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0年后的相聚

青竹

<h3>  相识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学聚会不需要理由。可是每次聚会又有着足够的理由。这次庆祝毕业50年的聚会,从8月份开始延续了一个月。有从维也纳回国的刘宁、有从广州来京的武爱莲、从上海来京的王凤琴、每次都从保定来京的于宝兰……还有从北京昌平、顺义等远郊赶来的同学们。<br></h3> <h3>以往的聚会都在团支部书记赵辉、黄秀英家。随着年过古稀,大家强烈要求在外面找个地方来一次AA制。于是赵辉选择了“玫瑰花园自助烤肉”,因为那里可以满足各式口味的需求。</h3> <h3>先到的同学们在店外聊天、拍照、等候。</h3> <h3>人到齐了交费。带好围裙,准备开吃。</h3> <h3>我们这个位置真不错 光线好。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我们不年轻了,因为每人只取一点点,大部分取的是水果蔬菜。看我们后面那个小伙子上来就是两大摞肥牛,没几分钟已经下去四盒了。</h3> <h3>举杯是必须的</h3> <h3>因为我们就读的学校是当时电子信息产业业内大名鼎鼎的学校,而我们是1963年入学,63、64、65、66四年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别看我们白发苍苍,其貌不扬,在职的时候可风光了。</h3> <h3>我们班的空军大校孔庆春,右手不便,左手开拍。一个画面三个人在拍,这张是我拍的。</h3> <h3>头一次看到赵辉黄秀英轻松的和大家一块儿举杯聊天。</h3> <h3>为9631班干一杯</h3> <h3>吃食很丰富</h3> <h3>二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意犹未尽,出来再合个影吧。</h3> <h3>上一张我和李朝卿衣服颜色撞衫了,重新来一张。</h3> <h3>我俩初中就在一个班,那时是1960年,弹指58年过去了,头发能不白吗嘛。</h3> <h3>把近期的聚会都盘点如下。因为我们从为人子女、到为人夫妻、到为人父母、又到为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想一次聚齐是不可能了,有的同学开学就又“上岗”了。下面的照片都是小范围的聚会。</h3> <h3>暑期维也纳的刘宁和广州的武爱莲来京了,我们在赵辉、黄秀英家聚会。</h3> <h3>“大厨”赵辉</h3> <h3>儿媳妇挑重担,好烫的一大盘蒸鱼排,端上桌了。</h3> <h3>刘宁在北京聚完又去深圳与吴同君、苏文亮聚。苏文亮是高级工程师。</h3> <h3>照片中有苏文亮的爱人王淑芬,有吴同君的爱人叶腾荣。</h3> <h3>李国仲从贵阳来京在赵辉黄秀英家聚会留影。前排左三是李国仲夫人陈云华。</h3> <h3>每次赵辉都有拿手好菜招待大家,我们就只有说:“谢谢!辛苦了!”别的班的同学都羡慕我们班有赵辉黄秀英,他家四室两厅两卫,更幸运的是这个司局级的同学还有“厨师证”。</h3> <h3>刘宁很想帮黄秀英、赵辉做点事,就进厨房了。</h3> <h3>赵辉儿媳妇帮着忙乎</h3> <h3>好久不见合影留念</h3> <h3>立柱,詹玉兰从厦门来京,当时袁安平术后不能前往,很遗憾合影中没有我们俩。</h3> <h3>立柱、詹玉兰真够意思,坐长途车到顺义杨镇来看我们了。立柱很早就是高级工程师了。</h3> <h3>和立柱、詹玉兰两口是50年没见面了,好多话要说啊,一共说了四个小时。</h3> <h3>我当“大厨”,好好干一杯。</h3> <h3>贵阳的李国仲和夫人小陈来京了。在戴宝钢家聚会留影。</h3><h3>一排左一陈云华,右一戴夫人史秀婷。</h3> <h3>哥仨好</h3> <h3>戴宝钢要回哈尔滨,大聚赶不上了,先与刘宁小聚一下。</h3> <h3>我们两家在航天博物馆相聚</h3> <h3>王凤琴与金武毕业后分在同一个厂。</h3> <h3>王兰英身体不适,王凤琴去她家看望。她俩曾经携手共同管理一个车间。</h3> <h3>袁安平有40多年没见过李德福了,上次相见是在我们的婚礼上,现在孩子都40多了。要不是退休,一个在成都,一个下海到南方都失联好多年了。退休回到北京联系上了,闻听德福在地坛公园打门球,我俩就到门球场找他去了。</h3> <h3>贵阳的国仲夫妇到厦门旅游,就住在立柱家,朝夕相处了15天,真是好哥们儿。</h3> <h3>我和张秀中同年同月生人,毕业后分在同一个厂、同一个车间、搞同一个产品。所以在北京一块儿过的七十岁生日。照片中有她爱人孙小江,他女儿孙岚。我女儿袁源,女婿张昊。</h3> <h3>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h3> <h3>自左是马真和9632班的刘秀琴、王进芝在新都合影。</h3> <h3>同学之间有着最平凡的感情,可是有着特别多的美好回忆。还有好几对“是他把她的头发盘起,并给她准备了嫁衣”。懵懂的青春有很多的故事。“同学”两个字的含义不只是同窗苦读。前文化部长王蒙做过一首诗,诗的名字是《同学》。他说同学到底是什么?我问高山,大山肩并着肩;我问江河,大河手挽着手;这就是无言的答案。</h3> <h3>拿着手机,里面有N多的群,而9631群是我们最快活的园地。愿我们班出现更多的画家、书法家,摄影师以及“徐霞客”。衷心祝愿老同学们身体健康!向八十进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