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瑾</p><p> 白驹过隙的日子无声流逝,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也已经迈入人生之秋。</p><p><br></p><p>如果用四季轮回来隐喻生命的旅程,百卉争妍,蝶乱蜂喧的春天好比少年;生机澎湃、热情奔放的夏天则是青年;禁天闭地、万物蜇伏的冬天看作暮年;那么辽夐幽邃、凛冽洁净的秋天比作中年再合适不过了。</p><p><br></p><p>走进人生之秋,才懂得“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顾名思义,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气。即使我们纵有福气,也要有收敛之心,加倍爱惜,暂且先享受三分,其余的留待以后去慢慢享受。每个人都要从莽撞不羁的青年走入成熟稳重的中年,在这行走的旅程中一定会留下许多缺憾。然而,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凛冽洁净的秋天,不正是检视和清算自己的最佳时节嘛?反思过去,才能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以减少未来的痛苦。佛说,“人生是苦”,很多人认为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不如及时行乐,优哉游哉,因而消极悲观,不加珍惜。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人生是苦”不是这样的意思。为什么说“人生是苦”呢?因为人的一生都会遭遇丰啬顺舛,实在是无常变化。譬如美女不会容颜长驻;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权势财富不会永远保有,有时会失去,变穷;亲人朋友不会相伴终身,会有爱离别。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来时,痛苦就来了。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不彻底的意思。缺乏苦难,人生将凋零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正是在这种福祸倚伏、盈虚轮转、变幻莫测、本来很苦的人生中,更应该加倍爱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尽管有时候看起来并不那么完美。</p><p><br></p><p>在人生的秋天里,少了几分浮华,多了几分清淡。人生百岁,能几旦暮,所难遂者,适意尔,人生的秋天里才明白适意的生活才是追求的目标。人没有权利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同样人也没有理由到中年了还把自己折磨的气衰形枯。水光潋滟晴方好,淡妆平步入中年,说的不正是这种恬淡嘛?相对于“浓”的生活方式,我总觉得“淡”似乎于身心更有裨益。恬淡的人生不能说是消极人生,从容不急趋,淡而不庸,何偿不是又一种积极的态度呢。既然已经过了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年龄,“优游涵泳”似乎更适用中年人生(曾国藩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縨兴)。简单地说,“优游涵泳”就是过适意的“快乐”生活。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似乎过的就不快乐,为了过上金玉锦绣、卿相之尊的生活,他下了一番狠功夫,“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他的人生信条里极端地认为“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尽管他后来过了一阵子锦绣千纯,黄金万镒的日子,最终还是被车裂而死,未能善终,一点也不适意快乐。</p><p><br></p><p>在人生的秋天里,不应懈怠坠落。秋天是收获季节,有的人收获丰盈,有的人收获贫窭。相比他人,也许你会感叹自己收获微少,但是你真心地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嘲笑你是入不敷出的傻瓜。因此,消极懈怠,恣意透支和挥霍自己的人生实在不应为中年人所取。</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11.4</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