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之二</font></h3> <h3>《系列丛书》卷首语</h3><h3> 在赏析中努力 在努力中赏析</h3><h3>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歌王国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诗歌传统现代化的成功典范,是中华文化古为今用的杰出代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奇丽的艺术成果,这朵光彩夺目的诗词奇葩,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全国各族人民寻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追求,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可贵的精神食粮,是凝聚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文学精华。</h3><h3> 创编一套《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是本会多年的夙愿。会长张元树率领几位副会长和相关学研骨干,做了大量的前期筹划和收集工作,于2017年8月4日,已将创编《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规划》作为《2018年2020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上报省文艺文化联合会。继这之后,又结合本会学研实际,制定了创编《丛书》的推进方案。</h3><h3> 创编,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培育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歌颂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总体要求;以着重搜集编入伟人毛泽东在创作诗词时的政治、历史、艺术背景和他在不同场合对每一首诗词的说明、注释,以及迄今为止国内外相关权威人士的评介赏析,本会会员以论文、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赏析、赞颂毛泽东诗词的作品为主要内容;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67首旧体诗词为统一蓝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即一首诗独立创编一本书,封面统一格式为:单本书名主标题为《XXX……》赏析,副标题为《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之X》,背景用毛主席照片或诗词。</h3><h3> 创编此《丛书》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努力,为加强组织领导,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设立了《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张元树任主任,卢德明、熊运华 、耿学文 、陈明星 、熊发学 、华林凤 、温传春 、杨仁兰、吴启学、赖金学任副主任。张静 李珍富 、杨光华、李锡庆 、谭学源等任委员。</h3><h3> 编辑委员会下,每本书设一个《丛书》编辑部,设一名主编,由每本书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设一至二名副主编,由每本书主要的具体编辑负责人担任。 编辑部下设编辑室,负责文案、校对等工作。 我们深信《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一定会具有较强的历史性、知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一定会成为普通民众和广大青少年喜欢的通俗读物;一定会在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中,鼓午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斗!</h3><h3> </h3><h3> 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系列丛书》</h3><h3> 编 辑 委 员 会</h3><h3> 二0一八年九月十八日</h3> <h3>《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编辑部</h3><h3>主编:张元树 卢德明 编者说明 根据本会《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的安排,我们承担赏析毛泽东七律.长征这首诗词的编辑任务后,按照编委会编辑大纲和要求,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从网上调阅信息和约稿等办法,收集整理、编辑成这本电子文档书。现作如下说明: 一、选用的诗、文、画,凡能找到原作者的都署了姓名。 二、凡找不到原作者姓名的,根据本书需要,一是对原文作了选录,二是作了综合编辑。 三、本书以真实的历史事实为主,因此我们只是依据所获资料做了一些集纳和编篡工作。 四、编辑本电子文档书的目的是普及毛泽东诗词文化,纯属公益性活动,既无劳务报酬又无稿酬,不涉及版权等问题。 感谢原作者和提供资料的所有同志。 二0一八年九月二十日</h3> <h3> </h3><h3>【作者简介】张元树、男、1949年出生于四川内江。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高级编辑。历任军队报社和地方报社总编辑。现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h3> <h3>【作者简介】卢德明、男、1951年出生于四川彭州。68年入伍,在部队曾任宣传股长、政治处主任;84年集体转入铁道部后,历任第十五工程局副处长;焦枝复线,隆泸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四川省地方铁路局建设总公司和金筠合资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地方铁路局副局长、川铁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西南交大管理工程大专、西南财大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具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曾获"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金质奖章",河南省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和四川省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现任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会副会长。</h3><h3><br /></h3><h3><br /></h3><h3>.</h3> <h3>第一篇 诗人风采 </h3> <h3>毛主席在延安接见外宾</h3> <h3>第二篇 毛泽东书法</h3> <h3>第三篇 《七律.长征》原诗及大意</h3> <h3>(一)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h3><h3><br /></h3><h3>七律,即七言律诗 [qī yán lǜ shī],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安定城楼》等。