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请把自由还给我,可以吗?

晨爸育儿

<p class="ql-block">蒙特梭利说“儿童智力的发展是从感觉引导到概念,而不是由外部事物的刺激去让孩子在大脑中生成一种印象” 这个论断我还是深有体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信这个论断首先得相信“精神胚胎”的存在,儿童必须依靠自己内在的“精神胚胎”去创造自己,而不是由父母将外界事物的表象硬性地植入到儿童的头脑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自己举例子,如果我特别喜欢一样东西,我一定会在平日的生活中特别注意到这一事物,比如:有段时间,我对某个品牌的汽车非常感兴趣,自那之后,我就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时常会在马路上看到这辆车;比如:我喜欢突显气质风格的穿搭,那每次逛商场的时候,我也会不自觉地注意到这类款式的衣服;比如:我喜欢上一首歌曲,在工作之余,我就会特别容易捕捉到这个曲子;比如:我喜欢体育赛事,那听过的新闻,我只会记得跟体育有关的报道;比如:我注重教育,我就会特别留意到自己孩子平日生活里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认真想想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对于它们整个的认知过程,我们就不难发掘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万物认知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则属性,不受意识所支配。我们的身体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是一个具有生长基因的胚胎,而在我们的内在环境里,同样有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胚胎组织,我们称之为“精神胚胎”,它是精神生命成长的源动力,这种精神能量通过兴趣的指引,会自然地引导对其事物的敏锐的感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很多植物,它们会自己选择朝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就像很多动物,它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性,选择更适宜自己生存的地方,可见这种天然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人类所独有,反观我们的孩子,如果强行通过外部事物的表象去让他们认识世界,不顾及儿童对事物真实的感觉,这样他们的内在就始终是空着的,因为这是别人给的东西,并不是他自己真实感受到的,他人过多的参与反而会让儿童找不到自我,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生命成长法则,试想: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组织被人为的删减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内在环境对事物的认知同样不可本末倒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终究会有自己的认知过程,而</span>强制灌输省略掉了过程,只重视结果,这样的环境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有一副躯壳,他们的身体与精神是分开的,生命是不完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一个例子让我深有感触:某个幼儿园园长,她就认为孩子的智商就是要通过外部事物强行刺激使之得到强化的,这样的孩子才能有出息。她在自己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就给家里各个地方上都要贴上标签,比如:在门上贴上个“门”这个字;在电视上贴上“电视”两字。只要孩子能看到,能摸到的东西,她都将其文字化地“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在这种反复强行灌输之下,效果确实显著!孩子在4岁时,自己就可以读书看报,就可以熟练地背诵古诗词,尤其在与大人们的对话中,似乎比别的孩子更为讨喜,每逢家中来客人的时候,妈妈便会自豪地让孩子表演一段“个人秀”,在妈妈看来,她的孩子已经在同年龄段中足够的出类拔萃了,便将其送往北京最好的一家幼儿园,不过,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在跟孩子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却给妈妈泼了一身冷水:“你这个孩子看似好像比别的孩子要成熟一些,与人交流的时候张口闭口便是公式和道理,但是,当他独自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却极不自信,与其他小朋友也有些格格不入,尤其在游戏的环节,如果老师不参与进去,他根本不会自己主动做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妈妈很不服气,她非常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要出色,但是,虽然年龄的增长,孩子孤僻的个性逐渐展现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例子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如果强行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孩子,那他只会变成父母的附属品,成为不了他自己,成为不了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这好比一个机器人,你不断给它输入程序,让它帮助自己做事,但是它永远不会做程序以外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认真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是孩子喜欢做的,而大人却不让他去做,有多少孩子不喜欢去做的,而大人却偏偏让他做,这完全是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我们父母应该在孩子对事物有感觉的时候给其提供概念,引导其对事物有个更为清晰地认知,在这个基础之上,他才能滋生出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建构一个完整的自我。我觉得这一点是教育最主要的方向,对6岁之前的儿童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见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按照自己内在的“精神胚胎”建构自我的,每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一点上,结合自己平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及自然规律,再细心分析蒙特梭利的话,的确有一定道理,如果往大了讲,就很容易理解了:人类自诞生至今已有几百万年了,身体随着自然的变化也逐步进化,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怎样进化,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以及样貌都不一样,同样跟身体同步进化的还有内在环境,(这些东西不进化,人类就成了没有意识的机器人)但是我们又发现,不管怎样进化,每个人的性格喜好又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见,大自然经过几百万年的变迁,不但赋予给了我们一个与其匹配的身体和心灵,还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完美,通过时间的沉淀,经验教会了我们可以支配自己的身体来顺应大自然规律,也赋予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精神胚胎”去指引其心灵,让每个人在拥有完美的同时,利用这些不一样的“精神胚胎”去活出不尽相同的精彩,仔细想想我们正是利用这种所谓的不一样,才可以造就出各行各业的百花齐放,不一样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完美,这是大自然几百万年赋予给我们的完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现在的人们,往往愿意打破这种本能的完美,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一样。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越来越缺乏自己的主见,变得越来越同类化,变得越来不愿意去独立思考,可能很多人认为意识形态会指引教育的方向,不过,意识形态终究是派生物,它可以影响的了现在,决定不了未来,我们每个人身在其中不得不遵从时代需求,但其实自我教育才是如今时代中最为现实的教育,而基于一切实用目的的教育都是目光短浅的教育,不具有可持续性,对于个人而言只顺从于当前的需求,而不注重个人修行,那未免有些太麻痹了,这样的人生也没有趣味可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回归到孩子的角度,去分析自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被传统观念所侵蚀,被种种社会压力所束缚时,我们不但成为不了自己,还制约了孩子的发展,使他们都成为了一种模样。当孩子跟自己心灵最贴近的水和沙玩耍时,我们怕弄脏了衣服要制止;当孩子因为疲倦哭闹时,我们理解成孩子不懂事而制止;当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却不找深层次原因,而对孩子随意训斥;当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兴趣,而我们却觉得他们是不务正业而制止…因为孩子是自己的,因为孩子是不会轻易反抗的,我们才去向他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潜意识中,我们把孩子当做了出气筒。很多人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如果你在训斥自己孩子的时候,突然有一位领导打来电话,你是否还会跟训斥孩子一样训斥这位领导呢?你肯定不会的!可见我们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孩子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喜怒哀乐得不到释放,也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视…种种的一切,让他们变的不再有个性,不再有自我,每个孩子都考虑着同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不一样终究会被打压下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允许孩子跟随着自己的“精神胚胎”去建构自我,我们习惯于干涉孩子的自由,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支配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精神生命,剥夺了大自然赋予给人类最天然的东西,一个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空有身体生命而没有灵魂的生命是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钱袋子越来鼓,而我们的灵魂越来越空虚,为什么太多人接受过十几年教育,却仍旧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他们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答案就是我们很多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及灵魂不被自己所支配,从小到大根本就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过,没有品尝过坚守自我之后的那份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并不是你给他灌输多少我们自认为有用的东西,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心灵及自由的成长环境,我们要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这种环境中轻易地拿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胚胎”钥匙,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p><p class="ql-block">2018.09.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