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前进方略 —— 2018年玉林名师工程培训小结

<h3>   拿到方略学习笔记本时,内心是快乐的!</h3><h3> 因为,它的首页就写着:</h3><h3> 方略教育,探索教育方略。</h3><h3> 探索教育方略,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苦苦追寻的吗?</h3><h3> 三天,充实而痛苦的三天。说充实,是因为教授的话指明了未来要前行的教育教学方向;说痛苦,是自己时刻都得飞快动脑,否则,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会错过。</h3><h3> </h3><h3><br></h3><h3> <b>专业发展方略一:阅读</b></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 培训前十天,接到娜娜的信息,让我们完成《学员教学自我诊断与发展计划表》。对于计划表内容,我很诧异于设计表格的老师,填除了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和教研诊断外,还必须写三本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书,当时脑海里飞快地闪过了《窗边的小豆豆》《教学勇气》《不跪着教书》。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小林校长对孩子的耐心,爱心,细心一直影响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巴学园,小林校长的爱心和用心,改变着一个有一个的孩子。改变一个孩子,或许不是你的业务有多精湛,他最需要的是爱,是包容。无独有偶,吴非在《不跪着教书》当中,提到何为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上的的课,毕业了还喜欢你的学科!课前问诊,由阅读开始。而三日的讲座,教授们也多次提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广泛阅读,从阅读中汲取养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如何阅读,曹培英教授在讲座中数次告诉我们,读教学专著,读专业代表期刊更有利于自己了解教育前沿的研究方向标;谢利民教授更是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大家,当自己在专业类书籍中依然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不妨放慢脚步,读几本教育学,心理学专著,会让你豁然开朗……</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 <b><font color="#010101"> 专业发展方略二:思考</font></b><br></h3><h3><br></h3><h3> 三天的讲座,三位教授皆围绕个人专业发展,从不同的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提升自我。</h3><h3> 第一天, 曹教授从不同学科,不同的案例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没有任何捷径,除了广泛阅读,需要自己在实践中牢牢抓住“思考”二字,有了思考,教师成长就像给天使插上了翅膀;有了思考,教师专业成长就像火箭有了助推器……</h3><h3> 谢教授则在第二天的讲座中告诉我们,没有问题的老师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问题何来,来源于教育教学,来源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h3><h3> 如何思考?凤教授在第三天的讲座再如重锤般敲击我:优秀教师发展的重要源头是坚持目标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高质量的批判与重构。</h3><h3> 凤教授告诉我们,思考是教师专业形成发展“项链”中最为关键的那根绳子!如何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化成研究问题,靠的就是自己的思考。思考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是根基。从哪些地方入手思考?凤教授给出了答案:结合自己的课堂,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己的论文。</h3><h3><br></h3><h3> </h3><h3> <b>专业发展方略三:行动</b></h3><h3><b><br></b></h3><h3><br></h3><h3> 三天的授课与问诊,但给学员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常说学贵有思,光说不练假把式。教授的讲座给学员们进行了诊断,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如果仅仅是听听,笑笑,那么,这三天精彩的讲座将会收效甚微。</h3><h3> 常言道,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它告诉我们,不管想法多么完美,但如果没有“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空想。讲座中,不只一个人说自己没有时间。对此,教授们直言不讳地告诫我们,唯有行动的人才能改变世界。如何做,我想,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地开展教育教学阅读,持续深入地思考,实实在在地将阅读,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开展实实在在的实践,方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做准备。闻道贵学,悟道贵明,行道贵恒。为了更好的课堂,我们还需等什么呢?</h3> <h3>曹培英教授给研修班上课</h3> <h3>谢利民教授给学员做讲座</h3> <h3>凤光宇教授给学员们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讲座</h3> <h3>专心听讲的学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