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铁人·轶事

LM

<h3>  到大庆旅游,不参观铁人纪念馆等于没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凡来大庆出差旅游必看铁人纪念馆。追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h3> <h3>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坐落在大庆市让胡路区。纪念馆前广场矗立铁人的雕像。铁人王进喜手握刹把子,眺望着远方……</h3> <h3>  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大庆名字的由来,对本世纪出生的年轻一代,都己是尘封的历史……</h3> <h3>  LM参观纪念馆后,内心冲击很大。深刻感受到没有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领袖,没有石油大会战,没有千千万万的英雄代表人物,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真正站起来,也不可能挺起腰杆子!</h3> <h3><font color="#ed2308">瞧瞧旧中国留下的石油历史资料</font></h3><h3> 历史记载:1949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石油的历史渊源几乎与发现石油同步。1938年,玉门油矿被发现后,急需钻探设备,即获周恩来和八路军的支援,1939年8月,正是用八路军护送的2套钻井设备,在延川县老君庙打出了第一口产油井,从而揭开了玉门油矿开发的序幕。从此,周恩来也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渊源……共产党人在延安抗战时期就关注并参与了中国石油的开采,这是LM以前不曾知道的。</h3> <h3>  解放前玉门油矿都在国民党统治下。这里被称为“鬼门关"。新中国石油部第一任部长康世恩题写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在玉门油矿这里。</h3> <h3>历史资料:1934年春,民国政府成立了陕北石油探勘处,分别从德国,美国购来锅炉,钻井器材,在上海装配成三套顿钻钻机。这是中国第一支钻井队,他们在延长钻了一几口井,其101井在100米深处遇到了旺油……</h3> <h3><b>埋头苦干的陈邦夏 </b>上海崇明人。1941-1945年在延长石油厂任厂长。其善于动脑,改进钻井和炼油设备,提搞产量和成品油品种。毛泽东为其题写"埋头苦干"。这是毛主席首次为中国石油工作者题词。</h3> <h3>  <b>  发现油田的孙越崎 </b> 1933-1934年,陕北油矿勘探处处长孙越崎率领两支钻井队在陕北调查石油资源,发现含油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陕北延长是个中心油田。于是,孙向延长和延川县各派一只钻井队开始钻探。图为骡马运输钻井设备前往延长县途中情景。</h3> <h3>图为石油河。古称鸨儿河。是祁连山雪水融化而汇成的。是因玉门发现石油并井采而得名。它记载了旧中国开采石油的历史和石油工人的苦难。老君庙油井大都分布在河两岸。故人称石油第一河。</h3><h3> 难怪《温州一家人》电视剧描写温州鞋厂小业主,执著地在陕北投资打了一年又一年油井。其并非凭空猜测,还是有钻井历史依据的。</h3> <h3><b>解放前全国油矿基本情况。</b></h3><h3> LM拍摄记录就想有点初步认识。民国留下的油矿13座。国有钻机52台。打井129口。1949年底,石油<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从业人员(工程技术管理后勒钻井工人都算上)为16077人。</span></h3> <h3>  1949年3月26日,人民解放军开进了玉门油田,从而翻开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创立发展的崭新一页。</h3> <h3><font color="#ed2308">查查王进喜的个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8;">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景资料</span></font></h3><h3>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其位于祁连山北麓,石油河(鸨儿河)从境内流过。铁人王进喜将短暂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石油事业,在大庆创造了钻井奇迹的事迹早己深深烙在LM童年记忆里,然而铁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就生在鸨儿河边,LM过去并不曾了解。</span></h3> <h3><b>成绩不是喊出来的</b></h3><h3><b> </b>当代人贴标语喊口号见多了,就质疑所处“大跃进"年代的钻井成绩同亩产粮食过万斤一般,是放“政治卫星"。事实是怎样呢?</h3><h3> 1958年初,石油部在玉田、新疆开展"高速优质钻井"劳动竞赛。当时玉门油田要细织白杨河会战,王进喜知道后,在调度会上就申请要搬上去参加白杨河会战,还与大队长争执起来。</h3> <h3>  1958年7月,王率队搬上白杨河后,他就喊出“<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上五千,年上双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大跃进年代喊口号的遍地都是,农村公社,大队口号喊的吓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王进喜喊完口号,悄悄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行李搬到了井场,24小时指挥打井作业。1958年9月,王进喜带领贝乌5队创下了月进尺56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和世界少有的好成绩。