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同伴在一起,谁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当教师表扬某个幼儿时,就会激起其他孩子的表现欲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下,又有同伴的影响,孩子们在幼儿园表现都很出色。在家里就不一样了,有父母教养、教育方式的不同等原因,使孩子在家时任性、撒娇,加上说什么也不听。相反,有的孩子由于内向、不善交往、集体面前就不敢讲话,而在家里同父母在一起时,有说有笑,好像变了个人,其实这都与孩子生活的环境有关。<br></h3> <h3><font color="#167efb">1、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表现不一样家长应该怎么办?</font><br> <font color="#ed2308">第一、正确地爱孩子,不要溺爱孩子。</font>由于溺爱,造成孩子的过分依赖,孩子本来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却让父母代替,从而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因此,当爸爸妈妈的既要爱孩子,也要懂得怎么样爱孩子,要付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做到有理智、有分寸地对待孩子,把爱与教育结合起来。<br></h3> <h3><font color="#ed2308">第二、爸爸妈妈不要事事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font>父母事事包办一方面影响了孩子很多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滋长了孩子过分的依赖心理,使孩子缺乏进取心。放开孩子的手脚,并且还要积极为他们创造动手动脑的条件,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和自觉性。<br></h3> <h3><font color="#ed2308">第三、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多鼓励孩子。</font>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font color="#ed2308">第四、保证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font>父母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密切联系,是保证孩子教育一惯性的重要方法。爸爸妈妈们要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孩子回到家以后,也不能放纵,应尽量按照幼儿园的纪律来约束孩子,持之以恒,形成合力。
<font color="#ed2308">第五、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请老师帮助教育。</font>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权威的象征,孩子非常期待老师和小伙伴的认可。父母可利用小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把孩子在家中的各种表现客观地反映给幼儿园老师。<br></h3> <h3><font color="#167efb">家长们对“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的看法:</font>
也许是因为换了环境,陌生的幼儿园和老师让孩子无所适从,聪明的孩子们都知道约束自己的行为了,而过度约束就会让孩子表现不一样哦。家长应该多和老师沟通,让孩子和老师成为朋友,让孩子渐渐爱上幼儿园之后,他就会变得开朗而快乐了。相信不久以后,孩子就会和家里的表现一样了。<br></h3> <h3> 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串串门,改变孩子“门背后的霸王”性格。让他多接触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物,使其性格向活泼开朗发展。例如,周末带孩子去朋友家表演一个节目,给予热烈掌声鼓励;去超市购物,让孩子付款。<br></h3> <h3> 父母的宠爱和学校的教师是不一样的,在幼儿园里,老师必竟是陌生的,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也在,宝宝不敢表演是有一种失败感在做鬼。不用急,在幼儿园的时间长了,这种现象自然就没有了,父母要随时能抓住宝宝的心里状况。<br></h3> <h1><font color="#b04fbb"> 童之乐幼儿园</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