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他历史攸久,独特的文化和文明。深入民族起源学说的探讨,挖掘隐藏在起源说,背后的文化和历史。</p><p class="ql-block"> 藏族,族称的汉文书写,大至可分为四类;一,以水名或地名,如藏人、藏民、藏族。二,以西藏周边部落的他称,为族称,如土蕃、图伯特、图白忒。三,以其自称为族称,如蕃族、濮、百巴、北发、发羌等。四是藏族先民部落的古称译写,悉补野、宝髻、学术界则认为是早期土蕃的译写,藏族则认为是古称。唐宋以前泛称为羌、发羌;唐宋称蕃,元明称西蕃,清后改称藏人、西藏、藏族。</p><p class="ql-block"> 藏族总称为“博巴",但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如住在康区的称为“康巴”、住在安多区的称为“安多哇"、住在嘉绒地区的称为“嘉绒哇″,住在青海、云南、川西北地区的称为卫藏、康、安多。</p> <p class="ql-block"> 2,一说;藏族来源于古印度。是少数学者的说法,这一说法出自《殊胜神降赞注释》一书;“一个名叫如巴底印度国王,率领一支军队作战失败,穿上妇女服装,逃亡雪山之中,后繁衍发展为今天的藏族″。在《布顿佛教史》一书中,有更清楚的记载;“藏族是贾森国王五子,与十二支军队作战时,国王如巴底率领一千士卒着女装逃入雪山之中由此发展繁衍而来″。</p><p class="ql-block"> 二说;藏族源于“羌",这一说法源于汉文史籍《后汉书・西羌传》以及《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土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子樊尼尚幼,弟褥缮嗣位,以樊尼为安西将军,后魏神瑞元年,褥缮为西秦乞佛炽盘所灭,樊尼率余众沮渠蒙逊,蒙任为临松太守。及蒙逊灭,樊尼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建国开地八千里。樊尼威惠夙著,为群羌所怀,皆抚以恩信,归之如市。遂改姓为悉勃野,以突发为国号,语讹为“土蕃"。《新唐书・土蕃传》云;“土蕃本西羌属,盖有百五十种,散处河、潢、江、岷间……″。在《旧唐书・土蕃传》里把土蕃人当做鲜卑人分支来记载,这个记载的基本论点是“藏出自羌,藏汉同源″,这个说法为主流史学家所认可。</p> <p class="ql-block"> 3,又说;藏族源于土著,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藏族的祖先在几千年、几万年前他们就生息在青藏高原,是这里土著民族的主体族源。持这种观点研究者的主要论据是;藏文史料中有,神猴与罗刹女媾合,繁衍出藏族的记载。在一些地方存在着神猴的遗迹,卫藏有岩洞记实。藏文史书,如桂译师循努贝的《青史》、蔡巴・贡噶多吉的《红史》、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的《西藏王臣记》都有记载,均认为神猴(原始藏民)与罗刹女结合。松巴佛教史,记载藏区有小藏区(卫藏)大藏区之分。</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青藏出现了;玛桑九部、十二小邦、四十附庸小邦等,直到出现第一代赞普。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羌和蕃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虽有交住和融合但羌是羌,蕃是蕃。青藏与内地隔绝,很少与外界交往,直到隋唐统一了青藏高原部分地方开始,汉族史学家才对雪域有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认为;古羌人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其后裔就是今天的藏族。中国历史上的夏、周两个朝代,都是来自青藏高原及其边缘一带的古羌人,进入中原后建立的。炎黄是古羌人中的一支,还认为;古象雄、苏毗女国(后被藏人称为罗刹)是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六世纪之间,逐渐从现在的青海汉藏交界处迁徙到西藏的。</p> <p class="ql-block"> 4,藏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西部、云南迪庆和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州、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藏族人口,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国内人口700万。全世界藏族人口750万,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p><p class="ql-block">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有自己的文字,而嘉绒藏族很少见到没有文字的方言。现行的文字是公元七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对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攸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p> <p class="ql-block"> 5,藏族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自公元七世纪初期土蕃建政之后,土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从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公元六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七世纪初至松赞干布以前已有二十余代,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汉文史籍中称“土蕃″。</p><p class="ql-block"> 公元七世纪初土蕃进入了一个暂新的时期,佛教从天竺传入土蕃。松赞干布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从大唐带去了,许多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政治文化成果。还派遣贵族子弟去长安学习交流。从松赞干布开始,土蕃与唐朝进入了二百余年的甥舅亲谊,使得土蕃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公元842年,土蕃王朝内讧,部族、边将均混战分裂而瓦解,他们各占一方相互争阀,争战不己,持续多年。与此同时,藏传佛教传入,被藏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步深入藏区社会的各个领域,佛教上层人物与当地首领结合,互相利用,最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p> <p class="ql-block"> 6,公元1271年,蒙古大汗‘′怱必烈″定国号为“元″,“乌思藏″(今西藏中部和西部及迤西地区)、朵甘等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元初,首次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掌管西藏的佛教事物及西藏等地的军事行政事物。