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一中数学组教研活动——正在进行时!

dabanfubaike

<h3><br></h3> <h3>  2018年9月18日,漳县一中数学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全体组员积极参加,会议由组长曹跃主持。 </h3> <h3>一、高效的课堂</h3><h3> 上午第三节课,由蔡学科老师在高一、11班进行了公开课教学,张校长及数学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观课活动,各位成员认真观课,互相学习。</h3> <h3></h3><h3>二、扎实的评课</h3><h3> 下午第一节课在第一会议室进行了评课、说课活动,组员积极发言,真诚评课,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提出了建议,蔡学科老师虚心接受各位同仁的建议,相信经过本次观课议课活动,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大的提高。</h3><h3><br></h3> <h3></h3><h3> 首先,由蔡学科老师说课。蔡老师从教材、学情、学法、教法以及重难点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h3><h3><br></h3> <h3></h3><h3> 接下来,各位老师纷纷发言,进行评课</h3><h3><br></h3> <h3></h3><h3>三、精彩的点评 </h3><h3> 最后,教研室马主任作了精彩点评,提出了建议,肯定了优点:</h3><h3>1.本节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h3><h3>2.本节课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h3><h3>3.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学生实际,<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Helvetica, STHeiti, &quot;Droid Sans Fallback&quot;; text-indent: 2em; white-space: normal;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word-break: break-word; font-size: 16.8px !important;">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整堂课问题设置层层</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Helvetica, STHeiti, &quot;Droid Sans Fallback&quot;; text-indent: 2em; white-space: normal;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word-break: break-word; font-size: 16.8px !important;">递进,细节处处理到位,善于抓住学生的疑难点,突出重</span>点,突破难点</h3><h3>4.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展示了函数图像的性质,还采用了数学中的类比法、观察法等帮助学生去理解相关概念</h3><h3><br></h3><h3><br></h3> <h3>四、坦诚的交流</h3><h3> 组长曹跃结合蔡学科老师的公开课及上学期的听课情况与大家交流听课感悟。</h3> <h3> 课堂教学中的“五重五轻” ----听课有感 曹 跃 上学期我认真聆听了16位教师的公开课,其中4节县优质竞赛课,受益匪浅.对授课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实践能力,先进的课堂创新理念,精美的课件制作,丰富的肢体语言,都使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之余,还是感觉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中总是缺少点什么,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各位专家们共勉. 1、幻灯片“量大面宽”缺乏针对性,重看轻思 幻灯片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提供大容量的信息,可以模拟再现真实的情境,可以化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板书凌乱没条理,所有内容都以幻灯片呈现,板书的示范的作用消失,以看代写;“满堂看”成为一种常态,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以看代思;幻灯片模板中添加的无效背景过多,吸引学生的眼球,冲淡主题. 有时,“一张黑板,一只粉笔,一个板擦”足矣,不是怀旧!也不是懒散! 2、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有“温度”无“深度”,重形式轻内容 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很好的方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首先,小组讨论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探究,才能使得探究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其次,探究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应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础,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范围,让学生能通过“挑一挑摘到桃”;再次,小组讨论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讨论,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失去了讨论的前提和基础,使讨论没有方向性和针对性;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使讨论没有必要,流于形式,只有表面的“温度”,没有实质的意义;问题的设置难度过大,学生无从着手,使得讨论失去意义;讨论过程中教师喋喋不休不断的提示,将蕴含丰富思维含量的问题肢解为没有思维含量的废题;学生刚进入讨论的环节,教师以时间有限为由又立马叫停,重形式轻内容. 3、问题设置随意,缺乏深度,重量轻质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方法的重新建构,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等全面发展.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问题“碎片化”,即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经过深度的思考而机械的回答,“是”、“不是”是回答问题的高频词;问题的难度过大或不明确,学生找不到切入点无从下手;各个问题之间或关联性不强,或跨度较大,使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与方法链. 4、问题讲解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重讲轻启 问题的讲解应处理好三个问题:讲什么,何时讲,怎么讲,坚持三条原则:启发性,精炼性,针对性.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头一直讲到尾,岂不知学生能力的高低与教师讲的多少不成正比!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的“悟”的过程;问题的讲解过程中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针对性;就题论题,重结果的正误,轻过程的分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效率低下. 5、教学反馈不及时,不到位,重教轻学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控课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时时刻刻通过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当作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措施,真正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教师从头讲到尾,没有任何反馈措施,教与学严重脱节;只点评提问者、调板者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和纠正其他多数学生的认知盲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怎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由低效教学到高效教学需何等努力,由高效教学到卓越教学距我们还有多远!<br></h3> <h3><br></h3><h3><br></h3> <h3></h3><h3 align="center"><font color="#39b54a">真诚的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font></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ed2308">&nbsp;&nbsp;</font></h3><h3><font color="#ed230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期再见!</font></h3><h3><font color="rgb(237,35,8)"><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