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b> </b></font> 我家的先生曾经是最可爱的人,时隔三十八年的战友(原空三师七团二中队)相约在南昌相聚,我作为曾经的军嫂身份受邀参加了这次聚会,于2017年5月11日晚, 座上了北上的列车出发了,于次日的凌晨六时许到达南昌市,我家先生的老战友早早就在火车等我们了,直接把我们一行六人(梅州籍战友有四人,其中二位军嫂去 参 加了聚会),第三天去了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庐山。<br></h3> <h3><font color="#ed2308">庐山会议旧址:</font>是庐山重要的人文景观,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位。<br>兴建于1935年,曾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解放后改名为“人民剧院”。毛泽东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会议,分别为:1959年中 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h3> <h3>庐山会议旧址</h3><p><br></p> <h3>庐山会议旧址</h3> <h3>庐山会议旧址</h3> <h3><font color="#ed2308"><b>花径:</b><font color="rgb(1,1,1)">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千米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font></font></h3> <h3 align="left">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草堂<br></h3><h1 align="center"><font color="#ed230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font></h1><h1 align="center"><font color="#ed2308">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font><font color="rgb(1,1,1)"> <br></font></h1> <h3><font color="#ed2308"><b>芦林湖:</b></font><br>位于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在芦林湖中畅游。1993年在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翁最后见面游泳相抱的取景地<br><br></h3> <h3> 1993年在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翁最后见面游泳相抱的取景地<br><br></h3> <h3>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翁最后见面游泳相抱的取景地。</h3> <h3><b><font color="#ed2308">含鄱口:</font></b><font color="rgb(1,1,1)">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地之一,最佳地为含鄱亭。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br></font><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含鄱口:</font></b>位于东南部含鄱岭的一个山口,海拔1286米。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三座山峰连在一起优如一只张开的巨口,有欲饮鄱阳之水,而得名于含鄱口。<br> 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地之一,最佳地为含鄱亭。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br><br></h3> <h3><font color="#ed2308"><b>三叠泉:</b></font>又名三级泉、水帘泉,位于江西省著名风景区庐山风景区中。<br> 古人称“<font color="#b04fbb">匡庐瀑布,首推三叠</font>”,誉为“<font color="#167efb">庐山第一奇观</font>”,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h3> <h3> 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h3><h3> 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font color="#ed2308">恰似银河九天飞来</font>。立于”观瀑亭”可又俯视三叠。听瀑鸣如击鼓,吼若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水洒溅玉,连垂素练,落入深谷。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font color="#ed2308">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font>”之说。</h3> <h3> 有趣的是,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h3><h3> 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公元1191年),三叠泉才被人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h3><h3> 自此往后,各代诗家名流皆竞相前来观赏,并留下诸多名篇佳作。