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文/张胜强</b>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有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用大量的篇幅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也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br></h3><h3><b>【课文原文】</b>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毕英春老师认为这篇课文应该提炼出来让学生学习掌握的<b style=""><font color="#ed2308">语言训练点是“铺垫”</font></b>,这个提炼的依据是根据课后练习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来提炼的,我认为提炼得很独特,也很准确。
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课内大量阅读”的理念,在课内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就涉及一个增加类文的问题,这样的类文除了人文主题要和教材课文契合以外,在语文要素方面也要契合。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之下,很多老师搜索了很多资料,找了很多选文,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选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换一种思路,放开视野,跳出整合的束缚。比如,毕老师通过一篇《圆明园,永远的痛》,发现了另一篇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现暂列原文如下: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 》
(法)雨果</b>
先生: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应该是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额尔金父子是著名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行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h3><h3> 各位看完这篇文章感觉如何?是不是觉得和课文很匹配?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这篇文章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文章,从难度上来说,一看是初中的课文,一般的老师肯定第一意识是不敢用,直觉是难度太大。但是,凡事没有绝对,在这里,我觉得这篇文章基本没有太生僻的词语和句子,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雨果写的这封信有反讽的意味,可以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视角了解那段历史,而且是法国大文豪写的文章,自然很好。<font color="#ed2308"><b>这篇文章有思想深度,有个性,本来巴特勒将军是想让雨果赞扬的,可雨果却敢吐真言,敢于直面人类的罪恶和不堪,这是伟大作品的品质之一。</b></font>
</h3><h3> </h3><h3> 雨果写的文章,语言很有力量,可以对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其中对圆明园的描写,比五年级教材中课文的还要美,请看这一段:
</h3><h3> <b>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b></h3><h3><b></b> </h3><h3>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h3><h3><font color="#ed2308"><b> 这样的文字,不是人人都能写出来的,很精彩,只有文学巨匠,对文字有特殊灵感的人才能写出来。</b></font>用毕英春老师的话说就是——“我第一次看这篇文章,一看就喜欢上了。如果教《圆明园的毁灭》,用它整合,感觉太匹配了!”<br></h3><h3>
<font color="#167efb"><b>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们就是要引入这种有思想的深刻的文章,不管它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标准,只要是有助于理解教材课文的,都可以拿来使用,并且能整合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才是对教材课文真正理解和把握了,窃以为,对教材课文的理解,反而是边缘学科或者辅助材料的阅读,更能帮助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其理论依据就是广读或者大量阅读。拓展这篇文章,能让学生更加辩证地看问题。</b></font></h3><h3>
虽然中国不是雨果的祖国,但是他的文字中流露出的是满满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法国侵略行径的批判和鞭挞,把他们说成是“强盗”“窃贼”“偷窃”;具有滑稽意味的是,在雨果眼中,作为“文明人”的法兰西却要侵略“野蛮人”的中国,这岂不是最大的讽刺?整封信完整地表明了雨果对这场战争的鲜明态度,也呼吁人们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因为战争是摧毁文明的杀手。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大胆整合的问题,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跨度如此之大的文章就不能用,而是要看两个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和可衔接点,在这里,显然这两篇文章有很好的整合点。
大胆整合,这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魄力,更考验教师的文本研究能力,甚至是跨学科研究能力。因此,每一位一线教师在现实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不断打破束缚,我想,在指导学生如何大量阅读和提高思辨能力这方面,尤其是从教学角度的整合层面,就会越走越远。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