砬子山阻击战七十年祭

昭乌达历史文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8年9月上旬,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打响了国共大决战的第一枪。我东北民主联军奉毛主席及中央军委“迅速南下北宁线”的命令,几路大军下绥中,破兴城,克锦州,占义县,守塔山,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徐徐大幕,奏响了解放东北的隆隆战鼓!而打响辽沈战役第一枪的,竟然是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六师在兴城县砬子山(今葫芦岛龙岗区)打响的。2018年3月是独立六师成立70周年,9月12日又是砬子山阻击战70周年纪念日,重温冀察热辽独立六师组建及砬子山战斗那段辉煌的历史,敬缅千千万万个个牺牲在战场上的亡灵,让这些尘封了70年战斗故事再次告诉年轻的一代,勿忘历史,铭记英烈,勉力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重现这段历史,我在阿旗政协文史委协调下,通过葫芦岛市政协张恺新老师及河北承德阿旗藉老兵哈斯巴图的儿子张建军的指点帮助,详细阅读了原独立六师韩梅村师长、钟辉政委的回亿录及张恺新专门研究砬子山战斗的文章,阅读了《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英名录》、《第四野战军在辽沈》、《程子华回忆录》、《李远昌回忆录》等大量史料,走访了今葫芦岛市龙岗区砬子山旧址,参加了独六师研究会举办的多次研讨活动,数次拜访并聆听了革命老人哈斯巴图、王喜德等多位老战士战斗回忆,形成了关于独立六师、关于独立六师十七团、关于砬子山战斗的零散记忆!尤其是韩梅村师长、钟辉政委等独立六师官兵的后代们,更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翔实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7一一1948年,热河省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全旗上下按着《土地法大纲》的要求及“耕者有其田,平分土地;牧者有其畜,平分牛羊”的原则分田分畜到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建设家乡,保卫家乡的积极性,农牧民子弟涌跃参军积极投身到“打倒将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据赤峰市史志及阿鲁科尔沁旗旗志记載,解放战争时期阿鲁科尔沁旗就有6000多子弟当兵上前线,阵亡在战场上的烈士就有249人。这其中仅独立六师十七团阿旗就至少阵亡50多人。而在砬子山阻击战一次战斗中,独立6师阿旗子弟就阵亡了23人。我的叔叔李振宗、堂叔李振奎、李振才一门仨兄弟同日在独立六师十七团入伍,我的叔叔李振宗就牺牲在砬子山阻击战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翻阅钟辉的回忆录我才知道,1947年4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并改称冀察热辽军区,属兵团一级建制,辖热河、冀东、冀热察3个军区,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第一次党代会就是在林西召开的。中央分局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为程子华,副司令员李运昌、陈奇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参谋长黄志勇。林西党代会议前后,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地方军、野战军分开的精神,在原9个野战旅,10多万人基础上,冀察热辽军区决定加快扩大部队规模,1947年8月组建了黄永胜(后段苏权)、刘道生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辖二十二师、二十三师、二十四师);詹才芳、李中权领导的第九纵队(辖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除此之外,冀察热辽军区还组建了独立四师、六师、八师、骑兵师、炮兵旅等共20万大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8年3月冀察热辽军区组建由贺晋年任司令员的十一纵,后整编为为四十八军,独立六师变成了四八军一六一师,叔叔生前的十七团变成了四八二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听哈斯巴图老人告诉我,叔叔所在的部队叫独立六师,师直机关由热北军分区机关为主组成,热中军分区警备第一团即宁城热中独立团为该师第一团,即十六团;热北军分区警备第二团为第二团,即十七团;林西、经棚支队及以及韩梅村起义部队一个营(热河民主救国第一旅600人)组成六师第三团,即十八团。独立六师师长由在凌源率部起义的国民党东北保安三支队支队司令、阜新市市长韩梅村担任,政委由老红军、热北军分区司令员兼蒙汉联军司令员钟辉担任。