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知青5人跟随任教授及家人开车再次回到插队4年的家――范家卓子公社东队团聚。

杨鹏云

<h3>我们知青的窑洞是在1971年春节后入住。三面窑洞:左一、二为男生住,如今将大门移动位置。右一为女生宿舍,大门也改变位置。此窑洞知青走后,由村委会卖给了山西入本村农户。现状经修善后两次了的样子。</h3><h3>我们原窑洞面貌是砖窑,墙面自然也是砖。</h3><h3>右侧棚子是主人后加盖的,原来是厕所。</h3> <h3>过去的知青厨房,如今是柴窑。窑面就是一条路。</h3> <h3>1969年元月18日来到黄龙县范家卓子公社东队插队。知青们就在此(右侧一)窑洞女生居住,中间窑洞由男生居住。床位分布在窑洞两边。</h3><h3>左侧窑洞是粮库,由老保管汪世印掌管。</h3><h3>左边的围墙已经错落有致搭起,自然形成一个大院。两侧盖起房子及棚子。</h3> <p class="ql-block">这间窑洞就是女生宿舍,原来的窑洞太长被主家打了隔断。原来是个大通土坯炕,原有的窗户位置至今还在。从木制换成玻璃开窗。</p> <p class="ql-block">还是那扇窗户,记忆犹新啊!但是今非昔比,以从木别棍窗户换了玻璃窗,比原来窗户也大了。</p> <h3>与现房主留个影。</h3> <h3>窑洞被打上隔断墙。</h3> <h3>在我居住过的门口在留张合影,不知下一次哪年?</h3> <h3>每次回村后都直接进刘克平(原队长)家。这次任教授为了哥哥任银祥(我们村会计)高兴,直接将车开进范家卓子公社养老院内。</h3><h3>正好赶上开饭时间,小豆粥稀饭。久违了的家乡饭,我端起碗就喝,那叫香。</h3> <h3>这是任会计的住宿房间。曾经是我们东村的会计,可以说干了一辈子的会计啦!如今生活在养老院还在为其兼职会计工作。据说还给大队兼职会计工作。不容易啊!</h3><h3>如今身价倍增,入了党。积极性更高了,参与了社区许多工作。愿他与老伴大姐身体健康平安幸福!</h3> <h3>金花嫂子是老保管的女儿。如今儿子是黄龙县人大主席赵来喜,女婿是黄龙县粮食局局长(范家卓子公社赵永贵的儿子)。</h3> <h3>今非昔比,鸟枪换炮。老来享福啊!</h3> <h3>探望原范家卓子公社党委书记赵永贵的妻子郭爱莲大姐。由于自己居住县委大院别墅摔伤,被女儿接到到家里疗伤。如今与金花嫂子是亲家。</h3><h3>与郭大姐的缘份还是2009年第一次五名知青带一个家属回黄龙范家卓子公社东队探亲。</h3><h3>建成委托他的伙伴赵延安在黄陵县参观黄帝陵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陪伴我们六人参观一天结下不解之缘至今。</h3><h3>我没有忘记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所以至今我与其家人保持联系似亲人。每次回黄龙县必去探望。</h3><h3>当然,金花嫂子是占了爱莲大姐亲家的光啦!</h3> <h3>从2009年开始回黄龙县范家卓子公社东队就在刘克平家里住。连续几次就一直没有见到他的儿子。这次因媳妇生二胎伺候月子,才真见到他。</h3><h3>儿子很孝顺,在油田工作。为了叔叔阿姨忙前忙后,倒水、剥青核桃……</h3><h3>那种亲情不用教化自然生成。</h3> <h3>青春期时的朋友都在眼前。</h3> <p class="ql-block">都是每天朝夕相处的伙伴们,如今都与我们年龄相差无几。