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感与风情

贝贝

<h3>说到风情,我总能想到哥哥张国荣的模样,这样说来风情真的与性别无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想到他,但是我却认为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风情万种的模样,正如他所唱:“我就是我,风中不一样的烟火”,就连坠楼时,他打给他经纪人的最后一通电话也只是说“我来了”,然后便飘飘然而下,犹如一片秋叶高空孤怜地坠落。</h3><h3><br></h3><h3>当然,女子风情者亦多,也不是所有女子都能称之为风情,有时女人只与性感有关。</h3><h3><br></h3><h3>性感和肉感不同,性感是褒义,肉感是贬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感大多能够得到赞赏。而肉感只能得到附和,虽然说性感和肉感大多时候是一把钥匙,能够在物质条件上得到更多,但对于那些自认为清高者来说,他们认同性感,而排斥所谓的肉感,而对于庸俗者来说,肉露的越多越好,那就是他们眼中的美了。</h3><h3><br></h3><h3>而无论是性感或肉感,她们离风情很远,风情是一种看得见的装容加可以体察到的气质相融的感觉。</h3><h3><br></h3><h3>金瓶梅里的潘金莲起初是性感的,过程体现了肉感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作为一个悲剧色彩的人物,不能说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人人都有追求自己爱情的权力,不过作者将之定性在反面角色里,传达的用意无非是要告知天下食色客,这种审美观是不可取的。</h3><h3><br></h3><h3>前面说到张国荣是风情的,而女子风情者,当数三毛了,为了荷西的工作,她们去一个荒凉小岛生活,买点饮用水,都得开车半小时到一小时,穿过一片沙漠,到小镇上购买,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三毛依然住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一边喝着煮好的咖啡,一边听着风沙刮过的声音,写着文字,等着荷西,想像她的内心世界,让爱情滋润的风情万种,是何等的丰富。不久前,我在某个深夜倦在沙发里读着她的文字,想着她寻着荷西去天堂时,满心的悲凉。就如N多年前在愚人节听到张国荣烟花零落时一样。</h3><h3><br></h3><h3>说到张国荣的美艳,不得不提到梅艳芳,当我看着一个身患绝症之人在台上唱着《女人花》时,再多华丽的词语都无法形容她的美丽,我觉得,那便是风情了。</h3><div><br></div><div>女词人李清照是风情的,她的红肥绿瘦不仅圈痴了他丈夫一辈子,也迷恋了千世后代的男人们,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讲究德的时代,能识几个字已数难得,况且还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占一方天地,实乃罕见。留下许多其他男性作者无法写出的女性视角文字来,细腻,柔情,如“蹴罢秋千,微汗湿轻衣。”在秋千上风情地荡着,早春花儿开得正茂盛,轻而妖艳,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子走了过来,于是,汗也下来了,怎么让他撞了个正着呢?</div><div><br></div><div>还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div><div>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些词句读来,无不能够让人感觉到一个女性的风情所在。</div><div><br></div><div>我们说,陆小蔓是妖,徐志摩为之穷尽一生,却是另一种风情,她可以一边抽着大烟,一边对徐低声喃喃,“可否轻拥我?”声线如粘了糖的面条,一圈一圈地绕在志摩的生活中。</div><div><br></div><div>我喜欢女子穿白色衣服的样子,纯白,一丝不染,站在车水马龙的窗前,手中的烟,轻雾腾绕在她周围,身边的沙发里有待读的书和桌子上未喝的咖啡。</div><div><br></div><div>谁说,那不是一种风情呢?</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