年底真就实现了“立标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目标。</span></h3> <h3>  王进喜不拘形式,不安现状,率领自己的钻井队用中型钻机,创下了全国最高打井纪录。王进喜高擎"钻井卫星"红旗对在场的工人说:“这是6万玉门人光荣。" 只有"石油河之子"才有资格讲这句话!</h3> <h3>1958年。王进喜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进京登上观礼台。图为1964年拍的国庆观礼照片。</h3> <h3>参加观礼活动后,王进喜随劳模代表参观北京市,当看到首都公共汽车顶上都背着“煤气包"时,感到震惊。他做为石油工人感到羞耻,并当场就流下了难过的泪。</h3> <h3>  王进喜因国家缺油,感到耻辱而流泪,就发生在北京大学红楼附近的“沙滩街"。图为当年北大红楼。</h3> <h3>因为王进喜知道缺油的可怕……</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line-height: 1.8;">找找出油井-发消息引发世界关注资料</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line-height: 1.8;"></span> 《松辽平原有石油》的消息发表在《人民日报》1958年6月26日报纸第三版面。找到大油田这事保密。石油指挥部下属管理部门对外称1号院、2号院,1960年搬到大庆住“干打垒"仍延续这么叫。LM在行车途中曾看到大庆街边竖立的标牌“9号院"原址……铁人桥……</h3><h3> 对。当年油田位置一直是对外界保密。</h3> <h3>  <b>油田报道的故事</b>。<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时中国对外宣布松辽地区找到油田的报道一见报,虽然登在版面很不起眼的位置,不到百字的报道还没豆腐块大,则引起了岛国日本的高度关注。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忙坏了日本石油专家。小鬼子当年侵略东北,曾在松辽平原勘测勘探打过一口井,但打到1200米时停下了。专家认为没油。为了持续发动侵华战争,小鬼子于是把找油的目光转向南洋,因为南洋刚打一口井发现油田,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美国人却封了井不开采……这下小鬼子急了,我这边坦克都快开不动了,你那边霸着油田不采油,故意气大日本皇军不成?于是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b>怎么打的钻探油田的井?</b></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原沈空导弹某旅政治部已退休的石主任,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生土长的大庆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讲起来大庆的历史如数家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滔滔不绝。钻探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大同区打的一口勘探井没见油,估计既便打出来也不富油。然后又换个地再打。改在松基打成了一口斜井,苏联专家在哈尔滨等着看矿样。说不行。必须重打。钻井队的人脑筋活络,咱就在斜井边上再打口井……犹豫之间。好家伙,这口井竟然出油了,突突的喷油!这把大家乐得屁颠屁颠地报告石油指挥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石主任记得很准。松基三井找到油流,是1959年9月26日下午xx时xx分,喷油哇,止不住地向外喷油!建国10周年大庆之前。太震奋人心了!我是大庆人,能记不住这一天吗?!松辽石油勘探局党委向石油部打报告,石油部再向党中央报告,党中央即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详见解密的报告原文……</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假如,当年小鬼子再继续深钻200米,那太平洋战争则有可能避免,在满州国就地采油何必舍近求远下南洋呢?松辽油田如果开发,那侵华战争还不知要打多久都很难说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日本专家搞情报真有办法,经过分析这些陆续见报的报道,分析井架背景,石油工人工作棉服,然后锁定了东北松辽平原某处:中国黑龙江安达至吉林前郭尔罗斯这一帶。真TM挺准。肠子都悔……当年小鬼子侵华在“满州国",就差一那么一点点,油田就找到了!大日本皇军的圣战也许就从此改变了。整个二次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小日本失败的命运虽然不会变,但侵华战争时间会拖长N年……太平洋战争也很难开战!</span></h3> <h3>  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前夕,松基三井喜喷油流。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中)提议把新发现的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图为欧阳钦书记于1959年11月,视察油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观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石油勘探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font color="#ed2308">揭揭当年全国石油大会战之内幕</font></h3><h3> 当年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很多文件己解密。让LM带朋友了解一下石油大会战背后的故事。展厅有当年石油部副部长周文龙给罗瑞卿总参谋长、张爱萍副总长的信,要求派转业战士来参加大会战。