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有幸为爸爸妈妈当女儿有近50年了。近几年来心中一直有写一些关于父母对我的成长的影响的愿望。时而也会被一幕幕,一点点,虽然琐碎,但又真实温暖的生活的小事感动的热泪盈眶。擦干眼泪想提笔时又因生活和工作的琐事与繁忙所羁绊。今年是两位可敬的老人八十寿诞,当我又想抒发自己的肺腑之言时才深刻的感到实际上是千言万语和万语千言难以描述父母的爱在心中的那份分量。</h3> <h3>我们每个人有记忆的年龄,大概从四岁开始,但就是在这毫无记忆的四岁之前的岁月之中,父母在体力上的付出,几乎占我们人生成长的80%以上。托着,抱着,背着,推着,驼着。这些是在几十年之后自己为人父母了才推论式的知道我们受到过让人迷恋的零距离的关爱。之后从儿时有记忆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浸润在爱的包围之中。</h3><h3>每天日常的呵护,疾病时的日夜的守候,困境时的鼎力相助,喜悦时为你助威,失意时为你打气。但很多的时候,这种浸润式的父爱母爱,让我们都习以为长了,都不足为奇了,都司空见惯了,让我们对这种爱甚至都麻木了。直到周围有朋友在抱怨在他们孤独寂寞时,父母的不理解;他们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时,父母的横加干涉;在他们自己的孩子刚刚长大成人父母又病魔缠身而不得不守候在床前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父母的爱的包围中长大,如今80岁的老人身体依然健康,生活完全自理,从来不缠着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想想这些我都会幸福的笑出声来。</h3> <h3>父母的爱让我感到温暖,安全,如润物细无声中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的视子女如掌上明珠的父母相比较来说,在生活上我们的父母对并没有体贴入微的照顾。我们从小需要自己完成自己的起居,并参与洗碗,扫地,收拾家地,也就锻炼了我们的日常的生活能力;在学习上从不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适时的辅导答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这就增加了我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工作上没有过多的指指点点,让我们在父母日常谈话中习得到他们的处事方法,潜移默化的收获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对待我们姐妹几人没有令人嫉妒的偏向,就形成了我们姐妹之间互爱互帮;在对待子女的婚姻生活中没有豪无界限感的介入,就有助于形成我们小家庭的和谐的氛围。</h3> <h3>现在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三无父母”,就是对子女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困难时无所不能的帮助,在个人事务上又无孔不入的介入,这就诞生了“三无子女”,无思想,无动力,无能力,永远长不大的巨婴。</h3><h3>我的父母的职业都是老师,但他们更是用自己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身为父母最大的责任在于榜样,身教胜于言教,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身教,成为我们走向幸福人生的导师。</h3><h3>我的父母用近40年照顾生病的奶奶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孝顺;用近50年的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用近60年的美满的婚姻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与同事邻里的互帮互助告诉我们什么叫友情;与兄弟姐妹的相互提携,告诉我们什么叫亲情;时至今日80寿诞,他们可以用矫健的步伐和洪亮的声音,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h3> <h3>我们都知道来到人世间无从选择父母,但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相信我们家一定会被挤爆的,因为我从小就无数次地听到妈妈的学生说古老师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h3><h3>世上最美好的家庭关系莫过于父母为儿女骄傲,儿女为父母自豪。人生第一次做父母,他们就做得如此成功,回放我的父母的人生轨迹,忽感醍醐灌顶般的醒悟,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首要身分当作父母,而是社会的人,最大的责任在于做好自己,做好社会关系中赋予的每一个角色,即不要毫无自我地牺牲自己成全子女,也不要自暴自弃的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这正是给当今社会中焦虑的年轻的父母最好的示范,不要老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你自己在人生的马拉松中没有落下,孩子也会在家庭的团队中顺利前行。只要你不是以名利为标准,以成绩为高下,以成败论英雄,孩子们终将收获的是以健康体魄为基础的利,以高贵人格为前提的名。</h3><h3>在爸爸妈妈八十岁生日之际,要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健康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