</h3> <h3>(二)原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h3><h3>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h3><h3>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h3><h3>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h3><h3> 注释:</h3><h3>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h3><h3>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h3><h3>逶迤(wei1 yi2):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h3><h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h3><h3>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h3><h3>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h3><h3>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h3><h3>(三)全诗大意: 红军不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五座大山蜿蜒起伏只如水面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悬崖,让人感到温暖。 诗人毛泽东把两万五千里的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歌颂了长征的伟大壮举,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诗人一起笔就紧扣主题,红军长征是极其艰难的,尽管困难前所未有,但是"红军不怕",这必将催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把所有困难踩在脚下,并豪情万丈地"等闲"视之。"五岭""乌蒙"代表了红军所翻越的"千山"。诗人用"腾细浪"和"走泥丸"来形容红军不畏山的障碍,这种艺术想象和夸张,十分神奇地展示了红军的乐观心态和英雄气概。越写山之大,就越见远征之难;越视山之小,就越见红军"不怕"和"等闲"的豪迈气概。"金沙"和"大渡"代表了红军所渡过的"万水"。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都是长征途中非常重要的战略行动,在"水拍云崖暖"中,诗人赋予江水和峭壁以灵性,"桥横铁索寒"既是实景描写,更是突出表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之艰险。"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概括了红军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神情。继强渡大渡河之后,翻过大雪山,走过大草地,甩掉了身后的几十万追兵,直到跨过终年积雪的岷山,眼看就要完成这漫长而艰苦的行程,"三军将士"怎能不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呢?"尽开颜"充分体现了红军对光明前景的信心。</h3> <h3>(三)毛泽东长征诗词创作的心路历程</h3><h3>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了八首诗词:《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红军长征,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才迎来光明的前景。毛泽东在长征时期的心情犹如长征路途一样,辗转曲折。不踏过"雄关漫道真如铁",又何来"三军过后尽开颜"。</h3><h3>长征期间,毛泽东经历了被批判排挤、重新确立领导地位、突破敌军重围、不断探索前进方向、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艰难路程。心态也由焦急忧虑转换到胜利喜悦。不管环境有多艰难、局势有多危急,毛泽东从不曾灰心失望,从他的长征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的成诗,表现了毛泽东的心路历程。</h3><h3>"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冒险主义抬头,使毛泽东遭受了错误的批判和排挤。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多次提出战略、战术建议,均遭临时中央拒绝。广昌失守后,毛泽东眼看红军节节失利、陷入困境,忧虑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思索中国革命的出路。1934年5月,红军决定撤离中央根据地,准备长征,毛泽东借诗歌创作来排解心中的忧虑,7月23日凌晨登会昌山,作《清平乐·会昌》:</h3><h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h3><h3>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h3><h3>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h3><h3>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h3><h3>《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长征创作的开篇之作。1934年夏,长征序幕全面拉开,毛泽东作此词以激励革命精神。黎明前登山,可见他为革命前途忧心如焚,但毛泽东却无消极悲观失望之态,反而道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志。在大局严峻、红军命运生死攸关的形势下,毛泽东反以开阔情怀抒发内心焦虑,以乐观憧憬鼓舞革命信念,展示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h3><h3>"天欲堕,赖以拄其间。"</h3><h3>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8.6万余人踏上漫长征途。在到达湘江地域时,蒋介石调集25个师,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企图在湘江一举消灭红军,红军顽强抵抗、殊死搏斗,苦战五昼夜,终于粉碎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湘江之战以后,红军兵力锐减至3万多人。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转移,然而,当时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用,后经过通道、黎平、猴场会议的激烈争论,中共中央决定向黔北前进。猴场会议之后,红军面临的任务是突破乌江,占领遵义,毛泽东在行军途中,望着连绵的山岭,作《十六字令》三首:</h3><h3>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h3><h3>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h3><h3>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h3><h3>《十六字令》三首写在湘江之战之后。