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亭记

严云林

<h3>瓯越山水,素负盛名,其西南诸地,峰俊峦黛,林茂溪澈,以桐岭村尤为秀美。由村口往北拐进河头路,沿路小溪潺潺有声,渐行十 数步,溪廻路转,豁见一石亭,依山临溪,翼然立于官山尖下。亭呈六角,采花岗岩砌筑,六根圆柱托起亭盖,挑檐凌空飞跷,姿态矫健大气,盖顶一葫芦状石锥直指苍穹,犹在仰天长啸。亭额有石匾,上题“知青亭”,字体风流飘逸,亭柱一隶书楹联:“八载芳华许阡陌,七秩皓首感乡恩”。 何曰“知青亭”?又为何人所建? 时空穿越54年前。<br></h3> <h3>1964年10月10日,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背景下,我们28位来自温州各所中学的高、初中毕业生,被敲锣打鼓送到桐岭村插队落户,其中年纪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15岁,称之为“知青”。 桐岭村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知青被村民热情接纳进村,并安插在各个生产小队。在村民的教授和帮助下,从插秧、耘田、割稻,到上山砍柴、挑担,原本“五谷不分”的懵懂少年,经过几年劳动磨炼,学会了各种劳动技能。从最初挑几十斤担子,到挑起二百多斤的两箩谷子也能健步如飞,挑着一百多斤柴禾在山路行走也如履平地,期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酸甜苦辣与种种磨难,甚至面临性命之虞。<br></h3> <h3>一次,我随队里上山砍柴,那时柴草稀缺,见陡坡“郎枝”【注1】茂盛,为更好完成任务,不顾艰险,攀岩砍柴,不料脚下踩空,整个身子直向坡下深谷滑去,幸好刚滑下几米,缠在身上的“团蒲绳”【注2】鬼使神差地勾住枯树枝丫,得以避免悲剧演绎。知青张大奎,随队里上山挖番薯,下山时挑着一百多斤番薯,尽管人乏肠饥,仍咬牙坚持,在山路转弯处,一边陡壁,一边深沟,箩筐碰上陡壁倒弹外倾,压在肩上的担子把人带向深沟,大奎敏捷,急蹲身并松手,两筐番薯连着扁担滚落深沟,湍流冲过散落的番薯,竟自东去,大奎瘫坐在地,呆望沟底的箩筐、扁担、番薯,尽管心存懊恼,但是刚才若稍一迟缓,滚落的不仅是这百多斤番薯…… 每一个困难、每一次历险,未能使知青退缩,更是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与坚韧!<br></h3> <h3>与村民的同甘共苦,凝结下深深友情。村里给知青每人指定一位师傅,把手教农活并照顾生活。我的师傅张银松,兄弟中排行老三,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三叔”,三叔虽在中年,但能挑得四箩谷子,农活样样是里手,性格豪爽,宅心仁厚。三叔悉心教我各种农活,还放手教我划船,后来我撘伙三叔家,三婶待我如同自家孩子,甚至更多照顾。山村人每頓饭都要一半米饭一半番薯,可三婶每餐都不许我吃番薯,净吃米饭,看着三叔一个壮劳力每餐也是吃着番薯饭,我心不安,只能说自己喜欢吃番薯,才能打点番薯饭。寒冬腊月,我仍是冷板床薄凉席,三婶见到后就彻夜赶制稻杆荐【注3】,亲手给铺垫床上,并给我加个装满菜籽壳的枕头,使我夜里能睡的安稳、暖和。我的被窝暖了,心窝更是暖流翻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与三叔家人已如同亲戚,返城至今,每年春节都要去桐岭拜个年,看望老人家。 桐岭村没有学校,文化贫瘠,生活单调。知青决心把文化知识、文体活动带给村里。在村民支持下,知青开办了夜校。教室设在岭根宫,摆上十多张课桌,知青带来各自旧课本,并转身成了执鞭授课老师,村里年青人争先恐后报名学习,晚上,宫里点上煤气灯,琅琅书声飘出宫外,响彻夜空。知青项光荣打那时当老师,即爱上这神圣职业,并想尽己所能,为山村文化知识给力,后来考上师范,毕业后仍回到老竹乡中学(辖桐岭村)教书育人,一教竟是十数年,如今桃李遍故地。 知青又办起俱乐部。知青中人才济济,编剧、演员、唱歌、器乐样样拿手,岭根宫有个旧戏台,每当俱乐部演出,村里人、甚至邻村人把岭根宫挤得水泄不通,女知青夏宝宝夜莺般的歌声、男知青徐哲钦行云流水似的二胡,至今还被村里人啧啧称道。会武术的知青陈胜贤,在村里的“晒谷坦”办起“武术学习班”推广武术,村里小伙子趋之若鹜,这批小伙子中的胜山、顺三等,后来多次在全国性武林大赛中获奖,如今已是温州武术界名师,陈胜贤后来一直担任温州市武术协会会长,并在花甲之年参加香港中华武术大赛,获得金奖。 知青,犹如一股春风,吹进山村,使得沉寂又单调的桐岭村风生水起……<br></h3> <h3>八年后,知青陆续返城,有参军、有直接分配到工厂、有父母顶替进了企业、也有考上大学…… 八年历炼,晨昏雨露滋润了善良与朴实,寒暑风云铸就了勤劳与坚韧,这是人生珍贵的财富、生命顽强的源泉。返城后,投入改革开放大潮的知青,怀揣美好愿景,肩负时代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勤奋努力,踏实耐劳,求索创新,做出喜人业绩和社会贡献,成为企业所需骨干、社会有用之才。我进了市副食品公司,从事农副产品生产、收购工作。70年代,我曾带上技术员到桐岭村帮助山林队培育、种植西瓜、柑橘等,并组织收购,为桐岭村的经济发展奉献绵薄之力。80年代,知青李大年担任市商委主任、笔者时任市供销社主任,知青自豪又语重心长地说:政府把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资料都信赖地交给了知青当家调度,我们更应同心协力、尽职尽责做好这份工作,以不负政府所托、不负江东父老期盼!<br></h3> <h3>2018年春节,知青在古稀之年相聚桐岭,在这里,我们留下足迹,洒下汗水,付出青春!芳华随岁月流逝,记忆却铭刻心中,面对在最艰难岁月给我们帮助和关怀的父老乡亲,深深感恩。大家商议筹建纪念、感恩凉亭,知青陈大樑等慷慨解囊,众人积极捐资。在村民支持下,知青张大奎、陈锦棣、林莉英等,顶着烈日酷暑,选址、考察、做基础、选石材、拟楹联、撰碑文,至夏末,终于建成石亭,即名“知青亭”,并推选笔者题书、撰楹联及碑文。按照乡村习俗,知青在村里摆上简朴又热闹的完工酒,与村里父老乡亲,共聚一堂,杯筹交错,笑脸喧哗,主宾皆欢。风闻桐岭建了“知青亭”,邻村村民和知青都前来瞻仰游览,流连忘返。村民坐在避日遮雨的“知青亭”憩歇,啧啧称羡知青善举。知青坐列此亭,别是一种情怀:回眸芳华东逝水,笑看青山尽霞辉…… 知青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虽悠悠,历史终湮没,然知青之精神将香飘久远! 2018年9月15日 桐岭知青 严云林 【注1】郎枝:草本植物,晒干可作柴料。 【注2】团蒲绳:捆柴的麻绳,一头有木勾。 【注3】稻杆荐:稻杆编的褥子。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