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只是关中平原一座普通的村寨,石砌的建筑却经历了六七百年的风雨,这只是远离都市的荒蛮之野,家家的门头上却刻满了朴素的伦理道德与为人处世观,这里走出了五名举人,全村半数以上家庭得到过功名,却如此冷清,荒凉。
<br></h3> <h3> 没有装帧精美宣传册,没有热情的导游与随处可见的问询台,更没有穿梭如织的车辆与游人,它不像一个旅游景点,更像是一处沉默而安稳的古老宅院,夏日的午后慵懒,漫长,烈日下,噪耳的蝉鸣,织成一张密密匝匝的网,隔绝了身外的喧嚣,匆忙,也网住了一分宁静,悠远。<br></h3> <h3> 略显斑驳的青砖灰瓦,纵横有序的里弄巷道,没有江南水乡的烟雨蒙蒙,却多了几分北方黄土高原的粗犷与奔放,明清时期,这儿车水马龙,客来商往,家家门前,造型各异的拴马桩,古朴典雅,意趣悠然。<br></h3> <h3> 高大的门楼两侧,随处可见精美华丽的砖石木雕,五彩的绘画风格,细细探究,梅兰竹菊,舒展绽放,鹿兔象马,虎牛麒麟,或仰或卧,寓意深远,建筑与艺术结合的如此缜密唯美,令灵魂也香气漫溢。
<br></h3> <h3> 祠堂对面墙上,慈禧太后赐予的福字,细观“礻 ”步,如鹤头翘首,灵动高雅,一气呵成,令人咂舌叹之。<br></h3> <h3> 除此之外,细读门楣上的家规家训,也是一份愉快的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年苦月,节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尴尬之措,事实上,当时的党家村,农商并举,仕途通达,生活阔绰安逸,据说当时村中的分银院,日进白银千两,镖驮回村,锣响鼓欢之处,不用星秤,而用斗量,能于充盈无忧之中,不忘克勤克俭,并以此为训,刻于显赫厅堂,门柱,训诫子孙,无疑需要更大的睿智与远见。<br></h3> <h3> 庄严肃穆,气派宽敞的祠堂,挺拔俊俏的文星阁,偏居淡然的私塾,这儿没有皇家宫殿的金碧辉煌,森严威慑,却多了几分居家生活的清闲细致,一如牡丹与幽兰的对比,为中国非官方文化,凭添几份简约从容的氛围。<br></h3> <h3> 在出村口的侧道上,伫立着一座凄美而又华丽的节孝碑,繁缛的雕刻隐匿着一段幽怨的故事,这是一位十六岁的女子,新婚三日,丧夫之后,忠贞不渝的等待,五十二载的守寡岁月,无儿无女的孤苦终老,伺候公婆,养老送终的贤心孝德,都凝聚成为,这座光绪御赐的巾帼方型丰碑,流芳于世,不知,亦无人问,一份如花年华,是否欣然于此,了无憾意。<br></h3> <h3> 青砖斑驳,落叶飘零,似乎看到,一素衣绾发的女子,娉娉走来,凄然浅笑,消逝于青石铺就的巷子深处。
离开时,正值饭时,炊烟袅袅,在古老的巷道升腾,一如记忆的荣辱兴衰,随风远去,飘散,荡然无存...<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