长征开始之时,局势险恶、战事告急,毛泽东创作小令为党和红军鼓舞士气。小令,结构紧凑、节奏局促,凸显了湘江之战后的紧张局势,三万红军面对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快马加鞭""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不仅反映了战事危急,也是毛泽东焦虑心情的直接写照。然而急并不等于慌乱,忧也绝不等于悲观。毛泽东虽遭受排挤,但他从未把自己当局外人,时刻思索革命前途和出路。红军虽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但依然顽强抵抗,显示出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一句"万马战犹酣"展现了红军饱满的战斗激情,而"赖以拄其间",则将毛泽东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使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h3><h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h3><h3>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回顾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形成了鲜明对比,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毛泽东正确领导的结果。在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以后,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此时的毛泽东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遵义战役中,红军歼敌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000余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但毛泽东并没有盲目乐观,反而更加冷静地思索革命出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作《忆秦娥·娄山关》:</h3><h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h3><h3>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h3><h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h3><h3>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h3><h3>毛泽东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红军将士在云贵高原上披星戴月急行军、黄昏时刻仍在连续作战的壮烈群象,造境凝重而压抑。红军行军,自然环境恶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充满了悲壮意味,表现出毛泽东对未来之路依然充满艰辛的感慨,但纵然有雄关险隘、惊涛骇浪阻挡在前,英勇的红军并没有被这些险山恶水所吓倒,而是"迈步从头越",以大无畏的革命正气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向着既定的长征目标英勇奋进。</h3><h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h3><h3>红军进入甘肃以后,情势逐渐明朗,在甘肃境内,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即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最终确立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从长征开始以来,毛泽东始终为革命前途担忧,他的诗词字里行间反映了这一点,直到决定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终于坦然,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此时,他激动的心情与强烈的自豪感化为一股巨大的创作热情喷泻而出,从遵义会议到榜罗镇会议,毛泽东在诗词创作沉寂了八个多月后,作《七律·长征》</h3><h3>《七律·长征》之后,毛泽东还创作了《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两首词。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中央红军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几个省,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眼看胜利在即,毛泽东心中无限感慨,这两首词展示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乐观情绪和宏伟抱负。《清平乐·六盘山》中一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展现了革命任重道远而信心百倍的光辉前景。</h3><h3>在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的八首诗词中,《七律·长征》是唯一一首律诗。全诗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精品。《七律·长征》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并非一时即兴之作,是毛泽东心中酝酿已久的作品。整首诗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古今征行题材诗歌的绝唱。</h3><h3><br /></h3> <h3>第四篇 探导研析</h3> <h3>(一)我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h3><h3>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h3><h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h3><h3>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h3><h3>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h3><h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h3><h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h3><h3>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h3><h3>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愁4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h3> <h3>(二)《七律·长征》轶事 </h3><h3> 在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的创作、传播、修改、解释、书赠等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趣闻、轶事。 