课《风娃娃》,课堂中,词语的学习加深了我们对组块教学的认识,同时也践行了新课标提出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字词教学要求。本课的语言表达特点非常鲜明,在与学生一起读中,引导学生概括“风娃娃来到_____,看见____,于是____”,梳理出了作者清晰的表达形式,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句式,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印象最深刻的是薛老师根据文本,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积累“风的不同名称”“带风的成语”“关于风的诗”,实现语文学习的宽度。</h3> <h3>  </h3> <h3> 随后的讲座中,薛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低段语文教学的秘诀,他强调好老师就是一门好课程,语文教师应该是用自己去教语文。同时要求我们坚持做好“三件事”——识写、朗读、讲述,在低年级的识写中,可以运用“奥卡姆剃刀”法则,进行字根识字,注意多识少写,宁大勿小,先对后美,风格优先;朗读训练时,注意“读书腔”“念书腔”“唱书腔”“通话腔”“朗诵腔”,要回到自然状态,回到特定身份,回到朗读常识;对于讲述,建议我们采用多种讲述方式,让学生掌握这种融记忆、思考与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方式。</h3> <h3>  特级教师李伟忠老师带来《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在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追求课堂的学习获得。整节课,李老师以活动单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合作学习,如何交流,扎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习惯。</h3> <h3> 李伟忠老师的讲座《关注学习经历 追求课堂习得》也让我们对课例《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明晰的理解。他指出我们的课堂要凸显学的过程;要追求“学得充分”,避免琐碎问题,以主问题为主;要实施“钻井式教学”;要达成三维目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成果;要推行“活动单导学”,实现先学后教。</h3> <h3>  特级教师姜树华老师执教《伊索寓言》一课,体现了统编教材与多文本阅读的融合。在引导学生发现三则寓言故事的共同话题后,再次走进文本,以寻找破绽为由,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读,表演读,想象,扩写等语言要素的训练。姜老师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微视频的补充讲解中,让学生明白同一寓言故事面对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h3> <h3> </h3> <h3> 在《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的最大道德》的讲座中,姜树华老师强调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培养学生记忆,理解,应用这种低阶思维,更要关注学生的分析,评价,创新这种高阶思维,具体在教学中要笼而统之,感而化之,推而广之,敬而远之。</h3> <h3>  </h3> <h3> 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牛郎织女》一课,让我们在回味民间故事的神奇与凄美中,学会了叙述故事的几种不同方式,学会了多文本阅读中如何比较阅读,更让我们见识了熟悉的教学手段适度陌生化后的意外惊喜。</h3> <h3> 在讲座《统编教材背景下的新型语文样态》中,魏星老师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文关键能力之一阅读,学生要有“裸读”的能力,教师不代替学生阅读,而由学生不借助任何工具单枪匹马地阅读,只有这样,才算会阅读;语文关键能力之二思考,会思考的人,才是力大无穷的人,培养学生具备有根据,有条理,有深度的思维;语文关键能力之三是表达,没有表达力的人,是没有影响力的人。要想培养这三种语文能力,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惊奇感,意义感,画面感,获得感,审美感,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读得懂,想得透,说得清。</h3> <h3> </h3> <h3> 特级教师黄国才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在红楼梦中,暗暗地佩服黄老师对红楼梦研究的透彻,更折服黄老师对教材处理,字理的渗透,既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文化,也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识记,更树立了文化自信。在随后的讲座中,黄老师更让我们明白了阅读与思考的关系,让阅读成为思考的方式,让思考成为阅读的习惯,当阅读有了想法时,就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h3> <h3>  本次观摩研讨会让我们在聚焦新教材的同时,看到了名师课堂的不同精彩与魅力,为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一线教学的方式方法,明确了学科素养的具体实施过程提供了方向与借鉴,今后我们在教学中也会努力实践,扎实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光山县第一完全小学 邓云)</h3>

学生

语文

教学

老师

学习

特级教师

素养

阅读

课堂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