冀察热辽军区1948年3月在热中宁城八里罕甸子北马架子举行独立六师成立大会。军区副司令员李运昌亲自参加会议并为独立六师授旗,热河省副主席杨雨民到会祝贺。韩梅村师长率全师指战员庄严宣誓:“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刚刚组建的独立六师新兵没多少枪支,只先发两个手榴弹,以后才在战斗中逐步武装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哈斯巴图,男,蒙古族,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石桌子嗄查人。哈老曾在兴安学院读过书,因其老师、阿旗支会主任、35团政委道布钦巴拉珠尔被额勒登格叛害杀害,他逃到了林东自治学院读书,后参军入伍,在二十军分区、独立六师十七团任宣传队长,亲历过黄土梁岗、砬子山、平津、江西剿匪等大小无数战斗,现在还在致力于独立六师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喜德,96岁,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广义人,现居江西上饶,入伍时为独立六师十七团一营机炮连战士。老人身体硬朗,记忆惊人,也向我讲述了土改征兵情况,十七团成立组建过程,砬子山的战斗情况。除此之外,把赵宝山、纪青山、石井新等阵亡或现己故去革命军人的后代零散回忆串成线,理出头绪,一段真实的历史,一场血腥的战斗,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清晰地展现在我面前。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叔叔一样的英烈铸成的热血丰碑,铁壁铜墙,守护着大江南北,山河无恙!</span></p> <p class="ql-block"><i>哈斯巴图绘制的卫星砬子山布防图</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哈老回忆,独立6师组建不久,即在宁城、承德、平泉等地打了几次大仗,阵亡近170多人。后来留一个营监视承德之敌,大部队随程子华前指东向北宁线,切断了敌关内关外联系。敌人只守在兴城、义县、锦州等几个孤城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原来,辽沈战役分为锦州攻艰战、辽西会战、长春战役、沈阳战役等几个阶段。攻锦战役第一阶段的目标是除锦州、锦西、山海关、义县之敌外,消灭、分割、孤立北宁线其它守城之敌,清除义县等锦州外围,最终达到切断北宁线的关内外联系,为攻克锦州打下基础。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开始。战役之初,程子华率东野第二兵团暨冀察热辽部队,在河北唐山至辽宁义县间的380公里战线上,发起凌厉攻势,迅速占领了昌黎、北戴河、绥中、塔山、高桥等地,并包围了兴城。国民党急调锦西第五十四军向南增援兴城。砬子山战斗,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阻击敌五十四军由锦西向南驰援兴城而发生的一次激烈的阻击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8年9月12日前夕,冀察热辽前方指挥部命令独立六师在今葫芦岛龙岗区干柴岭一一砬子山一一团山子一线布防。全师三个团全部摆开:十六团在东砬子山、草桥沟、干柴岭构筑工事,破坏草桥沟铁路,寻机阻敌;哈老及叔叔所在的十七团在团山子至砬子山之间构建工事警戒阻击锦西敌人;十八团2个营与师指在砬子山后小英河口、四方台负责指挥策应。9月12日上午,有国民党铁军之称的五十四军,分别由锦西和兴城两个方向,各派1个团侦察前进,进犯至十六团驻地草桥沟并与我军发生交火,辽沈战役的首次战斗一一砬子山阻击战,就这样在敌王牌军和我冀察热辽地方武装之间打响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砬子山,因山上遍布石砬子而得名。砬子山实际不高,绵延三、四公里,主峰海拔只有322米,平均海拔100多米。但因此山距离北宁铁路和连接锦州、山海关间的公路102国道很近,堪称战略要冲。又因其是锦西之敌驰援兴城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第一天首次敌我接触,敌人2个主力团就被独立六师十天团、十七团击溃。我军毙俘敌人280人,缴获火炮5门,机枪10挺,十六团、十七团亦伤亡140人。首战告捷后,东总首长及程子华分别发来贺电,祝贺首战告捷,要求独立六师要咬紧牙关,再接再厉,发扬敢打敢拼精神,拖住敌人,掩护东总主力部队完成大凌河强渡,实现合围义县,最终解放锦州的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9月13日,即砬子山阻击战的第二天,敌在试探性进攻彻底失败后,五十四军全部出动,意欲在砬子山与我一争高下。只见地面上炮火连天,天空上飞机轰鸣,炸弹纷纷落下。据叔叔李振宗的战友、十七团通讯员阿旗双胜藉战士石井欣讲,叔叔李振宗作为通讯员往返于团指与各营之间传达作战命令,走在一片树林边,连人带马被敌机扔下的炸弹炸死!第二天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从早8点一直持续到黄昏。砬子山主阵地几次失守,我方多次组织敢死队反冲锋,阵地是失而复得。最惨烈时敌我双方绞在一起白刃相见撕扯搏杀。