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农民

秋语

<h3>我家组上三代务农。我爸读完小学就辍学种地,我妈更可怜,连学堂门都没进。在我父母眼里,农民是世界上最没出息的行业,父母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跳出“农”门,成为吃皇粮端铁饭碗拿工资的城里人。我努力遵循他们的教导,努力读书成了编制内的一员,但是社会的发展有些超出我们的期待,铁饭碗还没端上,企事业单位就在嚷嚷分流了,我就成了在编不在岗的社会闲杂人员。还好,感谢我父母在我年幼的时候就撵着我下地干活,感谢我毕业的农校教了我半桶水农学专业,我在父母含恨的目光中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成为新时代的农民。在我基地干活的大妈,有次调侃我说:小罗,你这个读书人怎么也来种地了?可见农业这个行业,读了书的和没读书的,有钱人和没钱人,都可以做。为了彰显自己多少和我父母农民身份不一样,我且称自己为不一样的农民吧。</h3> <h3>说自己是不一样的农民,其实也没什么两样,就是个种地的,甚至种得还没我父母好。他们老两口种的小菜,到衡阳市摆个地摊就卖完了,卖完小菜换肉吃,还能换点零用钱花花。我呢,花钱从农民手上租地过来种要付租金给他们,农忙时还得求爷爷告奶奶花钱雇他们来帮忙。好不容易有收成了,千方百计吆喝着卖出去,这一年到头一合计,花钱赚吆喝不赔本就是好的了。我爸妈要是知道我花这么大代价赚得还不够他们卖小菜的钱,打死他都不会逼我读书跃“农”门了,这分明就是养个“败家子”出来了。我也苦恼,不是一般的苦恼。</h3> <h3>实在是不甘心比父母多念了N年书还技不如他们,遂去向各大农业群里寻求高人指点。怡心园庄主是群里认识的qq好友后来转为微信好友的一个网友,在他的朋友圈里每天都看到他发的动态,为了做农业也是百般折腾,万般尝尽。在休闲农业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开始转型做产品,他的产品就是酒。因为买了他的酒而得知他的一些创业故事,作为同门中人感觉有学习价值,写了几篇心得文字,被他推荐给市农委李湘林科长,以至于李科一介绍我就被冠上农民女秀才称号,也算是名符其实“不一样的农民”这个头衔,其实是不务正业的农民。</h3> <h3>今年三月份休闲农业群几个大佬捣鼓着要成立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旨在对接政府和农业企业纵向沟通,农业企业兄弟单位之间横向联系。宣传政策,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互通有无,抱团发展。我一听就乐了,这不正是我最焦虑最无措的痛点吗,他们一号召我就赶紧响应,虽然我不知道这个“新型职业农民协会”会把我们这些不一样的农民带到哪个层次哪个领域去,但是独木难成林,个体干不过群体,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协会从三月份发起,到七月份召开第一次意向动员会,至今天第二次预备会议召开,共有136家农业企业报名参与,预交会费96人,可见大家在企业发展中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借助协会的力量共同成长,早日走出困境。</h3> <h3>协会筹备工作都在怡心园进行。今日预备会议仍定在怡心园开。趁着其它兄弟单位还没到齐的空隙,我去参观庄主新添的景观——“符嗲嗲”酒巨型仿真酒瓶雕塑。曾经对这个庄园的酒文化做了一些文字介绍,自从庄主转型做酒后,园子里随处可见与酒有关的摆件和装饰。最近在庄主微信里看到他发的这个图片,真是服了他另类思维,围绕产品做足文化,简直是挖地三尺,无所不能,他这个农民当得确实不一样啊。</h3> <h3>进入会议室后,会长傅朝平先生呈上他开心农场的葡萄给我们品尝。讲真的,这个葡萄品相算不得很好,但是尝过一粒后,360度甜味无死角的呈现在味蕾里,我直呼这是迄今为止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葡萄,没有之一。问傅总是怎么种出来,他一概不知。我怀疑他是不是职业农民,哪有这样不专业的农民啊,可人家就有这么牛,不种葡萄可以种出这么好吃的葡萄来。