</p> <p class="ql-block">插队期间朝夕相处的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范家卓子公社西队北京知青回西队与原大队支书李宝材妻子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桂然与赵西圣夫妇、李本银女儿合影。</p> <h3>左一是东村走出去的任德祥,作到黄龙县党校副教授。尤其,这几年对黄龙联谊会的帮助不少。主要协助为知青订房与餐饮工作。</h3> <h3>克平家坐满了探视北京知青的乡亲们!</h3> <h3>以往发生的人和事历历在目,就如昨天。分别几十年后依然拟亲人一样!</h3> <h3>别了!范家卓子公社东队的亲人们!我会将记忆永留存在心间……</h3> <h3>王帮是范家卓子公社东队的毕业走出去的文化人。曾经凭自己的努力作到县委组织部长位置。今年孙子小升初考到黄龙县第一名,又是一个秀才就要诞生。</h3> <h3>原来范家卓子公社如今改为便民服务中心了!范家卓子公社与界头庙公社合并成为镇政府。我们公社书记严鹏如今是镇里人大主席。</h3> <h3>与裴焕君和有范家卓子公社牌子标识合影留念。</h3> <h3>五名曾经在东队、西队、后坳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公社院里合影留念。</h3><h3>因裴焕君、王德义与陈桂然多年没有回村,兴奋激动荡然在脸上。</h3> <h3>裴焕君姐妹俩插队落户在后坳队,姐姐而且找了当地青年完婚。她内心的感慨会更不一样!</h3> <h3>与范家卓子公社便民服务中心的领导合影留念。感谢他们的热心接待!</h3> <h3>几位村里伙伴与公社留影纪念。左一党校教授岗位退休。左二与右二也早在工作岗位上退休有了经济保障。</h3> <h3>这棵大槐树与我们共同成长,而且共同经历了社会上所有发生的一切事。</h3><h3>更见证了在那个年代,我们15个男女知青大都在16、17岁时刚来农村插队所经历的甜酸苦辣与为生活付出的辛苦。</h3><h3>它也见证了一波一波离它而去到祖国不同的地方的失落感。</h3><h3>我们的喜怒哀乐与它息息相关,会向它一一诉说。也是我们唯一经常去光顾它――就是到那里纳凉。</h3><h3>再者,由于它的站位地势高,看的远的缘故吧!视野宽阔,所以大家流连忘返。至今知青们回村里都会探望它……</h3><h3>它比我们在时更健壮、茂密。祝老槐树永远健壮!</h3> <h3>我们东村、西村属一个大队。如今西村的女子跟了东村的知青,关系更近了。</h3> <h3>齐鸿浩是东村知青,娶了西村的女子为妻。</h3> <h3>裴焕君估计是第一次到东村串门。与大槐树留个影。</h3> <h3>大槐树下的人各怀揣设想与记忆。</h3> <h3>这个村的牌子是黄自京拍摄。他曾经插队在这里也近4年吧!感情很深刻……</h3> <h3>柏树峁村牌子高高在上,黄自京拍摄。</h3> <h3>红罗义村的牌子由黄自京拍摄。</h3> <h3>这棵树是道边一颗不起眼的槐树,如今也长成参天大树了!</h3> <h3>本来想掰几个玉米棒子煮煮吃,尝尝鲜但都太嫩了只好作罢。这块玉米地是陈满堂家的地!</h3> <h3>范家卓子便民服务中心的主任叫贺虎成。听说范家卓子公社的北京知青回来了,赶紧安排会计招待知青午饭。因本人在黄龙县开会回不来。晚上通知公社负责人,一定与家乡北京知青见面座谈。</h3><h3>小伙子非常诚恳、热情。愿意倾听北京知青们的意见与建议,想尽快协助村民致富加快脚步做着各种准备工作。</h3><h3>如今的领导年轻化了,一水的81后魄力了得啊!</h3><h3>希望这帮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把咱家乡建设的更美好更富啊!