一、"豁然开朗"</h3><h3> 1935 年9 月18 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离开腊子口,向哈达铺前进,途中要翻越终年积雪、绵延30 里、有着陡峭山道的岷山。当日,毛泽东拄着拐杖和大家一起攀登。他鼓励大家说:努力爬,别停下,停下会冻伤的,坚持就是胜利!下午3 时,红军胜利登上山顶。毛泽东仰望西天,心潮澎湃。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h3><h3> 翻越岷山后的第三天,9 月20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率部抵达甘南小镇哈达铺。群众热烈欢迎红军,纷纷把红军拉进家里。毛泽东说:</h3><h3>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毛泽东连续写下了《七律·长征》《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h3><h3> 当时,侦察连从哈达铺的邮局缴获了一批报纸,其中有一份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毛泽东从《大公报》得知:"全陕北23 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全陕北赤化人民70 万,编为赤卫队者20 余万,赤军者2 万"。"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枪有万余"。这份报纸上还有徐海东与刘志丹两支红军会合的消息。到陕北去!长征以来红军的目标和落脚点这个大问题,经过7 次调整变化,现在终于确定了!毛泽东顿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写下上述诗词。</h3><h3>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于1935 年9 月20 日至29 日之间,为何后来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将此诗写作时间标为1935 年10 月?这是因为依循惯例,诗词因篇幅短小,写作时间以修改定稿时间为准,小说论文等篇幅长的文章,常在文末标出"一稿"、"二稿"、"修定稿"的字样。</h3><h3> 二、激情朗诵</h3><h3> 1935 年9 月29 日,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率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于拂晓出发,一举攻占了通渭县城,歼敌300 余人。第二、三纵队也离开位于通渭县西南部的榜罗镇,相继会合于此。这时,红军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受到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陕甘支队政治部印制了宣传品发给群众;印制了《陕甘苏区略图》发给官兵。全军上下斗志昂扬,充满欢乐。当晚,红军一纵队一大队(红一团)先锋连,在通渭县城内文庙举行晚会,有200 多人出席。</h3><h3> 晚会开始,先由毛泽东讲了形势和任务,以及长征目的地,陕北的状况。他讲话结束时说:"我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诗,现在朗诵给大家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他用节奏鲜明、韵味十足的湖南腔,朗诵了《七律·长征》。2000 年9 月,在毛泽东朗诵《长征》的原址(今文庙小学),刻了一座《七律·长征》诗碑,以资纪念。</h3><h3> 三、向斯诺送诗</h3><h3> 1936 年7 月至10 月,30 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陕北苏区的外国人,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从上海出发,来到陕北的"红都"保安进行采访。毛泽东在谈完长征的经历之后,将所作《七律·长征》抄给斯诺。</h3><h3> 在翻译、中宣部副部长吴亮平的帮助下,斯诺英译了此诗,写进采访记中。1937 年4 月,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出版了埃德加·斯诺所著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又名《前西行漫记》,印数5000 册。北平爱国青年学生王福时主要负责策划和出版工作。此书首页刊有斯诺提供的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此诗成为毛泽东诗作中第一首公开传播的诗。后来,王福时陪同美国的詹姆·威尔斯访问延安时,当面赠送给毛泽东一本《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这是毛泽东首次看到用铅字印成的自己写的诗。</h3><h3> 10 月,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第五编《长征》,就是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作为结束语的。这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最早在国外的传播。1938年2 月,胡愈之主持的上海复社(胡愈之和一些坚守上海的爱国文化人士于1938 年初成立的一个特殊的翻译机构)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更名为《西行漫记》,其中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h3><h3> 在延安,1939 年5 月,鲁迅艺术学院举行成立一周年纪念会,举办了一个一年来文艺创作与活动的展览会,其中展出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手书稿。此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在国内特别是各解放区继续传播。1942 年8 月1 日,苏北抗日根据地《淮海报》转载抗战初期上海某报刊载的这首诗,文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五岭苍茫翻细浪,乌梁滂沱走泥丸。金沙拍岸悬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47 年11 月,冀南书店出版的《二万五千里》(即《红军长征记》)首页刊载此诗,其中一句为"金沙浪拍悬崖暖"。1949 年8 月1 日,中共上海市委和华东分局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此诗,标题是《长征诗》,并标明转载于东北《哈尔滨日报》,文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薄走泥丸。金沙拍岸悬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且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文字的差异,多为传抄过程中发生的。有些也可能是因作者多次修改的缘故。</h3><h3> 四、将"浪"改"水"</h3><h3> 解放初期,我国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数首旧体诗词。时任山西大学教授的罗元贞非常喜爱这些诗词,反复吟诵。