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著名心理作家毕淑敏说:“<b>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b>”。尼采说:“<b>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b>。” 我们在亲人的欢笑中诞生,又在亲人的哭泣中逝去。死亡不可预知,没法彩排,有时它或许会等我们做好准备,有时又让人猝不及防。生命高贵美丽,却短暂即逝。至今,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谢幕”。 —— <b style="color: rgb(51, 51, 51);">题记</b></p> <p> <b>壹</b></p><p>最近,一篇题目为《陈老师的最后一课》的文章一炮走红网络,并被广为转载、流传,点击率蹿升。此文作者曹培,是我的北京101中学的校友。而文中的陈老师 — 陈司寇,也曾是高一时教过我一段时间的班主任老师。</p><p><br></p><p>陈老师是一位非常受同学们尊敬,爱戴甚至崇拜的老师。她往讲台上一站,炯炯有神的目光一扫,强大的气场,立马就把所有的学生“镇住了”。而她的讲课风格:中心突出,观点锐利,思路清晰,幽默诙谐,精彩纷呈。上她的课就觉得时间稍纵即逝,稍不留神就会有遗漏重点之感。</p><p><br></p><p>据传文革前,她押对了不少道高考题目,以至于学生们高考归来后,都兴奋地高呼:陈老师万岁!我想,我校是北京市重点校,也一定有她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吧!当然,就因此事,文革中她遭受了残酷的迫害……</p><p><br></p><p>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的一位原高中同班同学,有幸参加了陈老师的高考复习指导:“写作文时,中心要突出。开头,可以有几种方式;中间,可以扩展;但不管你中间跑题了十万八千里,结尾,也要想方设法给我拉回到题目上来”。我想:有多少学生的作文得高分都得益于她的指导啊!</p><p><br></p><p>学生们认为:陈老师是他们人生十字路口上的引路人。老师们觉得:陈司寇是他们老师心中的一面旗帜……</p> <p> <b>贰</b></p><p> 那么陈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是什么呢?</p><p><br></p><p>作为九旬的陈老师,她为我们讲的是有关如何面对老年,疾病与死亡的课。老年人在古稀之年,都会面对老眼昏花,步履蹒跚,疾病缠身的囧境。这都是老年人不可避免要经历的沧桑岁月。陈老师她却从容不迫,坦然以对,豁达开朗,向死而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老年人制定了两个目标:</p><p><br></p><p><b>第一,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b></p><p><br></p><p>陈老师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九十多岁的她除了一直坚持散步、按摩、买菜、做饭和自己洗小件的内衣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外,她还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和体育都有兴趣。看报纸杂志,看电视,读易经等,她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实。</p><p><br></p><p>陈老师是自己的保健医生。通过自己的按摩与食疗,治好了皮肤瘙痒和腰痛病。她在老伴儿去世的92岁时,得了癌症。可她不开刀,不化疗,自己用食疗法,带癌又生存了四年。</p><p><br></p><p><b>第二,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b></p><p><br></p><p>2017年4月底,在陈老师96岁时,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先是肾癌发作,伴随而来的尿毒症、贫血性腔梗。加上中间一次跌伤和小中风,身体脏器衰竭得很快。</p><p><br></p><p>她嘱咐女儿:一不要通知学校,二不要通知亲友,三不要让人来探望。坚持不去医院就诊,不想要“没有质量的生活”。她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快些。因为中国的法律是不允许安乐死的。于是她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p><p><br></p><p>陈老师通过五天的断食,终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安详地合上了眼睛。陈老师圆满地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两个目标,终于下课了。这就是我的陈司寇老师对老年、疾病与死亡的真实而深刻的感悟。没有焦虑、恐慌和悲痛,有的只是从容、豁达和潇洒!</p><p><br></p> <p> <b>叁</b></p><p>死亡,一直以来都是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忌讳、恐惧甚至避而不谈,然而它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对于如何把死亡的权利交给本人的问题,在中国还是一个前沿课题。国内的医生很忌讳告诉患者实情,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并对有关死亡的知识浅尝辄止。正如有个名人所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p><p><br></p><p>中国的死亡质量很低。一是治疗不足:生病了缺钱就医,只有苦苦等死;二是过度治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尤其是后者,最让人遭罪。</p><p><br></p><p>著名作家巴金,他人生的最后六年时光都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他默默承受着“语不能言”的悲哀。因为切开气管和帕金森氏病的折磨,他不能自己进食而靠鼻饲。巴金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不只一次地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但他没有选择的权利。