</h3> <h3> 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br>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h3> <h3><font color="#ed2308"><b>石门涧:</b></font>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h3><h3> 因天池山、铁船锋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海拔4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涧两侧的山上,生长着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多种植物,山外不常见的石楠、野桐、马褂木等,荟萃其间,蓊郁成林。</h3><h3> 还有两株千年黄杨,可谓“庐山植物一绝”。时代的“断层”在这里竟如此分明,难怪说石门涧是一座集史科、地质、生物进化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大观园”。</h3> <h3> 石门涧是庐山僧俗最早开辟的旅游景点。东晋时东林寺高僧慧远及庐山道人曾游览石门涧,并写下了吟咏石门涧的诗及序。</h3><h3> 随后,唐代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到此觅古揽胜,他在诗中感慨:石门涧的山水“清辉如古昔”,只是由于道路的险峻,这个庐山早期开发的景点“自东晋以后,无复人游历”。</h3><h3> 明万历46年(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h3> <h3> 山因人重,景借名传。早在1600年前,这里就游踪不绝。</h3><h3> 东晋隆安4年,名僧慧远在此筑“龙泉精舍”,率儒、释、道18高贤常游于此,传经布道,使之成为净士宗的发源地。</h3><h3> 其写下的《游石门诗并序》,开了我国山水游记的先河。此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历代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都为之相涉,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与摩崖石刻,文化底蕴深邃丰厚。</h3> <h3> 庐山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庐山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庐山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h3> <h3><font color="#ed2308"><b> 相传,</b></font>在古老的时候,庐山西麓有一个村庄,这里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个后娘,对前娘生的春儿非常刻薄,百般地折磨他,春儿好不容易长成一个小伙子了。一天,庐山点水滴冻,冰冻三尺,大雪封山,寒风刺骨,后娘硬要春儿赤脚草鞋,到庐山顶上打柴去,春儿只得扛“冲戈“,腰缠绳索,手拿雪亮的弯柴刀,冒着大雪向庐山走去。刚走到庐山脚下,天空“嘎“的一声,一只小云雀象箭似的,从春儿的头上掠过去。春儿一惊,昂头一望,小鸟又在头顶上兜圈子,在春子儿前面闪着翅膀,好象为春儿前面引路。春儿心里想:莫不是庐山上的神仙派人为我这苦孩子前面引路来了,心中一阵喜悦,全身劲都来了,循着小云雀婉转的歌声,一股劲地向庐山顶上攀去。</h3> <h3> 春儿在半山中,忽然遇见一位手扶龙头拐杖,掖着白须,精神矍铄的白发老翁。老翁问明春儿受后娘虐待,哀求说:“这么大雪打柴,如何是好?“老人抚着春儿的头慰藉地说:“上到岩头,自有办法。“说罢,从背上药葫芦中,拿出一个长约二尺,肥硕而金黄的丝瓜绒递给春儿,转身不见了。</h3> <h3> 顿时,那只云雀又飞到头上来了,唱着歌,扑向庐山的一座悬岩。春儿紧追云雀,好不容易攀上这座岩头上。他惊恐地往上望,一排奇峰插云;向下看,脚下万丈深渊。真是吓死人呀!春儿吓得双眼放金花,等他定睛一看,那个白发老翁人不知鬼不觉地又笑嘻嘻地站在他的面前,春儿激动得要把老人搂住,深怕他走掉,老人说:“别忙,你先向背后看看。</h3> <h3> “春儿一转身,只见石壁悬天,只是中间一条缝,不得其门而入,老人说:“快把你那个丝瓜绒拿出来,现在是开石门的时候了。“老人这一说,春儿慌了手脚,赶忙拿出丝瓜绒。“快吹气“,春儿应声鼓着双腮,“嘘“地向丝瓜绒猛吹去,顿时,只见这手上的丝瓜绒在放金光,忽儿变成一个大金钥匙在托在春儿的手心中。春儿兴致勃勃地用这金钥匙打开石门。只听“呀“的一声巨响,两块石门,豁然大开,门内金光灿烂,射出万道金光,金银财宝堆积如山。</h3> <h3> 春儿随手拾了一星点儿金银财宝,转身出门,石门关了。从此,春儿用从石门中拾来的这点财宝,买了锄头铁耙,一心勤劳耕耘。生活慢慢好起来了。</h3> <h3> 后娘眼看春儿的好光景,心中又怪又恼。问明情况后,马上背起大箩筐,拔脚往庐山顶上跑,只见石门深锁。</h3><h3> 后娘鼓起劲来,双脚跪下,并向石门念起诀儿来:“石门石门快快开,快开石门我进来。“呀“的一声,石门也开了。</h3><br> <h3> 这后娘喜出望外,爬起来往里头冲,忙着用箩筐装。正当她扛着一大箩筐金银财宝向门外跑,忽地又“呀“的一声,石门关了,留下“哇“的一声惨叫。</h3> <h3> 从此,这狠毒、贪婪的后娘,被永久锁在这庐山的大岩石里。春儿见后娘久去而不回,前来寻找,只见巨岩化为双阙,中间隔着一座深涧。从此,人们把这地方叫石门涧。</h3> <h1 align="center"><font color="#ed2308"><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br>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b></font> </h1> <h3>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h3><h3> 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h3> <h3> 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h3> <h3><font color="#ed2308"><b>三宝树:</b></font> 因三株特殊古树而得名。<br></h3> <h3> 其中两棵为柳杉,一棵为银 杏。<br></h3> <h3>一棵为银杏,形同宝塔,高约30米,有1600余年的 历史。<br></h3> <h3> 此外还有“黄龙寺(庐山唯一幸存的寺庙)”、“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等。<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