宣政院使由承相兼任副使由帝师举荐,一僧人担任。</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税赋、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向西藏颁行。任用藏族僧俗担任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p><p class="ql-block"> 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区域设三个不统属的宣慰使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这就是藏文史书中所说的“三区喀"。</p><p class="ql-block"> 就今西藏的地域而言,当时分为两个宣慰司管辖。今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归乌斯藏宣慰司管辖;今昌都一带及那曲地区东部归朶甘宣慰司管辖。乌藏宣慰设萨斯迦(今萨迦),下设十三个万户府和若干千户所,元代这一划置,成为以后西藏行政区划沿革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7,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统治。釆用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換发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权。</p><p class="ql-block"> 明朝没有沿用元朝的职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别俱特色的僧官封受制。把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人物,明朝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颁给他们印信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职位承袭须皇帝批准,在行政区划和军事机构设置上基本承袭了元朝。</p><p class="ql-block"> 清朝统一中国后,藏族与中央政治的关系更为密切,清政府在中央没理番院负责西藏和蒙古地方事物。并正式册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为,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格尼(1713年)。扶持了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黄教势力,加強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1725年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亊大臣,两年后在拉萨设置办亊大臣。1751年清朝在西藏设置噶厦政府,政府中没四名噶伦,正式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政教合一的制度从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 8,当西藏姑娘,把一根辫子从中间分开,梳成两根时,象征她巳成熟,可以接受男人们的追求。在藏族中,青年男女的社交是公开的,只要双方在一见之下互相钟情,甜蜜的初恋生活也就跟着开始了。男人尽可能寻找适当的时间,向女人谈情说爱,如果手头宽裕,可以买点小礼物,表示爱的真诚。在热恋过程中藏族青年喜欢用歌声传达情感,把心声溶入歌声里,倾诉爱慕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正月的大椿节、二月的弓箭会和仲夏的快乐节,每一个节日都有充足的时间,青年男女们尽可能利用这些节日,換上簇新的衣服去和有情人相会。</p><p class="ql-block"> 藏族的婚俗有着不同的形式,定婚只要两家同意,选一吉日请亲友相聚招待一下就可以了,“过礼"是两家的事可以自行商量。结婚就不同了,在选定吉日的头一天,男方要把新娘的礼服送过去,傍晚,宾客稀少时,女家开始为新娘化妆。 新娘子也就感觉到,既将离开娘家,要到一个新的家庭而伤感,哭哭啼啼的直至通霄。迎娶新娘的人大多都是男方的亲朋,他们等子时一过就将上马去娶亲。等到新娘家里时,每走过一道门就要给门神爷献上一条哈达,及至新娘家族的人来迎接,就坐吃茶点。临上马的新娘更伤心,她痛哭着被人扶上马,伴送的人也跟着前往婆家,那时天还不曾大白?新娘子进了婆家门,首先要把背上挿的护身彩剑放到佛堂的供桌上。祈求家神保护,然后和新郎共坐礼垫上,接受宾客们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9,雅片战争以后,西藏成了英、俄、法、日帝国主义角逐的场所。公元1888年,英国侵略军发动了,对西藏隆吐山的进攻,西藏地方政府派遣藏军和英军展开了激战;公元1904年,英国军队又侵略了江孜,西藏人民奋起反抗,由于敌強我弱,江孜保卫战失利,英军长驱直入,一度佔领了拉萨。</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在北京设有管理蒙古和西藏及少数民族的专门机构。公元192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专门成立了管理蒙古、西藏的蒙藏委员会。是年建青海省,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和平解放的方針。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一系列协议。“简称十七条″。1954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联袂去北京,参加全国人民第一届代表大会,并分别当选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委员职务。</p><p class="ql-block">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标志着西藏全面走向民族自治道路。</p> <p class="ql-block"> 10,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藏族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生产力十分低下。农业生产以种植青稞为主,工具落后,播种一般为撒播,耕作粗放、产量很低。牧区更为简陋,牧民多用牛毛、牛皮当绳索、口袋,用木制的奶桶、驮鞍,揉制皮革、剪毛、挤奶都是手工劳作。手工业主要集中在城镇或寺院周边,从事纺织、木铁陶石等手工业匠人,操作技艺简单落后。藏族家庭的手工业佔有重要地位,如盖房、制作木器、纺线、织氆氇、硝皮革、打苏油、酿酒等均由家庭成员或邻里換工来完成,有狩猎、药材等副业,大多以物易物,区域性土特贸易都则被领主垄断。