读这个版本的《七律·长征》时,他发现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已经有一个"浪"字了,而第五句"金沙浪拍悬崖暖"中又出现了一个"浪"字,显得重复,且与律诗规则相违,不如把后一个"浪"字改为"水"字更好些。于是,1952 年元旦,他提笔呈书毛泽东,祝贺新年并谈到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与修改建议。毛泽东读到来信后,觉得这个意见提得很好,并于1952 年1 月9 日给罗元贞亲笔回信:</h3><h3>元贞先生:</h3><h3>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您的好意。 此复。顺颂</h3><h3>教祺!</h3><h3>毛泽东 一月九日</h3><h3>毛泽东的《七律·长征》1957 年在《诗刊》发表时,已采纳了罗元贞的意见,将"浪拍"改为"水拍"。同时,毛泽东在"自注"中作了说明:"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1958 年12 月,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排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对几首诗词的一些词句作了批注。关于《七律·长征》,除再一次提到"浪拍"改为"水拍"外,还对"三军"作了解释。毛泽东批注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显然,这是后来的思维。因为,写这首诗时,红二和红四方面军还未到达陕北,三军还没有会师,所以当时不可能与红一方面军一起"尽开颜"。</h3><h3> 1963 年1 月,毛泽东还应英译本《毛主席诗词》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了口头解释。他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解释是:"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当年,《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学习《七律·长征》的文章,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了运动战思想。毛泽东得知后一笑,说:"我看不出有运动战思想。"</h3><h3> 五、三次书诗赠人</h3><h3> 毛泽东很喜欢自己的《七律·长征》,一生中至少有三次作为珍贵礼物赠给友人,一次是送给斯诺,一次是送给文艺工作者邢韵声(女),一次是书赠卫士李银桥。</h3><h3> 毛泽东将《七律·长征》书赠给斯诺,前面已有记载。1961 年8 月23 日至9 月16 日, 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江西省农垦局文工团是当时上庐山演出的文艺团体之一。邢韵声是农垦局文工团团员,跳舞时毛泽东得知她是上海人,时年22 岁,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跑到江西工作。毛泽东鼓励她好好复习,并表示可以帮助她。邢韵声见毛泽东戴的是一块老掉牙的手表,表带表壳都失去了光泽,表盘模糊,就想送给毛泽东一块手表。在临别那天早晨,她把自己那块瑞士产的英那格手表送给了毛泽东。这块表是她参加工作时,母亲花了200 元钱给她买的。她说:"主席,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送你这块表作纪念吧!"毛泽东接了表,郑重地放在上衣口袋里。然后说:"小邢,你是个大方人,我也不能小气。"他边说边走到办公桌边,找出一张事先写好的诗稿《七律·长征》,说:"就送首诗给你吧!"邢韵声小心叠好,放进西装裙的口袋里。由于口袋太小,诗稿的大半露在口袋外面。毛泽东见了,就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要过诗稿,仔细包好后递给邢韵声,说:"好好放好,不要让大家看见。我是作为朋友送给你的。大家都没有,你有,人家会嫉妒的,将来对你不利。"邢韵声说记住了。后来,毛泽东到南方巡视,又与邢韵声有过几次会面。他还自己出钱让人通过瑞士驻华使馆,订购了一块瑞士手表送给邢韵声,说是没有手表怕影响她工作。毛泽东赠送的诗稿和手表,邢韵声一直珍藏着。</h3><h3><br /></h3> <h3>(三)毛泽东为何不赞成对自己诗词作注解</h3><h3> 毛泽东一向不赞成对他的作品作统一的注解。</h3><h3> 1963年《毛主席诗词》出版后,郭沫若曾经问他:是否要出一本主席诗词的解释本?毛泽东回答:没有必要。唐诗三百首,流传多少代都没有统一的解释,我的诗词也让别人去理解吧。</h3><h3> 1964年,周世钊打算撰写评论文章,连写两封信向毛泽东请教对诗集中一些作品作何理解。</h3><h3> 毛泽东回复:"拙作解释,不尽相同,兄可以意为之。"</h3><h3> 1966年,在胡乔木主持下,一些人编了一本《毛主席诗词》的注释本,送到毛泽东那里,依然被否定了。</h3><h3> 毛泽东的理由是: "诗不宜注,古来注杜诗的很多,少有注得好的,不要注了。"</h3><h3> 然而,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注解,诗人也并非全不在意。他曾经有过一次主动的注释。</h3><h3> 1958年12月,在广州的小岛宾馆翻阅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时,毛泽东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h3><h3> "我的几首歪诗,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因而写了下面的一些字,谢注家,兼谢读者。"</h3><h3> 毛泽东为诗集中的12首作品写了说明性的批注。这些注解当时没有公开,实际上成了诗人对自己的创作心境的"个人回忆"。1973年7月,在中南海游泳池那间卧室兼书房里,毛泽东和来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有过一次别有深意的对话</h3><h3> 杨振宁:"我读到主席的《长征》那首诗,很受鼓舞。"</h3><h3> 毛泽东: "长征是我们同蒋介石作斗争,那首诗是我们长征快结束的时候写的。"</h3><h3> 杨振宁: "毛主席的诗我都念了,起头不懂,看到注释后,懂得多一点。"</h3><h3> 毛泽东: "有些注释不大对头。就像《诗经》,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诗歌,后来做注释,时代已经变了,意义也不一样。百把年以后,对我们的这些诗都不懂了。"</h3><h3> 这是诗人的谢幕词吗?或许是的。这样的谢幕词,仿佛有点忧虑。这种忧虑,不知是属于诗人的,还是政治家的?倒是一个外国政治家,觉得自己读懂了毛泽东诗词。</h3><h3> 两次和毛泽东见面都谈论过诗词的法国前总理富尔说</h3><h3> "诗歌不仅仅是毛泽东生平中的一件轶事,我的确相信它是了解毛泽东的性格的关键之一。毛泽东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他不是一本书读到老的人。他在这些简短诗歌里表达的思想,不受教条词藻的束缚。他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深刻而生动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都能够理解的。……这位革命者带着人道主义的气息。单是这点,就足以说明中国共产主义的某些创新。"</h3><h3> 1976年,诗人走了。真的谢幕了。</h3><h3> 诗人走时,把一个时代带走了。</h3><h3> 他曾经被这个时代喻为心脏和发动机,旗帜和灯塔。</h3><h3> 历史是一位挑剔的批判家,犹如淘沙洗石的江河大浪。它无情地挑拣着属于永恒的东西,冲刷着伟人们留在政治和文化沙滩上或浅或深的脚印。