哎。看看那个年代的上下级关系,一个副部长,不用打报告,直接给老首长写信要兵要人!带着朝鲜战场下来的硝烟,要兵源上战场打大仗,还用走关系托人送礼找门子吗?!</h3> <h3>解密的历史文件:抽调动员退伍军人支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沈阳军区1.5万人……</h3> <h3>  3万部队转业官兵,退伍军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大庆油田报到,参加石油大会战。其实,远不止这些官兵投入石油工业,原沈空导弹旅的石主任接着聊部队官兵的秘闻说道,1952年,其实就有整建制部队转业到石油战线。解放军第19军57师7747名官兵,去了大西北玉门油田。国家缺石油,老帅们也坐不住了,抽调部队增援油田。调兵遣将如同打仗一般……实在佩服老石的记忆。松基三井喷油时间精确到几分几秒,部队番号兵力编制精确到人!</h3> <h3>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石油工人擦拳磨掌,一定要参加大会战,打翻身仗……</h3> <h3>北京石油学院的师生,祖国一声召唤,立即奔赴松辽大地……</h3> <h3>  石油战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放弃大城市安逸的生活,积报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松辽平原,参加大油田的开发。当代人能做到吗?</h3> <h3>  1962年3月12日,玉门油田钻井队、运输处共1286人分批奔赴大庆。3月15日,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原称1265井队),37人从玉门整装启程。</h3> <h3>  王进喜率玉门油田“祁连山标杆钻井队"来了……引发大庆油田一阵骚动。打石油大会战,玉门油田把精锐部队派来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全国一盘棋,要人给人要枪给枪。如今,当代领导舍得放精兵强将北上,放打硬仗的人马刀枪闯关东吗?</h3> <h3>  天南地北的石油队伍汇聚到安达火车站,一天报到的队伍竟达几十个。忙坏了油田指挥部的后勤接待人员……老石讲了件真实的故事,一个转业兵到大庆报到。来到了泰赉,遇到家大车店,怎么也不见有油田的人来接,就住了下来,整整给老板当了一年的厨房打杂的伙计。后来才知道安达,松辽平原这一带都是大庆油田。还有部队转业的官兵,某日小姑娘来看病,一问,父亲是大会战转业来的军官。到了油田缺司机,就一直替人开车,结果就把干部身份弄没了。要不是大庆这家眼科医院对转业军人有优惠,小姑娘父亲的身份还会一直埋没下去……</h3> <h3>  黑龙江省委发给肇源县委《关于支授大庆公路建设的三百辆胶轮大车继续留在大庆的通知》。朋友,感受到石油大会战没有?</h3> <h3>黑龙江省为大庆过冬物资储备情况。</h3><h3> 注意棉大衣一项,需求14200件,分配36400件!还有棉胶鞋需求15000双,实际分配31500双。当地政府尽一切努为来保障大庆石油大会战……</h3> <h3><font color="#ed2308">访访大庆油田无数个"第一"</font></h3> <h3>  大庆石油会战前两年生的老石,充满敬意地介绍说,王进喜率队到了大庆火车站,一不问吃住,二不问住,你猜他先问什么? 他问,我们的钻机到没有?井位在哪?这里钻井纪录是多少?</h3> <h3>  当年,哦。1962年,王进喜率玉门油田他的钻井队37人下了火车,是第一批住进地窝子的井队。全国各地来的钻井队都住进丁地窝子。什么是地窝子?挖过菜害窖没?和那差不多,半地下的。控个坑上面盖上顶或笘个篷布。松辽大草荒大草甸子,一下来了数万队伍,安排不下呀!</h3> <h3>  当年住的第一代干打垒……这是到达大庆第二年才建的"干打垒"。不用晒土坯,直接往墙上夯实粘土,土堆砌起来的土房。</h3> <h3>  拖曳机器设备尚未运到,铁人王进喜率钻井队工人采取原始的人拉肩扛办法,硬是抢时间赶进度,人工竖起了钻井架等设备……</h3> <h3> <b>“铁人一口井" </b> 萨55井是铁人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油井。当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仅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这口井。创造了当时世界钻井最高纪录,该井深1200.76米。最高日产油113吨。是大庆油田为数不多的自喷井,被称为"铁人一口井"。</h3> <h3>  <b>端--水人海战术 </b> 当代人笑大会战用人海战术靠脸盆端水办法笨死了,感到很可笑,或者嘲笑当年生产从不计算人力成本。没错。当年钻机井边上也听见有人指责这是瞎胡闹……当时条件如果允许,当时井架旁如果有抽水机,有传送管道也可不搞人海战术……</h3> <h3>石油工人冒着零下40度严寒,战斗在滴成冰的钻井台上。</h3> <h3>  王进喜第一个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怕水泥凝固废了井。因井喷必须要用水泥压住喷油井,又不能在压制井喷时废了打出的出油井。在铁人带动下,十几位工人纷纷跳入池中搅拌水泥浆!展馆里有这些工人的姓名年龄,现在何处……</h3> <h3>  大庆发出第一车石油。石油工业部康世恩部长亲自为典礼剪彩。</h3> <h3>  1963年10月,大庆油田第一炼油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当年加工原油10.67万吨。</h3> <h3>  展厅外走廊有一面报刊墙,一张张历史报刊《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记载着共同国从一个贫油国走向石油大国的历史……</h3> <h3>  大庆油田的石油大会战《战报》版面,醒目记载着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中国石油工人创造的世界纪录,N个第一……</h3> <h3>毛泽东为大庆题词"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h3> <h3>  展厅前厅大天井。