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9年的9月14日上午,正值十六岁的我和同学们,带着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对未来的憧憬与迷惘,早上6点半到北京八中集合,约早上7点乘坐首都汽车公司的斯克达大巴车,从北京八中出发,经按院胡同、太平桥大街、由民族饭店左转走长安街、至西单右转走宣武门、菜市口、虎坊桥、陶然亭至永定门车站,站台上到处是送行的亲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午八点半左右,火车即将开动,我们挥手和亲人们挥手告别,此时车上车下一片哭声,我和同学陈思民也许是年少不知愁滋味,没感到任何悲伤,却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喜悦,仿佛是出笼的小鸟,准备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火车开动了,带队的宋老师组织大家唱歌,使大家的心情好了许多。火车一路向北,半夜到达山海关,气温马上降了下来,大家都穿上了学校发的绿色军大衣,但我还是感冒了,头疼、鼻子堵、流眼泪,找随行的八中老师点了点儿治鼻子不通气的药水,感觉好点儿。</span></p><p class="ql-block"> 火车继续前行,途经锦州、齐齐哈尔、讷河、老莱,于9月16日早晨到达了目的地一黑龙江省嫩江县双山火车站,下火车换乘大卡车,一直向东开去,途经49团时,十几个正在盖房的知青向我们挥手打招呼,我们也向他们招手致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午,我们到达了48团团部,在团部礼堂,我们听候分配连队,开始分农业连队,后来是团部周围的直属连队,我和另外3个北京八中的同学(陈思民、翟振岭和谷玉宝)分在了团部园林连(我当时十分庆幸)。开完会,我们被车拉到团部学校北面的路边,一个个子不高、梳着两根短辫的齐齐哈尔女知青热情地前来迎接我们。她的质朴和热情,使我们感到了一种亲切和温暖,她帮我们拿行李,带我们来到宿舍(心里顿时凉了):这是一间由学校教室临时改成的宿舍,两侧都是木板搭成的上下两层的大通铺,总共有二、三十人,有上海、北京、天津、齐齐哈尔、双鸭山等地的知青,显得阴暗、拥挤和肮脏。因屋里都住满了,为了给我们腾地方,连里让我们把行李放在屋里,安排好再进来住。右侧隔壁住着工程连的哈尔滨知青,他们见我们是北京人,就告诉我们,他们有个同学叫隋玉,也是北京人,住在园林的豆腐房,我们决定去看看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吃过午饭,我们向豆腐房走去,这里的天和地都显得很大,非常开阔,正像毛主席所说:广阔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豆腐房,我们见到了隋玉,他是北京老高一知青,1968年转到哈尔滨十三中,三个月后就来到了48团。在豆腐房,我们还看到他的好友一哈尔滨知青刘尔明,他们一同住在这里。俗话说: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见到我们也很高兴,相见甚欢,无话不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吃过晚饭,我们来到宿舍,我们四人被安排在下铺靠门的位置,箱子放在床边上,挡着门口的风,我在箱子里侧,旁边依次是陈思民、翟振岭和谷玉宝,后来又增加了铁三中的周晓林和张小光。这里灯光昏暗,停电时就点煤油灯或蜡烛,在离京三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睡觉有些不习惯,好在和同学们在一起,心里踏实了许多,不久便睡着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斗转星移,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16岁的我们,如今已是65岁,从懵懂少年变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着孩子、孙儿们的成长,便想到了我们的过去,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让我们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活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当年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位置分布图(图片来自网络)</h3> <h3>我所在的五师四十八团,在奧维地图上的位置。</h3> <p class="ql-block">从双山火车站经师部、49团到48团团部路线图(卫星图片)。</p> <p class="ql-block">我到兵团工作后住过四个知青宿舍:第一个是团部学校的教室。第二个宿舍是地笼取暖的大通铺。第三个宿舍是有火炕的大通铺。第四个是尖山西侧11连的宿舍。</p> <h3>团部礼堂(铅笔速写)</h3> <h3>当年由学校教室改成的宿舍</h3> <h3>当年宿舍的西南方向,沿小路向右走可到豆腐坊。</h3> <h3>当年的豆腐房旧址</h3> <p class="ql-block">(注:文中提到的知青隋玉,因患急性大面积心梗,不幸于2023年1月16日3点35分病世,享年73岁。祝老友隋玉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23年3月30日修改于北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