毛泽东经受住了淘洗,从而使他的身影和脚印,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依然是那样地清晰。因为,中国曾经由于有了他而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和命运。今天,他又成为中国一面映照历史岁月的镜子,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渡桥,一种给人们带来多种启示的人格象征。</h3><h3> 上个世纪30年代,一位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并听他讲述自己生平的西方记者就曾断言:"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h3><h3> 毛泽东走了,在历史的横断面上,他留下读不尽的诗篇。这样的诗人或许再也不可能出现了。</h3><h3> 恩格斯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时候,深情地赞美道:"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h3><h3> 巨人与时代,时代与巨人,总是相互需要,交相辉映。对巨人来说,他们借以兴起的环境,并非他所独有。和他们共同享有这一环境的人,岂止成千上万。但在一大片池塘之中,只有一株或那么几珠青莲出污泥而挺立独秀。它们所凭借的,除了共有的环境,更有主体上那些恰到好处的要素组合。</h3><h3> 毛泽东,在他的时代环境中,便是一个出色地兼具了常人看来难以相容的多重角色的人他是学生运动的精英,是工人罢工的领袖,是农民运动的旗手,是富有魅力的宣传家。他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是吐故纳新的哲学家,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是经济天下的政治家,是别具一格的书法大家,是豪放不羁的浪漫诗人,还是博览多识的学者。</h3><h3> 就像屈原、李白、苏轼这样的诗人一样,毛泽东这样的诗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遇而不可求的诗人写的诗,似乎再也没有人写得出来了。</h3><h3> 毛泽东的歌唱,成为绝唱。</h3><h3> 有的,诗人活着,诗却死了。</h3><h3> 有的,诗人死了,诗却活着。</h3><h3> 岁月推移,没有磨灭不朽的诗篇。</h3><h3> 时光流逝,没有沉埋诗人的形象。</h3><h3> 诗篇注入了心血,自然会生命绵长。</h3><h3> 形象经历了沧桑,更显得新鲜明亮。</h3><h3> 如果读懂了毛泽东,似乎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着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h3><h3> 如果读懂了毛泽东的诗,似乎便读懂了这片古老土地上堆积的沧海桑田,和在20世纪中国大舞台上演的悲欢离合。</h3><h3> 因为,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而来。(本文摘自陈晋著《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h3> <h3>四、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詩<br /></h3><h3>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里的黑草地……</h3><h3>「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的《長征》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h3><h3>雖然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著我們。</h3><h3>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沒錯,長征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征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佈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征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h3><h3>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h3> <h3>五、长征是人类无畏的丰碑</h3><h3>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h3><h3>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h3><h3><br /></h3><h3>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h3><h3>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h3><h3>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h3><h3>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h3><h3> 长征是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苦心人,天不负,我们亦当如"大鹏一日向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般撰写我们人生的篇章。</h3><h3>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h3> <h3>六、气势磅礴的革命交响曲</h3><h3> 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毛泽东对长征的重大意义给予了诗话般的高度评价。</h3><h3>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h3><h3> 今天,长征将士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已推进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为取得新长征的胜利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而我们不可否认,当代不少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随之出现了贪、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各种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毒化着社会风气,吞噬着人们的心灵,也在危害着国家的未来青少年一代的灵魂……这些就是没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后果啊!