</p><p><br></p><p>很多德高望重的前辈,在他们走前,都是气管切开,浑身插满了管子,非常痛苦。因为每一个爱他们的人都希望他们活着,至于他们本人愿不愿意这样痛苦的活,没有人考虑过。</p><p><br></p><p>所谓尊严死,就是指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放弃人工维持生命的手段,让患者自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不是希望在ICU 病房,赤条条的插满管子,像台吞币机器一样,每天吞下几千元,最“工业化”的死去。</p> <p> <b>肆</b></p><p><br></p><p>死亡教育,在欧美发展得相当成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 “死亡教育课”。</p><p><br></p><p>2011年11月23日一篇名为“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的文章,在美国社会和医学界引起轰动和辩论。医生们不遗余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当医生自己身患绝症时,他们选择的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为自己使用最昂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治疗手段。恰恰相反,他们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选择了最少的药物和治疗。他们在人生的最后关头,集体选择了生活质量,而不是延长生命。</p><p><br></p><p>2018年5月10日,104岁的澳洲科学家在瑞士一家诊所自愿进行了安乐死,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p><p><br></p><p>《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指出:英国位居全球第一,台湾排名第六,而中国大陆排名第七十一。</p><p><br></p><p>据我所知,在美国,当一位重病患者入院,得到各种检查结果后,医生就会把病情如实地告诉患者本人。医生要问患者的<b>第一个问题是</b>:当你的心脏骤停时,你需要电击或插管抢救吗?这就是把死亡的权力交给患者本人。<b>第二个问题是</b>:你愿意回家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吗?如愿意的话有社区的护工登门护理。<b>第三个问题是</b>:你信仰什么宗教?如信教的话,有牧师在你即将辞世时为你祷告。这就是美国的临终关怀:以照料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生活质量;共同面对死亡,使病人带着尊严,无痛苦地“走”。</p><p> </p><p><b>国外对病危患者的三条原则是</b>:</p><p><br></p><p>1,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p><p>2,既不加重也不延后死亡。</p><p>3,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p><p><br></p><p><b>国外对患者家属的建议与要求是</b>:</p><p><br></p><p>1,要多抽时间陪病人度过最后的时刻。</p><p>2,要让病人说出希望在什么地方离世。</p><p>3,听病人谈人生,记录他们的音容笑貌。</p><p>4,协助病人弥补人生的种种遗憾。</p><p>5,帮他们回顾人生,肯定他们过去的成就。</p><p><br></p><p>这样,在大限到来时,可以有机会对最爱的人说:再见,别难过,我爱你……可以对这个世界做最好的告别。所以,美国医院对危重病人的情感与心理护理,医疗慈善体系的建立,是很值得国内借鉴的。另外,欧美的墓园多建在城镇黄金地段,常常与住家比邻而居,像花园一样美丽。</p><p><br></p><p>乔布斯一生震惊世界的四大颠覆,是因为17岁时的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他决定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他说:<b>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的发明</b>。</p><p><br></p><p> </p> <p><br></p><p> <b>伍</b></p><p><br></p><p>古人说:“<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b>”。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因生命之谜就是,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我们无从知晓。</p><p><br></p><p>79岁的琼瑶,写公开信叮嘱后代,她选择“自然死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拒绝没有价值的急救,拒绝没有生命质量的苟活。</p><p><br></p><p>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发起成立“临终不插管”俱乐部,并与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创办了中国首个提倡“尊严死”的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p><p><br></p><p>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与封底,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p><p><br></p><p>我的陈司寇老师虽然改变不了她自己的生命长度,但她拓展了其生命宽度。毫不夸张地说,<b>陈司寇老师是中国死亡教育的先行者</b>。她言传身教,让我们茅塞顿开。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b>她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上了终生难忘的最后的一课,令人深思与震撼!</b></p><p><br></p> <h3>文字:燕妮</h3><h3>图片: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