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工作之余,我一直很喜欢一首叫《火宵之月》的钢琴曲。
既非因它有多么浩荡励志,也非因它有何等的柔情甜蜜。仅仅是,这首曲很接近生活的“本质”。
倍倍高音的前奏,却寥寥数语,仿佛最后几滴雨水后,雨停了,留下茫茫寂凉。无声无息,间隔很久,仿佛这种苦难会一直持续下去,一如人们生活的诸多无奈。
但是,就在想不到的时候,舒缓的中音,伴着温暖的低音,珊珊可爱地迟来了。而且,让人感觉好比非常寒冷的夜里,篝火生长起来,暖暖的。仿佛苦尽甘来,一如人们生活中的诸多转机。
随后的乐章里,凄凉的倍倍高音再来,温暖中低音复至,两者一直往复着,如影随形。
但终究,音乐的最后一个音符也离去了,全曲是凄凉少,温暖多。大概,生活的也是这样。遇到过不去的坎时,不要放弃希望,再痛苦,也终会有温暖的芬芳。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