曾协助十七团二营机炮连指导员工作的哈斯巴图老人曾动情回忆讲,砬子山战斗激烈程度超乎想向:我方牺牲负伤者很多。但这些热河子弟兵们,敢打敢拼不怕牺牲,坚决守住山头,绝不后退半步。国民党将士都被打红了眼的我军战士们吓破了胆了!十七团二营阿鲁科尔沁旗双胜北山藉战士赵宝山,竟然站在山头,端着机枪边喊边向敌射击,战友劝他卧倒他也不听。忽然敌人一发炮弹过来,赵宝山立即血肉横飞英勇牺牲!我十七团一营机炮连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广义村战士聂文瑞也负了伤。因为伤员一时运不过来,在阵地拉锯战中遭敌补枪而不幸牺牲。十七团一营一连、三连在运动中遭到山腰中玉米地里埋伏的敌人偷袭,损失惨重,战后仅剩30人和80人。据葫芦岛市的张卫星和孔山村的79岁老人孔令举介绍,当时十七团主要阵地集中在砬子山、孔山、牛山、团山子一线,战斗打响时老百姓还以为国军又在演习呢,大家都在附近看热闹,后来发现国军共军双方绞织在一起,枪炮对打,刺刀见红,才知道国共双方打了起来。砬子山山系的牛山被葫芦岛方向海上军舰大炮都轰平了。敌人在孔村架设大炮向孔山乱轰,由于几百几千人绞织在一起,在有限的区域反复争夺阵地,砬子山脉又是山连山沟连沟,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敌人的猛烈炮火也伤了不少敌方官兵,招来步兵一片痛骂声。战斗到最艰苦时,我军各级营、团指挥员亲自上阵指挥,师指警卫排、炊事班、担架班、通讯班、宣传队全都冲在一线,救治伤员,运送弹药,补充缺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阻击战进入第三天,战斗进入白热化程度。兴城的敌1个师、锦西2个师全部出动,在飞机大炮及葫芦岛海上舰队火力支援下,又向我十六团、十七团阵地发起最猛烈攻势。战斗一直持续13小时。阵地易手六七次。兴城之敌一个师扑向十六团阵地,团政委刘云辉中弹负伤,全团伤亡600多人,敌死伤更多。敌锦西2个师猛攻十七团团山子、砬子山阵地,全团一天伤亡就达700多人,敌人伤亡更是数倍于我。尽管阵地几易其手,但最终在我十七团手中。但十七团三营长已身负重伤,卜云虎副教导员也中弹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哈斯巴图老战士经常跟我讲敌人和他最近距离时只有20米,敌手中汤姆式冲锋枪已看得清清楚楚。他代理指导员结束时撤下来,才发现脚底鞋子湿湿的。脱下一看,左右两个褪绷带有两个眼,子弹还露在两个大腿外面,鲜血直流,还好没有被击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这样一个感人情节:一个小鬼号兵的号击穿了,他就用手堵上,继续吹。在山顶上,小号手来回翻滚躲闪子弹。三天的阻击战,我军的冲锋号角一直响彻在草桥沟、团山子、孔山、砬子山,号角声声,荡气回肠,慑敌胆寒。脑海中这个小号兵一次次定格,再定格!战斗白热化时,程子华司令员紧急从兄弟部队调来2个团支援独立六师,砬子山阵地牢牢地控制在我方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砬子山阻击战苦战三天。冀察热辽独立六师各团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用热血与牺牲,圆满地完成了东总交给的阻击打援任务。热河子弟们克服武器装备差、组建整训参战时间短的不利因素,发扬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阻击敌正规部队三天三夜于砬子山,硬是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全师近万人,有近2000人伤亡。砬子山这场硬仗,独立六师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威名,他们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与砬子山同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经我与哈斯老人初步确认,阿鲁科尔沁子弟在砬子山阵亡的23人有:于福(天山口八家村)、聂文瑞(先锋先进村)、孙海国(新民义和村)、钟宝森(先锋乡刁家段村)、项国和(天山镇富有村)、张风财(乌兰哈达榆林堡村)、沈洪彬(乌兰哈达榆林堡村)、吴俭(天山口胜联村)、孙风军(新民新胜村)、陈宝连(天山口潘家湾村)、禹青云(新民公司村)、张海臣(新民公司村)、马风明(新民浩力宝村)、张景和(新民浩力宝村)、范金财(巴彦花沙拉哈达村)、郭友(乌兰哈达榆林堡村)、吴春荣(乌兰哈达双山堡村)、韩国印(乌兰哈达双山堡村)、赵宝山(双胜镇北山村)、李振宗(双胜镇北山村)、金海山(巴彦花东沙村)、孙福山(巴彦花道伦百姓村)、丛树发(巴彦花乌兰苏木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砬子山阻击战的第三天晚上,东总首长电程子华并独立六师:仗打得很好,很顽强,阻击任务已经完成,砬子山一线阵地由四纵吴克华、莫文骅接替,独六师撤到兴城沙后所60里处休整。不久,独立六师与独立四师、独立八师共同拿下了绥中县。塔山阻击战爆发后,东总四纵做正面防御,十一纵做侧应,独立四师、独立六师在葫芦岛西南牵制敌人,是谓月亮山战斗。此时我独六师才得以抽岀时间派人去砬子山打扫战场。由于已过10多天时间,阵亡官兵已经面目全非辨认不清。