</h3><h3> 如今,中国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社会主义建设,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光荣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革命前辈和先烈放心,我们革命的下一代决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我们将与全国人民一起奋发图强,开拓前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使长征精神代代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h3> <h3>第五篇 创作背景</h3> <h3><br /></h3><h3>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h3><h3>毛泽东</h3><h3>同志们,你们看,差不多1年半以来,中国的3支主力红军都在作阵地的大转移。从去年8月任弼时同志等率领第6军团向贺龙同志的地方开始转移起,接着就是10月开始的我们的转移。今年3月,川陕边区的红军也开始转移。这3支红军,都放弃了原有阵地,转移到新地区去。这个大转移,使得旧区域变为游击区。在转移中,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中的这一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失败。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因为这是事实。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我们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这样说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h3><h3>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别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间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h3> <h3>(一)长征前夕</h3> <h3>从这些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80多年前身穿军装头戴八角帽的红军形象。</h3> <h3>1931年11月5日,中央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图为毛泽东坐在主席台的中间,左侧是朱德。</h3> <h3>(二)湘江战役</h3><h3>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h3><h3>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h3><h3>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h3><h3>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h3><h3><br /></h3> <h3>(三)黎平会议</h3><h3>1934年12月15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占领黎平。为了确定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史称"黎平会议"。</h3><h3>通道会议以后,经过毛泽东的努力说服,许多领导者转变了观点,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h3><h3>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等。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h3><h3><br /></h3> <h3>过娄山关</h3> <h3>(五)遵义会议</h3><h3>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h3><h3> 遵义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由常委审查通过。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当时应无常委之说),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大体完成。</h3><h3><br /></h3> <h3>(六)四渡赤水战役 </h3><h3>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h3><h3>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h3> <h3>(七)突破乌江</h3><h3>1934年的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县猴场 ( 今草塘镇)宋家湾召开扩大会议,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作出强渡乌江天险、攻占遵义的决定。</h3><h3>乌江又叫黔江,是贵州的第一大河,素有"乌江天险"之称。两岸山体呈墨乌色,乌江就像一条蛟龙从山涧奔腾东下,当地的老百姓又叫它"乌龙江"。</h3><h3>把守乌江对岸的黔军教导师认为:乌江素称天堑,红军疲惫之师,必难飞渡。还吹嘘什么:江防工事,重叠坚固,扼险固守,可保无虞。</h3><h3>1935年1月1日晨,红1军团2师师长陈光率红4团逼近乌江江界河渡口。江界河渡口是瓮安河与乌江的汇合处。两河汇流,一清一浊,所以叫江界河。</h3><h3>红4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为了了解对岸黔军的部署,进行火力侦察。之后,决定在江界河渡口上游500米处,由3连连长毛振华率8名红军进行试渡,探一探江水的情况,为架桥做准备。</h3><h3>结果,红军战士携带的缆绳在江心被黔军的迫击炮炸断,一名战士牺牲,7名战士只好游回了南岸。缆绳没有拉过江,也就没有办法架浮桥了。</h3><h3>入夜后, 18名红军战士在3连连长毛振华的率领下,分乘3个竹筏,偷渡乌江。结果,第2、第3个竹筏被江水卷了回来,只有3连连长毛振华率刘昌华、钟家道、温赞元、丁胜心4名战士登上北岸。但是,漆黑的夜晚,部队领导并知道他们成功渡江。</h3><h3>1月2日上午,红4团紧急绑扎了60多个竹筏,以3个竹筏为先导,强渡乌江成功。当2连连长杨尚坤带领机枪班、步枪班冲上河岸,才发现躲在峭壁下、隐蔽了一夜的3连连长毛振华等5人。见战友过来了,毛振华如虎添翼,一口气爬上山,拿起轻机枪一阵猛扫,占领了黔军的主阵地。</h3><h3>黔军组织两个营的兵力,向红军发起反扑,妄图夺回阵地。刚刚过江的红军英勇还击。江对岸的红1军团炮兵连长、神炮手赵章成连发3炮,压住黔军的反扑。1营乘势反击,最终将黔军击溃,强渡乌江成功。</h3><h3>占领渡口后,红军工兵营开始用竹子搭建浮桥。</h3><h3>红军刚到江界河渡口时,当地老乡不了解红军,按照老黄历:兵匪一家,三十六计走为上,全都躲到山上去了。</h3><h3>一个叫周世昌的年轻船工,经过红军做工作,上山招呼乡亲们,把沉在江边的船捞上来,用门板、竹子、石磨帮助红军搭浮桥,红军渡过乌江,把"追剿"之敌远远地抛在了乌江以东、以南的地区,马不停蹄向遵义进军。</h3><h3>后来,王家烈黔军"双枪兵"为了推脱责任,说什么红军有"水马",有刀枪不入的铠甲,所以渡过了乌江。</h3> <h3>(八)巧渡金沙江</h3><h3>1935年5月3日晚,中央纵队先遣队干部团在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下,占领金沙江南岸皎平渡口,缴获停留在江上的两条渡船,并偷渡成功,歼灭国民党川康边防军1个排和江防大队一部,占领北岸渡口。为巩固渡口,干部团在通安附近击溃川军2个团,牢固地控制渡口。红一、红三军团分别抢占龙街渡口和洪门渡口,兵多船少,大部队难以迅速过江。除留第十三团在洪门渡口渡江外,主力红军全部改由皎平渡渡江。