一个3层楼高,欲刺破展厅天井高高耸立的钻井架雕塑。展现在休息区观众面前。</h3> <h3>  油田枯竭了吗?老石解释说,现在大庆是实行限制开采石油,从国外进口石油多便宜呀,咱地下资源先储存着,买海湾石油,买俄罗斯油。俄石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大庆,油量大庆消化不了,然后再分流燕山石化等石化基地炼油。老石<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指路边的随处可见的磕头机,这采油机下去上来这一下,仅能采半升油。当年采油设备不行。每口井旁都架一锅炉24小时不停地烧,怕石油凝固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小时候就到锅炉旁烤苞米,烤土豆。烤不烤苞米炉火也燃烧。</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大庆地下的油质含蜡较高?LM参观过太原煤矿博物馆。树木植物地下埋藏转化变煤炭;动物地下埋藏若干年后转化变石油。也许松辽平原猛犸象大型动物较多,脂肪油质厚,变成含蜡质高的石油?</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line-height: 1.8;">说说国事天下事和铁人轶事</span></h3><h3> 王进喜苦娃子出身,文化低到许多字不认识,来大庆参加大会战,尤其当了大队长以后,开会学习多,记录领导讲话遇到了困难。于是找机关和身边技术人员认字学文化。常常学文化到半夜。他说"学文化也如同打井,井要一尺尺地钻,字要一个个地学"。他还说"识一个字好比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h3> <h3>铁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h3> <h3>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接见过劳模铁人王进喜,尤其是周总理曾多次接见王进喜。</h3> <h3>  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71岁生日。老人家特邀参加会议的4位劳动模范出席宴请。他们是王进喜,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图为王进喜和邢燕子握手,后为陈永贵……</h3> <h3>  铁人的1205钻井队,共有5个作业钻机,散布在约15公里的草旬上。王进喜每天在各钻井平台间奔波,就是骑这辆摩托。</h3> <h3>王进喜家住房复原场景。</h3> <h3>嫁人莫嫁石油郎,一年四季在外忙,</h3><h3>好不容易回趟家,带回一堆油衣裳。</h3><h3>王进喜就是典型的石油郎代表。铁人拼命为国家采油,却亏了家人亏了孩子……</h3> <h3>王进喜唯一一张与老婆孩子在天安门合影。</h3> <h3><font color="#ed2308">找找铁人身后为我们留下了什么</font></h3> <h3>  3F展厅走廊有一排日历牌。记录着石油大会战的历史。LM在这块日历碑前驻步……</h3> <h3>讲进步不要忘了党,</h3><h3>讲成绩不要忘大多数,</h3><h3>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h3><h3>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h3><h3>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h3> <h3>干。就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h3> <h3>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h3> <h3>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h3> <h3>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h3> <h3>  萨55井,1960年5月26日投产,至2017年6月30日,累计生产原油15.202万吨……LM参观展馆是2018年9月8日,萨55井投产已经58年零3个月,她,还在为祖国不停地生产原油……</h3> <h3>  王进喜终年50岁,铁人死于胃癌。他用短暂的生命实践了生前许下的诺言。LM心潮久久无法平静……工人阶级杰出代表王进喜同志离开我们近50年了,当下,王进喜身后还有铁人吗?在帝国主义卡我们大脖子,在飞机发动机、计算机芯片、高精尖端产品封锁我们时,还会有铁人挺身而出吗?</h3> <h3>  随着企业大批转制,工人下岗,工人阶级己不再是民营私企的主人公了,而变成为老板打工的一族,打工只是为谋生挣钱。石油大会战时期的大庆精神还能传承吗,还能期待越来越少的国家主人翁的群体里,还会有铁人辈出吗?!</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庆-因“将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而名闻遐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喜-</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铁人称谓而代代传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相信中华大地一定会有以“为中华崛起"为已任的企业为国担当,各行各业也一定会有领军的“铁人"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涌现出来!</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时代虽然变了,大庆艰苦创业精神和铁人进取不服输精神永远不会变!“9.26"出油纪念日,随之国庆节双喜即将临门。让我们共同纪念大庆出油,庆祝国庆节,并迎接2019年新中国建国70周年的大庆到来!</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