</p><p class="ql-block"> 高原畜牧业有多种,牧区主要是按季节转场,半定居型游牧和半农半牧型定居型游牧。牲畜主要有藏绵羊、山羊、黄牛、犏牛、牦牛。野牦牛、马驴、骡,训养牦牛、培育犏牛、裁培青稞。</p><p class="ql-block">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和地区接壤。陆地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p><p class="ql-block">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11,藏历是藏族先民所创,属于藏族的历法,它不同于汉族的历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藏历有三大因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历,由印度引进的时轮历,及由汉族引进的时宪历。是藏族文化中最富有价置的,一种民间文化。现代史可证,藏族历书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的元朝,直到十九世纪藏族的历书才趋于完善。</p><p class="ql-block"> 藏历是阴阳合历,将年分为四季,以冬春夏秋为序。全年354日,12个月以寅月为首,(岁首与今夏历同)以月球圆缺为一个月,大小月相同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文殊金轮季节关系,置闰时间又与农历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汉历影响,从九世纪以来,藏历也一直釆用干支纪年法。不同之处是以“五行″代替“十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十二生肖代替地支,子为鼠、丑为牛以此类推,譬如农历甲子年,藏历就是木鼠年。干支六十年一循环,藏历叫“饶琼″,与内地六十“花甲子″相近。这反映了藏汉历法间的关系,此外,藏历还设置了二十四节气,对藏地区的中长期天气预报,五大行星运动和日月食也作预报。</p> <p class="ql-block"> 12,藏医是藏民族医药学的简称。藏医在历史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土蕃时期就以形成体系。在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期间,藏医药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藏医药学鼻祖宇妥・元丹贡布在集古代医学的基础上,吸收四方医学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p><p class="ql-block"> 藏医诊断主要为问诊、望诊和触诊等、藏医一般将疾病分为的寒症和热病两种。治疗方法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除了内服药外,还有針灸、拔罐、放血、灌肠、导尿、冷热敷、药物酥油烫、药物浴等。藏药有一千多种,常用的有四百多种,多釆用成药。</p><p class="ql-block"> 藏医在人体构造上的认知更为具体,在各医学体系中可谓独树一帜。按照藏医学说,人体有七种基础物质和三种秽物。由这七种物质和三种秽物构成了人体的主要物质。</p><p class="ql-block"> 藏医认为:人体骨骼360块,其中脊椎骨28块、肋骨24块、牙齿32棵、四肢大关节有12块、小关节有210处、韧带16处、头发21,000根、毛孔1.100万。</p><p class="ql-block"> 《四部医典》中有这样篇描述:从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往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19条。还有像絲线一般连接到脏腑,这与现代的神经概念颇有些相似。而藏医所说的黑脉,认为它像树枝一样、与脏腑,肌肉及全身各个部位相连,其分支大小脉700多条。这里所说的黑脉,并非单指血管?</p> <p class="ql-block"> 13,藏族讲究礼仪,曰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四十五度弯腰,帽子托在手上鞠躬。见到平辈,把帽子拿到胸前稍稍低下头即可,这时的鞠躬只是表达一种礼节。在有些地方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只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p><p class="ql-block">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的最高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沙巾或绸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或淡黄色。哈达长约1.5--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p><p class="ql-block">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指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以示敬天、地和祖先。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需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飲用。在饮酥油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将茶双手端到面前,然后双手接过饮用,否则被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尊贵的客人。在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p> <p class="ql-block"> 14,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男装雄键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等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藏族服饰的基本特证长袖、宽腰、长裙、长靴。这在较大程度上取决藏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穿着这种结构肥大的衣服,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做棉破抵御风寒袍袖宽阔,臂膀伸缩自如,白天气温上升可以伸出一只臂膀,方便散热,调结体温。所以脱掉一只袖子的衣服就成为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藏族服装多姿多彩,其特点表现在其色彩的搭配和构图上,文艺表演和节庆活动时,各式色彩明艳的藏族服饰都会成为焦点。