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游记(三):圣彼得堡

江南雪

<h3>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处于北纬60° 、东经30°之间,俄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世界超百万人口最北的城市,又称俄的"北方首都"。</h3> <h3>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h3> <h3>圣彼得堡位于芬兰湾的入口处。为大、小涅瓦河汇聚的三角洲地带,在18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兔子窝。建设工程浩大,人工运河纵横交错,由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开凿,以防海水倒灌。圣彼得堡共有42个小岛,由423座桥梁连接。<br></h3> <h3>圣彼得堡街道。人家将椴树修剪的,有模有样,有形有状。</h3> <h3>"阿芙乐尔号",波罗的海舰队巡洋舰。124/16. 8米。在这之前,最想看的物件之一就是它!为什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该舰上的炮。</h3> <h3>此舰屡战不胜,直至十月革命。全舰共17门炮,在二战中,曾拆下14门炮作为阵地战,其余3门与舰沉至入海口,以阻止敌舰来犯,成为英雄之舰。战后被打捞,并于1944年修复。</h3> <h3>这是涅瓦河,我站在桥上。我身后不远处,是普希金居所。</h3> <h3>往前又有一桥,右岸米黄色建筑,就是普希金常去的咖啡馆。</h3> <h3>普希金每天都上这儿喝咖啡,与朋友讨论诗和文学。</h3> <h3>普希金就是在这儿,喝了最后一杯咖啡,然后去与情敌决斗,踏上男人的不归路。</h3> <h3>诗人不但知道,决斗是死路。更知道,决斗是阴谋。因诗人同情十二月党,得罪朝中人。这是十二月党的纪念广场。</h3> <h3>还历史公正,承认革命者。彼得大帝将阻碍变革者踏在马下,令其为蛇。</h3> <h3>夏宫,分上花园和下花园,这里是上花园。</h3> <h3>上花园是开放式的,也有可看之景。这儿往左一拐,就到下花园了。</h3> <h3>这儿是下花园入口的高台,比上花园规模要大的多。</h3> <h3>夏宫的下花园,实属男性花园。格局横平竖直,少有曲径弯道。</h3> <h3>涌流喷射而出,突显男性阳刚!如你见到彩虹🌈,定是常行善举,应验夫妻和谐,长久幸福家庭!</h3> <h3>喷射自有通道,人工开凿入海。往前是芬兰海湾,盛产鱼子之地。</h3> <h3>这是芬兰海湾,对面就是芬兰。</h3> <h3>往回走我在想,俄国人犯了忌。鱼子吃的太多,大鱼🐟肯定就少。长期人丁不旺,有违自然规律。</h3> <h3>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后腿直立,前爪作揖。</h3> <h3>老伴属虎,猫科。本人属蛇,均为克星。既然如此,纯属有缘。想其之所想,正巧有杏仁。</h3> <h3>毫不客气,叼着上树。躲在这儿享用呢!</h3> <h3>吃完下来还要。</h3><h3>87年我在西北招生,在五泉山下,有人非给我一个。带回京后,儿子甚是喜欢。后我生怕养不好而伤害了性命,陪4岁儿子去玉渊潭公园的山坡放生了。<br /></h3> <h3>在俄罗斯,这是神仙!彼得大帝将蛇比着邪恶,这与圣经中,蛇骗娅当和夏娃偷吃圣果有关。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人类的兴旺。我还想到了《白蛇传》,文学的另一版本是《善妖记》。善哉!善哉!</h3> <h3>彼得大帝,许愿最灵。有求必应,不用还愿!儿媳有孕,婆祈平安!马克思称其为最伟大的帝王,普京心中的偶像。</h3> <h3>  叶卡捷琳娜,皇家女性花园。</h3><h3> 是1717年彼得一世为妻子叶卡捷林娜修建的别墅,之后伊丽莎白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富于女皇风格的园林。</h3> <h3>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史上两位称大帝的沙皇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高。她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公爵之女,后来被选为俄罗斯彼得三世(当时还没继位)的皇后。三世不喜欢她,但她极具心计和能力,三世继位,不久她就谋朝篡位,之后没几天彼得三世就莫名其妙的死去。</h3> <h3>叶大帝内政、外交都颇有本事,掌权期间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呑并克里木汗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掌控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h3> <h3>  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名噪一时,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女皇"。望着大大扩张了的俄国版图,她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h3> <h3>我想到中国的武则天,更想起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华男儿更有气魄!</h3> <h3><br /></h3><h3>这个女皇的花园。风格与夏宫大瀑布群迥然不同,明显带有女性清新秀丽的特点。</h3> <h3>按女皇二世统治期间意见重新修建,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将欧洲盛行的自然、古典主义理念,引入园林艺术中。