也难怪,傅总前身是做服装的,后又做餐饮,做农场,哪一个行业都被他做得有声有色,堪称跨界经营大腕,傅总这个农民确实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农民当上会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一个不一样的农民协会,也就是我们组织名称:“新型职业农民协会”。</h3><h3><br></h3> <h3>后来衡南碧峰枣业谢总送上两件酥脆枣又急急忙忙的走了,做农业企业老板可怜,哪个都是拖着一屁股的事忙不清场,开个会算是奢侈的自我放假了。吃了谢总甜如初恋的枣子,居然连人也没见着,实在是有些遗憾。<br></h3> <h3>接下来出场的农产品名字有些生僻,叫“粗糠树果”。听这名字,感觉是这辈子都还没吃过的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野枇杷果。蓦然想起小时候夏天在外婆家,外婆用糖水煮野枇杷吃的情景。野枇杷果个头不大,糖水煮熟后肉质细滑,慢慢咀嚼里面是两片硬硬的核,和果肉紧密相连。每一次我都想把果核上的果肉啃得干净,结果滑溜溜的核没少落进肚子里。如今外婆已经长眠于地下三十年了,今日突然被这一盒子野生枇杷果拽出这一件童年旧事,想念外婆了,想念那样物质贫乏,野果子当美味佳肴吃的时光。如今的味蕾被各种滋味充斥,记忆里好吃的东西只可追忆,却再也回不到曾经的真实感觉。借这一杯野生枇杷果茶,深深的纪念一下慈祥的外婆,追忆贫瘠又单纯快乐的童年时光。</h3> <h3>绿色田园种养专业合作社李俊宏老总开发的野生枇杷果产品介绍。</h3> <h3>今日这个预备会可以更名为吃货会。野枇杷果带给我的回忆还没完呢,芝麻糖又上场了,这个糖还取了一个非常温暖的名字,叫“妈麻糖”,妈妈做的芝麻糖。吃着“妈麻糖”,想起前不久七月半回娘家,母亲炒的芝麻,满屋飘香,酥脆怡口的感觉。炒芝麻也是在娘家做女儿时常吃的一道美味零食。母亲现今六十多了,爱好劳动,身体健朗,房前屋后,田边土边,不放过一个旮旯种东西:芝麻,大豆,蔬菜,瓜果。要说当农民,我真不是母亲的对手,她老人家不仅会种,种得颜值超高,而且还会加工:坛子泡菜,干货,各种做法,每次我一回去,恨不得塞满几麻袋让我扛走……唉,一颗“妈麻糖”,让我想妈妈了,我在想散会后是不是要回老家搞个突然袭击,让老眼昏花的老母亲以为看错人了……</h3><h3>“妈麻糖”,衡阳县一个年轻的八零后小伙开发的农产品,沾满了妈妈的味道,成为我们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又一款亲情产品。</h3> <h3>一边吃着这些不一样的农民做出来的农产品,一边听着协会筹备委员会介绍这段时间的工作安排。其用心良苦,耐心细致,让人敬佩。协会会员代表也一一作了发言,对办好这个协会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惊奇的发现,会员代表里几个八零后九零后小青年思维敏捷,见解独特,假以时日会大有成就,后生可畏啊!</h3> <h3>最左边是衡山县胡双林女士,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总经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戴眼镜的帅气小伙是耒阳食康粮油总经理段恒同学,旁边也同样是年轻有为的“妈麻糖”总经理罗滔同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都是新型职业农民未来主力军。</h3> <h3>协会筹备委员会王秘书(左),野生枇杷果创办人李俊宏(中),衡阳县西林农场场主朱小宝(右),这些都是业界精英们。</h3> <h3>协会筹备委员组IT帅哥许江和小王美女。小王美女的发言相当精彩,年轻人都实力不容小觑啊。</h3> <h3>最后做总结的是市农委休闲农业股李湘林科长。这个和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见证无数农民企业家从蹒跚学步到做大做强,也见证无数农民企业家从辉煌走向落寞的老领导,为衡阳市农业奔走相告,尽职尽责,令人敬佩。他用他几十年的行政领导经验,为我们剖析农业,分析案例,启迪思维,开创未来。如果我们争当新型职业农民红花,李科便是隐藏在红花里的一片绿叶,默默奉献,期待所有的红花都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因为李科的凝聚力,把一个个散兵游将聚集一起,才有得我们这一群不一样的职业农民相聚一起,共创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