</h3><h3><br></h3> <h3>碾子塬大队后坳村的牌子竖的老高啊!</h3> <h3>黄自京回村留影。</h3> <h3>车开到范家卓子公社第一个村就是碾子塬大队后坳队,裴焕君下了车就急促寻找原来的地方。</h3><h3>原有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极大,已经无法识别出。如今的新村也是几个小队合并了。坐落有致的院落从外边看很不错,但里面好像没有改观。</h3><h3>刚好遇到摘花椒的乡亲,经打问才知道此人是谁家的后代。焕君急切的寻找熟人,完成心愿。</h3><h3>老者基本病逝,这一辈人还是二代。</h3> <h3>这几天正是家家户户采摘花椒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是农户最累的时间,也是重要的一笔年收入。大概3――4万元。</h3> <h3>这次,几个知青能顺利的看看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面貌的改观,一定更谢谢任教授啊!</h3><h3>首先定车是基础,另外看时间允许。他对知青的热情不亚于任何人,不图报酬,而且往里搭钱办事。</h3><h3>为了解除知青们一路劳苦为知青购啤酒🍺4箱,为此事我批评他很严厉。他忘却了知青们都已经近70岁了,有个三长两短咋办这件大事?我更怕他好心办了错事!</h3><h3>更有甚者,嫌弃标间不好等出言不慎伤到他……</h3><h3>他的热情远远超过了我们知青自己……</h3> <h3>花椒收入是全年重中之重。</h3> <h3>这位大娘一开口说话就说认识裴金改……</h3> <h3>给一家人合个影,这家男主人还记得王德义杀他家狗🐶的情景。</h3> <h3>满地的花椒不及时收取晾晒就要掉到地里了。</h3> <h3>如今一家的花椒收入是咱一个人全年工资。</h3> <h3>浓浓的花椒味道啊!赞👍</h3> <h3>我们曾经的相遇是我们的缘份。</h3> <h3>这几年一直都在回黄龙县时探视周凤兰大姐。但今年小隗一路再说凤兰大姐一家人如何,可见对凤兰大姐一家人的关系与信赖。只好托她给凤兰大姐稍包茶叶、点心表示我来了。</h3><h3>但凤兰姐得知我来了,一定让儿子开车来接我与德祥到她那里相聚。</h3><h3>这种机会不知还有几次?</h3> <h3>说到与周凤兰大姐的渊源还要追溯到69年某月的一天。</h3><h3>那天是范家卓子公社的集会,上午九点后我去周姐的邮局寄信。当年,邮局还在供销社对面的小窑洞。</h3><h3>刚刚走进邮局与周姐打招呼,就有一个秃头的家伙(头顶三撮毛),胳肢窝夹着一个棍子(是个羊铲)从窑洞外进入邮局。呲牙咧嘴叫着:你是叫杨鹏云吧,那晚上你骂我最凶。此话一出我已经躲到周姐柜台她的身后。因窑洞太小,里面还有办理业务的其他人。周姐怕伤害到我,立即走出柜台将此人推出门外。当年没有见过此阵仗,吓得都说不出话来。在邮局里呆了一会沉淀情绪,看此人已经离开邮局在大道边站立,周姐护送我出来。正好遇到王仲林、李连平两人路过,说出原委。</h3><h3>王仲林一句:别怕,你走!看谁敢动你!至今因此事记忆犹新。</h3><h3>所以,从回黄龙县的第一次始就每次不拉的探望周姐。</h3><h3>感恩曾经在黄龙范家卓子公社东队插队时期给予我帮助的人。点滴的浮水相萍微不足道,但心里灵魂深处会因这些小事泛起波澜……</h3> <h3>无独有偶,23日隗忠泽夫妇在周凤兰儿女的带动下,开车一起回到梅家河村。</h3><h3>碰巧也遇到刘长水开车回村探视。无巧不成书啊!</h3> <h3>隗忠泽夫妇与周凤兰及孩子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