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瘦西湖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互为因借,构成了一个以瘦西湖为共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历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瘦西湖是一幅好画,这幅水墨画透出了一丝自然之美,向我们展现着华夏民族的魅力。</b></h3> <h3><b>这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长堤春柳”。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b></h3> <h3><b>前方小小园林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此园是瘦西湖正门进入的第一个园——徐园。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墙将大片湖水挡住,仅以一圆形的洞门引我们入内。</b></h3> <h3><b>徐园虽为祠堂,却处处尽显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清秀雅致的特点。园子进口处有山石、青松等组成了一个小品。这个小品,在园林建筑手法上叫做障景法。使景观有了节奏,有了深处。</b></h3> <h3><b>穿过徐园,就到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b></h3> <h3><b>从洞窗看到的这一树桩为小金山园内的唐代银杏,已有千年历史,后遭遇雷击,落下这一树桩,后人经过构思,移至此处,又在其后栽一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攀附其上,若值夏日,开出桔红色喇叭花,所以看去,以为树又活了,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故取名为“枯木逢春”。</b> </h3> <h3><b>春波桥位于瘦西湖徐园东侧,桥面为钢木结构,两头的桥基用黄山石垒成,东面桥头建一四角攒尖亭。总体上给人古朴粗犷之感,似与“春波”二字不相吻合。春波桥乃是四桥烟雨中的一景。</b></h3> <h3><b>这里号称水云胜概,从字面上看,“胜概”,意“美好的境界”。也就是东起玉版桥,西至五亭桥,沿着湖岸,一路所见到的美好风光。望南侧,小金山、钓鱼台、凫庄、莲花桥以及远处的白塔,这些著名的建筑与水光天云交错生辉,构成美不胜收的特色景观。</b></h3> <h3><b>从画面中望去,近景为钓鱼台,中景是凫庄,远景是五亭桥。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妙意境。</b></h3> <h3><b>吹台亦称钓鱼台,在形制上为四角重檐攒尖顶,斗角黄墙。钓鱼台巧妙地运用了“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br></b><b>如立于吹台之东偏北,透过圆门可以巧妙借景,西门看“莲花桥”横卧清波,南门望“白塔”高耸云霄,加上“吹台”,则有“三星拱照”之称。若站在吹台之东偏南,透过吹台圆门,则可见“莲花桥”和“水云胜概”两景。</b></h3> <h3><b>凫庄是一深入湖中小岛,岛上有一临水建筑,远远看去,如浮在水上的鸭子,故名“凫庄”。凫庄在五亭桥东,建于1921年。</b></h3> <h3><b>当年建造凫庄的人,的确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把真实山水的精华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使凫庄可以随时闻到水的气息,聆听到水的声音。建在这里,既烘托了五亭桥的高大雄伟,又衬托了白塔的亭亭玉立。</b></h3> <h3><b>凫庄之胜在环于水而又凫于水,反映出当时的园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如今这里有平台雕栏,可以露天而坐,凭水而眺。西侧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视桥亭之美,俯视游鱼之乐。</b></h3> <h3><b>瘦西湖最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五亭桥。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它被誉为是中国亭桥结合的典范。五亭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b></h3> <h3><b>五亭桥位于瘦西湖的中部,五亭桥上有五个亭子,中间一亭突起,周围四亭对应坐落,从空中鸟瞰恰似一朵美丽的莲花。“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十五个桥洞排列有序,相映成辉。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b></h3> <h3><b>前方出现的白塔,对于瘦西湖整体景观而言,它使瘦西湖的天际轮郭线有了变化与起伏。瘦西湖白塔与北京北海的白培形体小了很多。这正是造园者高妙的匠心。北方粗犷,南方秀美,这白塔也“入乡随俗”了。</b></h3> <h3><b>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此白塔比例匀称,玉立亭亭。</b></h3> <h3><b> 二十四桥原来旧景“玲珑花界”景点的“观芍亭”。匾额是板桥郑燮所题,楹联为“繁华及春媚,红药当阶翻”。暮春季节,大朵的花儿引得游人流连忘返。为了再现“四相簪花”的盛景。</b></h3> <h3><b>左边一块数米高的太湖石犹如美人亭亭玉立,石上有隽秀挺拔的“琼枝玉树”四个字,系启功先生所题书。眼前这一带是瘦西湖著名的琼花林,称为“琼枝玉树景点”。据说,当年隋炀帝开凿运河,三下扬州,曾来此观赏琼花风姿。</b></h3> <h3><b>如果说五亭桥是一座画桥,那么二十四桥则是一座诗桥。这瘦西湖上真可谓是诗桥连着画桥,画桥又接着诗桥了。