而藏族民众日常的服饰则以蓝白为主,配之以艳丽的腰带或花边。在牧区藏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常用十字纹样的花领袍,给人以“慈善″、“爱抚"的联想。此外藏服还运用红绿、白黑、赤兰、黄紫等颜色,形成了強烈的对比感。</p><p class="ql-block">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穿无袖长袍,内穿颜色各一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围裙。藏帽的花式繁多,质地不一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服中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藏族男女最讲究的是饰物,金、银、玉石、翡翠、珊瑚、玛瑙。广泛用于头饰、发饰、耳环项链腰饰等的佩戴,是藏族服饰的点晴之笔。</p> <p class="ql-block"> 15,藏族有自己独特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酥油、茶叶、糍粑、牛羊肉被称为饮食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奶制品,还有些人喜食风干了的牛羊肉。藏族农牧民们说;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茶(酥油茶),他们把青稞碗豆炒熟磨成粉状加酥油、盐巴揑成团状来吃,这成了他们的主食。他们把青稞酿成低度洒,藏族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喝。</p><p class="ql-block">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藏餐分为主食、菜肴和汤三大类。藏餐口味讲究清淡,平和,除了盐巴、葱、蒜,很少使用辛辣调料。藏式宴席上的食品烹制及摆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据客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决定用膳形式。还有素宴,荤宴之别。</p><p class="ql-block"> 藏族人在食肉方面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对鱼、虾、蛇、鳝等水产品除少部份城镇人吃以外。广大的农牧民是不吃的。</p> <p class="ql-block"> 16,藏族最具特色的民居是碉房,一般多为木石结构,多而依山而建,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墻向上收缩,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为两层,底层作为牲畜圈或盛杂物,层高很低,二层为人居。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作楼梯或贮藏室,若有第三层可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像碉堡故称碉房(楼)。碉房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既防风寒,又便于御敌防盗。</p><p class="ql-block"> 帐房与碉楼迴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放牧逐水草而居,为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普通帐房一般较矮小,平面呈长方形,用木杆作支架,上覆牦牛毡毯,中留一缝隙,做为釆光和通风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周围用草泥、石块垒起,帐房内设置简单,正中捎外垒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羊皮,供休息睡觉而用。帐内备青棵、酥油以食用,帐外堆放干燥牛粪作燃料。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折装灵活,便于搬迁。</p><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术,在西藏古代建筑艺术中,最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工艺精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从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主体风格形成。是藏族人民,二千多年来建筑技艺的完美结晶。</p> <p class="ql-block"> 17,藏族的节日很多,从藏历元月开始几乎天天都过节。藏族的节日的是藏族文化的主要表现,藏传佛教在西藏有1300多年的历史,早己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受其影晌,已完全演化成宗教节日。</p><p class="ql-block"> 藏历新年,为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寺庙僧侣和俗人共同欢庆的节日。一家人做卡赛、摆“切玛"、驱鬼、吃“古突″、背水、互相拜年等,类似汉族的过年。</p><p class="ql-block"> 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藏语,的“顿"是吃,“雪"是酸奶之意,有人称为吃酸奶的节日。人们给僧侣们献酸奶,请求僧人摸顶祝福,现逐渐演变成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望果节,西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望果即为,望着即将要丰收的田园转圈,以此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p><p class="ql-block"> 沐浴节,藏族传统的节日,至今巳有七八百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仙女节,拉萨女性最盛大的节日,妇女们早起梳洗打扮后,去八廊街煨桑祈祷、去大昭寺献哈达许心愿。奇的亊这天妇女们可以向陌生男士索要礼物或红包!</p><p class="ql-block"> 酥油灯花节这天,古老的八廊街装扮的美丽又神奇。夜色来时,千万盏花灯同时亮起,各式样花灯栩栩如生,使整条街道光彩夺目、灿烂辉煌!</p><p class="ql-block"> 节日中还有“萨噶达瓦节″和“降神节″两个节日均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对于信众来说:这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日子。</p> <p>中华民族 56--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