6日,追军先头部队1个师进抵团街附近。红五军团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迟滞该师行动,保障主力红军渡江。9日,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单独行动的红九军团,在川东(今会泽)以西地区渡过金沙江。此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排和江防大队一部,击溃其2个团,俘600余人。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h3> <h3>(九)毛主席的一句话顺利过彝区</h3><h3>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义王,在太平天国后期内乱,和洪秀全闹翻带兵到四川,但是和当地彝族的关系闹的很不好,石达开想过河却被多次阻挠,不仅没有渡河成功,手下精锐还损失殆尽,这时候被清军合围,就义。石达开过不了大渡河被清军剿灭,多年后的红军长征也是在这百里彝区,面对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成功突围。</h3><h3><br /></h3><h3>这百里彝区还是毛主席给改的名字,以前都是称作蛮夷之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是在此七擒孟获,一直就把这里叫做夷地,石达开在带领部队到这里的时候,对待当地的夷人非常不友好,就导致了一直通过不了这个百里彝区,被清军追上。</h3><h3>红军长征的时候也到了这个地方,当时是由刘伯承领导先遣部队和彝族人谈判。当刘伯承率领先遣队红一师到达了俄瓦垭口时已是黑夜,黑沉沉的大地沉浸在寂静和幽暗里。刘伯承命令部队天明后再行动,他知道再往前走,就进入大凉山拖乌彝族聚居地区了,深知红军顺利通過彝族区,是直接关系到红军能否迅速北上的重大战略行动。他想起部队出发前毛泽东对他的交代"红军一定要体谅、尊重彝民兄弟,对少数民族执行开明政策,要通过红军的实际行动去挽回过去汉人压迫彝人所造成的影响把他们争取过来"。毛泽东还叮嘱道,"当彝人向我们开抢时,绝对不能还手,坚决避免冲突"。</h3><h3>刘伯承遵照毛主席这一句话成功和彝族打破僵局,还和当地的首领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彝族同胞同样派人护送红军通过百里彝。红军转危为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h3> <h3> (十)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丁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l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追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h3> <h3>(十)飞夺泸定桥</h3><h3>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h3> <h3>(十二)过雪山草地</h3> <h3><br /></h3><h3>翻越夹金山</h3><h3>杨成武/作者</h3><h3>天空鸟飞绝,群山兽迹灭。红军英雄汉,飞步碎冰雪。</h3><h3> 在参加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心中,雪山这个"敌人"不用枪,也不用炮,光靠着刺骨的寒风、鸡蛋大小的冰雹和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埋葬了多少可爱的战士。</h3><h3> 飞夺泸定桥,进入四川境内,党中央召开会议。</h3><h3> 此时,红军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军,但蒋介石已在这条路上布下了重兵。二是向西,但这条路上少数民族众多,由于国名党的压迫,多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不利于保持民族团结。最后,翻越夹金山成了唯一的选择。</h3><h3> 1935年6月12日九点,红军来到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大雪山。"夹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这座山又高又陡,山上常年积雪,根本没有什么路,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刚刚开始行军,气温就越来越低,战士们脚下踩着冻得像镜子面一样的冰,每人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顾不得寒冷,紧跟着大部队往山上爬。</h3><h3> 由于山太高了,空气十分稀薄,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心跳得越厉害。战士们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又酸又软,只能一步一喘、一步一停地挪动着。老人们的经验牢记在红军心中,就算十分疲惫,他们也不敢停下来歇一歇,因为要是坐下来,那很可能就永远也起不来了。</h3><h3> 走了一小半路,晴得好好的天突然阴云密布,刮起了山风。很多战士一时支持不住,一不小心就从山上直接滑了下去。红军队伍中不时传出惊叫声。但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和死亡吓倒,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鼓励着,艰难地向上攀登。</h3><h3> 接近山顶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比刚才不知大了多少倍的风呼啸着吹来,大雪夹着鸡蛋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有的伤病员经不住冰雹、风雪、寒冷和饥饿的袭击而牺牲了;更有许多同志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风雪和冰雹打入了山崖下,再也没能爬上来……</h3><h3> 冰雹过去了,夹金山上又是万里晴空,经过几个小时紧张的攀登,疲惫的红军战士全部到达了山顶。回看来时路,还在攀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道长长的灰色人墙,沿着山顶上红军们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地上来,十分壮观。</h3><h3> 下山时已不像上山时那么吃力,但下山的危险性增加了。"上山容易下山难",战士们必须更加小心,因为山高路滑,下山时很可能以极大的速度摔下山去。为了鼓舞士气,红军指战员命令战士们唱起歌来。一首接着一首,嘹亮的歌声响彻大雪山周围,将山谷震得轰轰直响。</h3><h3> 来到山脚下时,一道深沟阻断了下山的路。红军战士们小心地绕道而走。突然,前面传来几声枪响。战士们立刻警觉起来,低声说:"敌人!注意隐蔽!"同时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准备与敌人来一场厮杀。这时,一个侦察员跑了过来,边跑边兴高采烈地叫:"是红四方面军!是我们的同志啊!"</h3><h3> 与此同时,前方也传来战士们清晰的喊声:"我们是红四方面军!""欢迎红一方面军的同志!"红军队伍里顿时一片欢腾!战士们欢天喜地地冲下山,与红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拥抱在一起。</h3> <h3>(十三)三大主力会师</h3><h3>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