</b></h3> <h3><b>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b></h3> <h3><b>从桥中央往远处看,一定会被周边的美景完全吸引住了!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清风徐来,水波粼粼。眼前,一艘帆船缓缓而来,从桥下穿过,犹如游龙,好不自在。桥两岸的柳树随风起舞,让人久久回味。</b></h3> <h3><b>虹桥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透过古典的楼榭,放眼远眺,拱桥如长虹卧波,与周边堤岸、柳树、亭阁、湖水构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b></h3> <h3><b>眼前的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筑于三级石平台之上,面东两层三楹,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上覆铬绿色琉璃瓦,前加抱厦,四面回廊,钢筋砼仿木结构。</b></h3> <h3><b>站在熙春台上,举目远眺,看湖水澹澹,烟雾离离,白云悠悠,绿树际天,如一幅江南淡墨山水图。向东看五亭桥、白塔遥相呼应,向北看平山堂、栖灵塔映入眼帘,整个二十四桥景区将瘦西湖和蜀冈景区融合在了一起,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b></h3> <h3><b>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其妙处在各园依水而筑,独立成园,既分又合,隔院楼台,红杏出墙,历历倒影,宛若图画”。</b></h3> <h3><b>望春楼是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江南园林的风格,规模从属于熙春台。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b></h3> <h3><b>望春楼面西二层五楹,歇山顶,飞檐翘角,镂空花脊,四面廊,栏板雕云月。上层面西悬“望春楼”匾,集自郑燮墨迹。下层南北两间分别筑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内有楼梯过道。“望春楼”北沿墙叠黄石假山。</b></h3> <h3><b>静香书屋,是为了纪念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而建。金农擅画梅,故取名静香书屋。这里不仅屋内的陈设上雕有梅花,屋外也遍种梅花,“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以静香书屋为蓝本设计的“清音园”代表中国赴德国参加斯图加特园艺博览会,荣获金奖,并将被斯图加特长期保留。 </b></h3> <h3><b>从静香书屋的窗口远望,一座自西而东的长廊静卧在被称为“九曲池”的水面上,长廊中部那座攒尖顶双亭就是“波光亭”。长廊680米,长度仅次于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全国第二大长廊。长廊内展示了众多诗词、绘画碑刻。</b></h3> <h3><b>与静香书屋隔池相对,是一座黄石叠成的假山,山上筑有一个重檐攒尖顶小亭,叫“龟山亭”。龟山亭很有特点,下层檐为八角,上层檐为四角,不知道该叫几角亭。</b> </h3> <h3><b>这是静香书屋的一座石舫,舫的后半部分与池岸融为一体,因此这种石舫又称“半舫”,是节省空间的一种巧妙设计。舫额“莳玉”,语出《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孝友传》“阳雍标莳玉之祉”之句,意为孝悌之人必有好报。</b> </h3> <h3><b>打开廊窗,湖面远处有一处古色古香的水榭。此时风和日丽,只见一艘画舫缓缓驶过,在此处泡上碧螺春一杯,慢慢品尝,真是十分惬意......。</b></h3> <h3><b>万花园布局蜿蜒曲折,也是园内观水景的佳处。其长廊的南侧为荷花池,廊的北侧水中放养锦鲤,亭内的地面采用透明的玻璃,如同一个个画框,人们可在此观游鱼之乐。 </b></h3> <h3><b>此处名曰:"石壁流淙",以方块大石堆叠成山,旷地高耸,石色黄如映朝阳,白瀑一挂飞悬,至山脚,散作大小急缓,腾起缭绕烟水,山下庭院坡廊,曲水石桥,花木点缀,雄壮之气立于淸秀江南。</b></h3> <h3><b>繁花似锦的时节,这里的景色最为丰富,近景有“小吹台”,中景为“春流画舫”,远景则是“大明寺”内的“栖灵塔”。</b> </h3> <h3><b>第一眼看到小吹台,我还疑惑怎么又有一座“钓鱼台”?仔细打量才发现眼前的小亭是单檐歇山卷棚顶,而不是钓鱼台的重檐攒尖顶,在体量上也应该比钓鱼台小一些。此前,在石壁流淙西好像也看到过一个这种四个方向都开有圆形门洞的小亭。</b> </h3> <h3><b>栖灵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因塔内供奉有佛骨,故称“栖灵塔”。栖灵塔为方形九级楼阁式,通高70米,唐代风格。该塔各层高度不一,但远观却给人以上下匀称的感觉。</b> </h3> <h3><b>锦泉花屿原为乾隆朝刑部郎中吴山玉的别墅,后来为知府张正治所得。因该别墅由东、西两岸的建筑组成,中间为水面,而水中有两眼泉水,故又称“花屿双泉”。锦泉花屿牌坊为石质四柱三门三楼,是比较罕见的水中牌坊。</b></h3> <h3><b>重建的锦泉花屿包括牌坊、碧云亭、春雨亭和清远堂等诸多建筑,行成一处以水景为主的独立园林。</b> </h3> <h3><b>瘦西湖的美是说不尽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她透在骨子里的那份独有美。<br></b><b>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单单一个“瘦”字,就诠释了她那独具的魅力。</b></h3> <h3><b>瘦西湖俨然化身成一座水墨古城,那是水墨丹青所透露出来的一种典雅,也是古与今所呈现出来的庄重。瘦西湖以其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秀丽典雅的自然风韵、相互因借的艺术手法,使其成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