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h3><h3>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h3><h3>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 ——李白《月下独酌》<br></h3> <h3>酒乃天地间的尤物,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市井百姓,不论高贵低贱,不管文雅粗俗,爱之者甚众。
中国文人似乎与酒更有不解之缘。有人立论,一部中国文学史,上下五千年,几乎页页都散发着浓郁醉人的酒香;更有人戏言,如果拿《全唐诗》去压榨一下,起码也能淌出半斤一斤白酒来。我想此言并非哗众取宠,也没夸大其辞,而是非常形象地评述了酒与中国文学的关系。<br></h3> <h3>没有文人何来文学?中国文学与酒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总是离不开诗书,也离不开酒,诗酒相融、诗酒共存,他们的人生甘苦,他们的喜怒哀乐,就融入到一杯杯淡酒里,就浸淫在一行行诗文间。<br></h3> <h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国风·湛露》开首两句就是:“湛湛露斯,匪阳不唏,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可见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br></h3> <h3>说起文人喜饮之例,真是俯首可拾,比比皆是。古有传说:“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孔子曰:“唯酒无量不及乱。”孔祖师爷尚且如此喜酒,文人都有趋鹜之心,所以便有了文人与酒的千古情缘。<br></h3> <p>“诗仙”李白,美誉“酒仙”。他放浪形骸,以诗酒为乐,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酒量。存世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沾上酒的多达一百七十首,句句大气磅礴,篇篇酣畅淋漓,可以说美酒成了他生命和诗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如此称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p><p>“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些飘洒着浓郁酒香的诗句,诠释了美酒的无穷魅力,也尽显李白洒脱不羁的酒风和豪迈飘逸的情怀。传说李白最后因酒醉下河捞月溺水而亡,“诗仙”由美酒送终,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诗酒人生。</p> <h3>“性豪业嗜酒”的“诗圣”杜甫,郭沫若称他为“酒豪”,存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与饮酒有关的有三百首。他的《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文人作了栩栩如生的描述,其中“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极其传神地把“酒仙诗仙”名衔在身的李白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忘不了的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他可以不吃不喝,但不可一日无酒。白居易说他“终日不食,终夜不寝,穷思无益,不如且饮。”杜甫晚年独居草堂,依然“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br></h3> <h3>“醉吟先生”白居易,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写出《琵琶行》《长恨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却也是善饮之人。他沉湎醉乡,借酒取乐,每次喝酒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抱琴引酌,一边喝酒,一边吟诗,酒中有诗,诗中有酒。他撰写的《劝酒十四首》分为《何处难忘酒》和《不如来饮酒》两题,其诗句“此时无一盏,何物可招魂。”“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足以佐证其爱酒的痴迷之情。他晚年善酿美酒,远近闻名。撰有一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每读此诗,都会让人馋得情不自禁流下口水。他的《醉吟先生传》,文中的醉吟先生就是其本人。方勺《泊宅编》载:“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由此可见,他过得也是实实在在的诗酒人生。<br></h3> <h3>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超脱旷达,嗜酒如命,酒入其口,便化为精妙绝伦的诗句。据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句,就是他在西湖湖心亭喝得半醉半醒时的乘兴之作。有人考证《东坡乐府》中有一半作品和饮酒有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等诗词,气势如虹、豪放奔腾。黄庭坚曾为其题诗曰:“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试想东坡如果不醉酒,豪气的文风、韵味的文采又从何来?<br></h3> <h3>“醉翁”欧阳修,北宋的文坛领袖,“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他的饮酒诗也几可车载斗量,与酒有关的描写多达二百六十二处:“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长林得高荫,盘车堪醉眠。”“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其经典之作《醉翁亭记》,通篇贯穿一股酒气豪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成为千古绝句,让天下嗜酒者和不善饮者都为之倾倒!如今醉翁已随黄鹤去,醉亭千载空悠悠。<br></h3> <h3>古代文人如此喜饮,现代作家喝酒上瘾也不乏其人。郁达夫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每临写作,他总是一手举杯,一手执笔,酒过数杯,文思如涌,酒不停饮,笔不歇耕,活生生地勾勒了一幅文人以酒酿文的洒脱形象。
饮酒做诗,也是著名作家老舍人生的一大乐事。从他的诗作“偶得新诗书细字,每赊村酒润闲愁”“半老无官诚快事,文章为命酒为魂”中可见一斑。<br></h3> <h3>文人好酒,与性别无关。男人有豪饮之豪气,巾帼也不让须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尽把心事付酒醪。她以酒抒闺阁之怨,以酒寄思夫之愁,以酒消亡夫之痛,以酒浇家仇国恨,撰写了不少有关酒的诗句,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李清照喜酒醉酒,常因“东篱把酒黄昏后”而“沉醉不知归路”。其笔下哀怨忧伤的词作,酒的意象无处不在。“酒意诗情谁与共”,正是她诗酒相依的真实写照。<br></h3> <h3>鉴湖女侠秋瑾与酒也有不解之缘,她的《对酒》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一介女子诗作竟然如此气势磅礴,豪情冲天,其豪侠诗情岂会与酒没有关联?<br></h3> <h3>一代枭雄曹操在《短歌行》中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的,对酒长歌,酒可浇愁,酒可忘忧;把酒言欢,饮者洒脱,醉者飘逸;“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br></h3> <h3>纵观上下几千年,诗酒共存,相互生色。文人造就了酒,酒成全了文人;酒给文人美妙的灵感,文人给酒美妙的诗篇。</h3><h3>酒里乾坤大,杯中日月明。木鱼作为后人,对于前辈的诗酒人生惟有顶礼膜拜。当然,木鱼算不上文人,也不敢伪装文人,但内心特别崇仰“且乐身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虽无刘怜之嗜,但也钟情杜康,隔三差五,或举杯独酌微醺,或呼朋唤友同醉,自得其乐也!
醉过方知酒浓。然而,乐且乐过,也颇有遗憾:虽然壶中岁月长,却挤不出半点诗文来。其实,何止是木鱼,当今好酒的人越来越多,以酒为墨,吟诗赋词的人却寥寥无几。好酒的时代,却是个没有诗人的年代,这不知是酒的悲哀,还是诗文的悲哀?<br></h3> <h3>自古文人爱美酒,酒伴诗文传千秋。文人与酒,缠缠绵绵,难解难分,真的说不清,道不明。酒的醇美,可助诗兴,消忧愁,壮胆量;酒的辛烈,亦伤身心,会误事,能乱性。真可谓:欲爱不能,欲罢不忍!<br></h3> <h3> 文: 木鱼原创 图: 源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