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湟中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

萍儿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鲁沙尔镇第二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h3> <h3> “三助课堂”课题立项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学数学“三助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品质课堂”,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8年9月12日,湟中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召开了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h3> <h3>  此次会议在鲁沙尔镇第二小学召开,在鲁沙尔一小张永英校长的主持下有序开展,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有数学名师工作室王主任、各乡镇负责人以及课题组的162名种子教师,主要内容是全县14个乡镇工作站,认真总结2018年上半年完成的工作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大家相互探讨、交流,最后由名师工作室王主任就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h3> <h3>  拦隆口镇中心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有效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实施师徒捆绑活动,各学校点菜式的“送教”到校活动,既锻炼了年轻骨干教师,又为各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h3> <h3>  多巴中心校开展的课例研究引领活动,为实验教师的讲课打开了眼界,开展多种教研活动,精心提炼“三助课堂”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qq群、微信群或集中的多种方式开展课题论坛,交流教学经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助学课堂理论。</h3> <h3>  共和镇中心校负责人甄永顺校长,作为湟中县小学数学界首位一线教师被评定的省级特级教师,他带领他的团队始终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的问题引领的实效性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教研的能力,同时将“三助课堂”实验与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从而真正的服务于课堂。</h3> <h3>  鲁沙尔二小数学工作室依托集团化办学,开展高质量、高级别的研训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h3> <h3>  田家寨中心校以“青蓝交队”形式,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利用qq群、微信群及时的分享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注重优化助学单,促进学生的自助学习。</h3> <h3>  上新庄中心校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工作的设想以及努力的方向。</h3> <h3>  鲁沙尔中心校提出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疑惑,借助助学单先研时对学生的尊重度不够,导致先研滞后,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h3> <h3>  大才中心校从自身出发,认真的分析问题,教师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失去了助学单应有的意义,许多教师对课题研究的重视度不高,今后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起来。</h3> <h3>  甘河滩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以赛促研,课堂中充分的利用助学单,发挥助学单的先研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没有阶梯性,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拓展,教师的理论知识有待加强。</h3> <h3>  康川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训,就助学单的检查和批改及助学单与教案的设计有些脱节,两者如何紧密的结合起来提出了疑问。</h3> <h3>  上五庄中心校合理的分析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先研效果不明显,课题研究的影响力还不够深远,今后会加强与其他镇级教研活动的交流和互动,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h3> <h3>  李家山中心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研,在教研中前进,并希望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发挥名师的带领示范作用,做到人人心中有理论、有实际、有依可据,还提出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交流互享的范围从镇级扩大到县级,并提出助学单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是教学设计的补充。</h3> <h3>  海子沟中心校从地理位置出发,客观的分析了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学校所处位置比较偏远,教研活动有许多条件限制,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助学单的发放和先探是首要问题,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h3> <h3>  为了更好的开展“三助课堂”课题实验工作,一份高质量的《助学单》是前提,县级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课题实验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先后组织优秀实验教师进行了对《助学单》的三次修改完善工作,“《助学单》——课堂的有力抓手”一书已编印成册,全体实验教师人手一册,以便使用和参考。</h3> <h3>  最后,数学名师工作室的王主任就各个乡镇工作室提出的疑问,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对2018年下半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安排。</h3> <h3>  会议结束了,我们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在王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