<br /></h3> <h3> 于是,蜿蜒小径代替了笔直的林荫路,修剪整齐的草坪变成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圆规矩的池塘改为轮廓曲折的湖泊,任其自由生长的团团树林仿佛天然生成,既自然又考究。<br /></h3> <h3>这是镜湖,爱美人都来照一下。</h3> <h3>上楼后的第一个雕塑,开心当然也是第一。</h3> <h3>叶卡捷琳娜女皇,常在二楼喝茶。</h3> <h3>女皇喝茶,她来观景。</h3> <h3>叶卡捷琳娜女皇,土耳其式浴室。</h3> <h3>  湖旁黄色小房子,叫冷浴室,叶卡婕琳娜女皇洗浴。镜面湖是伊莉莎白女皇命令1500名士兵和工人挖掘的一个大浴池。她生前,先让情人在这里沐浴后,再进行决斗,获胜者就能得到女皇的接见。<br /></h3> <h3>这是花园中最大的天然湖,女皇接见决斗的胜利者后,会一同乘坐着小船,到对岸的林中别墅里去幽会。</h3> <h3>叶卡捷琳娜林中别墅,幽会之处。</h3> <h3>怎么俄罗斯是二楞子国家?从斯大林到普京,战斗民族血性何来?与13世纪蒙古征服后的血统有源,也与女皇的培训有关。连普希金诗人、文人都去决斗,成就了俄罗斯的国风。</h3> <h3>刀光剑影的决斗,止水绿叶的平静。</h3><h3><br /></h3> <h3>茵茵的绿植,可寻靓女皇的足迹。</h3> <h3>静静的湖水,可觅决胜者的身影。</h3><h3><br /></h3> <h3>冬宫。原为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h3> <h3>首先走"使节楼梯",过去外国使节从此处进入,有步步高升,给人以高大威严,庄严肃穆之感。据说当年外国使节站在这个平台一是欣赏艺术,还可以平复一下即将拜见沙皇的心情。</h3> <h3>俄罗斯是马戏的鼻祖、芭蕾舞的故乡,不乏音乐家、艺术家、诗和远方……在冬宫更感受到“天生的贵族”。</h3> <h3>宫中金碧辉煌,雕塑、装饰极漂亮。</h3><h3> 十月革命爆发,冬宫回到人民手中。1922年,在苏联体制下成为博物馆,跻身于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h3> <h3>  据介绍,冬宫有270万件藏品,如果在每一件藏品前面只停留一分钟,每天参观6小时,至少要20多年的时间才能看完。</h3> <h3>叶卡捷琳娜女皇会客厅。</h3> <h3>门框紫金雕塑,地面拼装图案。</h3> <h3>叶卡捷琳娜,女皇豪华餐厅、餐桌。领队再三强调:琥珀小屋绝对禁止🚫照相!</h3> <h3>这是非我渠道,得到的琥珀小屋照片。二战时,纳粹抢走先辈进贡的琥珀。德国战败后,斯大林令徳赔偿琥珀,用赔款恢复文物。</h3> <h3>不是所有的事,有钱就好办。此事难度超出想象。海底开采之难、设计构划之难、纹路色差之难、长久色变预测之难、制作安装之难、技术交叉的统筹之难等等,从苏维埃到独联体,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从叶利钦到普京,直至2003年才完成。</h3> <h3>普京在琥珀屋重新开放式上讲,如果再发生毁灭性战争,在这个世界上,琥珀屋将永远不复存在。因为,世界上的琥珀储量已很少,再没有人力、物力、财力、毅力、时间、技术和耐心去做这件事了。</h3> <h3>这是著名的金孔雀自鸣钟,18世纪英国著名钟表设计师寇克斯所设计。原本是卖给中国女皇祝寿礼物,因国库实在空虚而作罢。上弦后孔雀、公鸡、猫头鹰和松鼠都能动。它的秒针,是一个停在蘑菇上的蜻蜓。<br></h3> <h3>蜻蜓在不停地转动,只要启动机械系统,就会传出动人的音乐。每隔一个小时,孔雀就会开屏一次。这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兼情人,格里戈里·波将金,于1780年从英国买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h3> <h3>镇馆之宝之一,油画《捻花圣母》,看到圣母和圣婴头上有光环,这是达芬奇仅存于世的10幅真品之一,作于1847年。因为是达芬奇的作品,画像前有玻璃,拍摄会反光。<br /></h3> <h3>人间真爱,神仙成全!(文史类是我的短板,外国文史就更乏,补点功课,也不枉花费)</h3> <h3>《天使之吻》,卢浮宫也有一座。</h3> <h3><font color="#ed2308">中华棋牌!(九评中方取胜的重要论点之一:蒙古先吞并了俄罗斯,后又征服了中国。)</font></h3> <h3>青花瓷陶瓷壁炉。</h3> <h3>中国式装饰。</h3> <h3>油画已不是陈列,而是满墙排列。</h3> <h3>口水变成金币,这是艺术的神话!</h3> <h3>没有人头落地,那有美女和真理。</h3> <h3>从这幅油画中,我感觉了油画的魅力。(本次1800多张,这是我最得意的一张)</h3> <h3>她手上的手饰品,那叫一个栩栩如生。那些珠子的光泽,画笔所至,尤如珠子自身发出的。</h3> <h3>二十四柱大厅,每一个都是整体大理石雕刻而成。</h3> <h3>深深的冬宫走廊。两边是二战纳粹摧毁冬宫,以及苏维埃修复冬宫的纪实照片。</h3> <h3>  </h3><h3>走出冬宫,四周圆柱林立,房顶矗立着100多尊雕像和花瓶。淡绿色的墙壁、白色圆柱和金色雕塑群,象征着叶卡捷琳娜女皇白腻的皮肤、金色的头发和绿色的眼睛。</h3> <h3>这是冬宫的正面大门。《列宁在十月》里的1917年10月,起义的工人和士兵们,就是从这里冲进冬宫的。<br /></h3> <h3>天低云暗,时而阳光灿。莫斯科的雨,水上船,教堂成片,桥成串。</h3> <h3>伏尔加河窄波多,平静河水养楞头。两岸翠木望不尽,大船还在渔村口。 </h3> <h3>彼得堡与兔子窝,沼泽湿地建城楼。巡洋舰上炮声激,惊醒花园和女帝。十二月逊十月𣄃,列宁开创新天地。</h3> <h3>天若有情天亦老,决斗竞争何时了。天下原本无大事,世上美景任你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