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9从认为别人应该改变的逻辑,看到自身能够掌控之处

大道自然

<h3>非自愿之所以非自愿常常是因为他认为问题不是他的责任,反而坚持别人才是问题的成因,对于有这样观点的当事人,周围的人才会认为他们有推卸责任的不成熟,但是咨询师究竟要如何引导当事人负起改变之责呢?</h3> <h3>首先可以先表示愿意理解当事人的逻辑思考,希望当事人多说,然后再了解他的想法,决定之后试着引导当事人思考:如果对方改了当事人的反应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当事人因对方的改变而改变时,对方又会有何不同?比如</h3><h3>你说是同事有问题,你们才会有冲突,如果同时改变了,你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子你们就不会冲突了?</h3><h3>如果同事变成比较不找麻烦了,你又会如何反应?如何与他相处?</h3><h3>当你变得比较配合他的意见时,同事又会接着有什么反应?会跟以前有什么不同?</h3><h3>原来你们很看重对方,也会受到对方影响的,尤其你也可以影响他的行为哦,如果发生什么,你就有可能会愿意先改变?</h3> <h3>其次咨询师还可以引导当事人思考,别人改变的可能性有多高,他是如何判断别人可能改变与否的?比如</h3><h3>你认为是爸妈的要求不合理,你猜猜看爸妈放弃让你继续升学的可能性有多高?</h3> <h3>如果当事人认为别人是有可能会改变的,咨询师则试着引导当事人思考,自身需要做什么才能影响对方改变?因为对方往往并非来接受辅导者,如果当事人继续期待对方改变,其实是改变的决定权在对方手中,而对方往往不是当事人所能控制的。如此一来当事人的想法并不会成真,当事人容易继续失望,而情况继续维持一样,当别人难以改变时咨询师可问:</h3><h3>如果你的室友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在大学暂时你也不能换寝室时,那么你打算如何继续面对室友这样的行为呢?你要如何帮助自己度过这辛苦的几个月呢?</h3> <h3>其实当别人改变的可能性是不高的,当事人就需要能"与问题共处",咨询师因而可带领当事人思考如果别人或情况不可能改变时,应如何面对?如何承受?如何决定下一步?亦即,当别人现实不能改变时,当事人更需要看到自己在限制下所做的选择与决定,也需要学习在现实中跨出可执行的第一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