经请示上级部分烈士遗体就地掩埋在战壕里,部分则安葬在兴城革命烈土陵园独立六师大墓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今,当我伫立在孔山、牛山之上,昔日砬子遍布的山头,已满眼苍松翠柏,叔叔和先烈们用热血浇灌的树木,是那样的碧绿茁壮。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让后人更好的了解70年前的那场战斗历史,为了更方便祭奠烈士亡灵,龙岗区已准备在烈士长眠的地方,建设烈士陵园,供人们永久缅怀瞻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8年底,冀察热辽11纵改称东北野战军48军,独立6师也合并其中,改称161师。该师17团整编为482团。不久部队随主力出喜峰口占领唐山机场,参加了平津战役,江西剿匪,最后并入江西省军区,自此,161师成为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和我叔叔同日当兵的,还有我两位堂叔。一个随南下工作团至湖南省委,任省委警卫班长、排长、省委机关处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一个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1952在炊事班班长岗位复员回到家乡务农。李氏一门三兄弟同日入伍的故事在白音布统已成为佳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叔叔李振宗阵亡在砬子山的消息通过战友很快就传到了家里,堂叔李振奎也捎信给家里:14弟阵亡了(族中排行李振宗14、李振奎12、李振才13)。噩耗传来,李氏全家都沉浸在极度悲伤之中。我年逾70的奶奶一下子病倒了半年。每天老人家总是喃喃的自言自语:“过节与大部队走时还回来看过家人,说好打完蒋介石就回来陪我,现在扔下我这个老婆子无所谓,结婚一年没有孩子的媳妇可怎么办啊!”我的婶子为阿旗先锋刁家段人,和叔叔郎才女貌,夫妻恩爱,关系最好。得知叔叔牺牲的消息时怎么也不相信。叔叔阵亡后她又在李家又守寡3年,苦等了叔叔3年。这3年是她以泪洗面的3年,是她天天背着奶奶偷偷一个人以泪洗面的3年!3年中,婶子逢人都会认真地问:李振宗是识文断字的人,能耐大了,入伍就是新兵班长,又当尖刀排长,又当连部文书,营、团通讯员,怎么一下就会没了?写信时说在首长身边不会有事,不可能死,绝对不可能死,你们都在骗我,是他当官了不要我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她就是不死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关于李振宗叔叔的死因,多数战友说死于骑马送信途中,尤其是战友、原双胜民政助理石井欣还专门讲过叔叔2次立功的故事。而其战友、双胜藉老兵王友则讲,李振宗率尖刀排在葫芦岛沙锅屯抓过“舌头”,在黄土坎(是否黄土梁?)战斗中表现出色,受过全团通报表扬。在砬子山反复夺中,营、团首长都亲自上阵冲锋在前。敌人一梭子子弹过来,与叔叔一起的首长双腿中弹受伤。李振宗叔叔本能地去扶着首长,并接过他手中的机枪,还没及射击,一颗子弹就夺去了他年仅20岁的生命!也是在形成本文过程中,我也在一遍又一遍问王喜德、哈斯巴图,我也在问韩梅村、钟辉的儿女们,我也查遍各种资料并试图找到答案,甚至我不止一次到原兴城烈士陵园,到赤峰南山烈土陵园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把去寻答案。但答案只有一个:李振宗阵亡在砬子山了。哈斯巴图老兵还又补了一句安慰我:英雄不死!是啊叔叔尽管不在了,千万个将士抛头洒血英勇牺牲了,但他们的事迹却在时时激励我们。英雄不死,振宗叔叔已化作砬子山的苍松翠柏,永远守护着龙岗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永远保卫着砬子山的安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捐躯献身浩气长留环宇,舍生取义英灵含笑苍穹。因为和平才会有战争,因为战争才会争取和平。70年前,独立六师的热河子弟碧血丹心,率先打响了辽沈战役的第一枪。尽管砬子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相比缺了些惨烈;与塔山阻击战相较缺少些了规模。但我以为同等重要同样辉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完成了拖住敌人确保主力渡过大凌河任务;是这样一支地方武装,用低劣的装备和“人在阵地在,决不退半步”精神,为解放兴城、攻克绥中拿下锦州,最大限度争取了时间!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冀察热辽独立六师在韩梅村、钟辉领导下打响的第一枪!是哈斯巴图、王喜德、李振宗、赵宝山、杨树清等热河子弟们,打响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第一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文形成于2018年9月,是为纪念在砬子山阻击战中牺牲的作者叔叔李振宗而作。参阅:韩梅村、钟辉回忆录,哈斯巴图回忆录,独立6师研究会资料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