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21 阅读主题:阅读策略在低年级阅读课堂的迷失</h3><h3> 在低年级的阅读课堂中,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最为关键的是阅读目标模糊化——仍然指向“课文内容梳理”,忽略阅读策略的发展。这样的阅读教学,离学生真实的阅读有很大的距离。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必将不再期待和向往。</h3><h3> 在真实的阅读环境里,即便是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往往会用到以下一些阅读策略:</h3><h3> 阅读前:了解文本的主题是什么,对这个主题已有哪些认知;浏览文本,提出问题;对文本内容作出预测。</h3><h3> 阅读中:根据文字描述,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对不明白的词句,利用上下文线索推想意思;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再读一遍;自我提问题,继续往下读,找答案;预测、修正和确认。</h3><h3> 阅读后:写下自己的反应,并和别人分享,或者和他人讨论;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h3><h3> 心理学研究表明,9岁之前是阅读发展的关键期,在此之前是“学习阅读”,9岁之后则是“通过阅读来学习”。如果在9岁之前还没有培养出阅读兴趣,学习和运用基本的阅读策略,今后将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也必将影响到其它学科能力的发展。</h3><h3> 关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也是我平时教学要注意调整的地方。教学低年级有几个轮回了,难免会生出一些固定的程式来,看似经验之果,却未必有效。所以,更要注意陷入固定程式的漩涡,让课堂变得无趣。</h3> <h3>9.20 阅读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设计</h3><h3> 目标选定了,内容选妥了,就要思考教学过程该如何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设计,不同文本体式有着不同的方法、版块、流程,教学设计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否则,课堂教学就僵化了。从核心素养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需自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h3><h3> 1.识字要有利于课文理解。</h3><h3> 2.学习过程要有情景。低年级的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召唤儿童参与学习、保持学习热情起着极大的作用。</h3><h3> 3.知识理解要有条件。任何学习,都是基于原有的经验和基础。当学习与已有的经验和情景产生联结,学生就会自主建构知识。</h3><h3> 4.技能形成要有结构。零散的知识是很难记忆和提取的,但如果对教材进行结构化处理,学生需要记忆的量减少,还能达到可迁移,促进其言语智慧的增长。</h3> <h3>9.19 阅读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选择</h3><h3> 低年级的课文,成人觉得浅显易懂,但从初学阅读的六七岁儿童视角看,可教的东西实在不少。</h3><h3> 1.识字内容选择要注意渗透方法</h3><h3>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方式方法要多样:汉字字理、一个带出一类、结合课文理解识记。</h3><h3> 2.朗读内容选择要凸显体式特点</h3><h3> 对不同的文体,朗读时所用的语音、语气、语调也会截然不同。古诗的朗读,或延长字音,或戛然而止,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故事类文章的朗读,要关注人物,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和情绪变化。说明文,一般用平稳的陈述语气,要清楚地传递语言信息。童诗童谣,要读出特有的明快节奏。</h3><h3> 3.阅读理解内容选择要强调难点</h3><h3> 4.言语运用内容选择要便于迁移内化</h3><h3> “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h3> <h3>9.17 阅读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订</h3><h3> 关于教学目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校内校外教研研讨的重点问题。之所重要,因为它和课堂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也因为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今天在阅读的时候,倒也得到了很多启发。</h3><h3> 我们传统的教学目标设定,比如教参上面的教学目标设定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目标制订得越细,越具针对性,可适用范围就越窄,很难在全国普遍适用。所以,一般教学目标会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1.表达过于呆板,均是“三段式”结构;</h3><h3> 2.三维目标没有很好体现;</h3><h3> 3.个别条目混同教学内容,缺乏目标意识;</h3><h3> 4.个别条目脱离生活实际,未能很好体现育人功能。</h3><h3> 那么要作出以下四个调整:</h3><h3> 1.增补“过程与方法”,让识字素养清晰可见。要清楚地写明采用哪些识字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识记。如:通过对比、联系字义等方式学习“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三个偏旁,采用猜字谜、做动作、揭字理、熟字加一加等方法,在语言情景中结合阅读理解认识“秋、飞、气、叶”等10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新笔画“横撇”。</h3><h3> 2.厘清与“教学内容”的区别,让朗读素养凸显重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任务,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对教学内容有组织、有步骤、有策略的展示,达到行为变化的结果,它主要回答“达到什么”的问题。这两者有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h3><h3> 如:通过聆听教师范读、认读带“一”的短语等,发现“一”的不同读音。通过自己练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读好带“一”的短语和句子。学习正确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师生对读、填空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h3><h3> 3.立足学生实际,让阅读理解素养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要关注到学生主体需求、学习起点、学习兴趣点、学习增长点。如: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在文中找一找:秋天到了,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通过“找一找”,发展儿童提取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语言。</h3><h3> 4.加强迁移运用,让言语运用素养落地生根。借助文本的语言图式,引导学生书写生活、表达情感与思考,是习得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如《秋天》一课,从言语运用素养角度,可指定目标为:根据课文语言图式,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样)了”的句式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h3> <h3>9.15 阅读主题:阅读教学内容选取的策略</h3><h3> 慢慢的阅读过程中,似乎把曾经参加过的无数次教研所学到的细碎的知识进行了重组,从而越来越清晰化。</h3><h3> 关于内容的选取,也一直在思考的,书中也一直在强调教材的整体意识,教学内容要相互贯穿,行程一体化。关于生字,书中在本主题中又再一次提到了偏旁的重要性。特别关注带新偏旁的生字,选取带新偏旁的生字作为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会把偏旁表示的意义、为什么汉字如此组合,这些生字在生活、阅读中的应用等纳入教学,组成一张知识网,帮助学生构建这个汉字的知识体系。</h3><h3> 关于【单元整租意识】,需要重点思考:本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在每篇课文的那些地方,是怎样体现的,前后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教学时,可以通过那些内容来实现?当然,深入解读教材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阅读、对作品创作的背景解读、对作家同类型作品的比较阅读灯。只要有助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我们都要吸纳并尝试。</h3><h3> 【利用情景化教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仍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还是“抽象”的。只有把“抽象知识”转化成“具体情境”,才易为儿童接受。因而,选取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哪些利于情景化教学的知识点并充分展开。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每次上课,当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时,孩子们都会非常专注,积极性也会非常高,精神也非常亢奋。我想,此时的他们学习效果一定是最佳的。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要仔细思考,哪些内容可以转化为情景化教学。</h3> <h3>9.14 阅读主题:为什么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选取</h3><h3> 看着书中的文字,很多都是我自己心中曾经出现的想法。但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阅读课,要识字写字,要流畅朗读,要理解内容,要领悟内涵,要学习语言运用,要······很多想法,当落实到实践中时却时常乱了阵脚。</h3><h3>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想法在我的心中越发地根深蒂固。教材不能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它是一个整体,要有整体意识。更要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四个核心问题。主要知识的前后联系。</h3><h3> 自2016年“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学科教学已从“知识时代”走向“素养时代”,教学将不再局限于只是传授,而要指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锻造必备品格,发展其核心能力。低年段阅读教学的核心素养应指向“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流畅朗读的练习”“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鼓励自主思考和个性表达”等。在考察语文素养时,需加强整体思考,务必做到“上勾下联”,理清上位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下位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h3> <h3>9.13 阅读主题:语文园地生字学习的策略</h3><h3> 正好今天教学了二上的《语文园地一》,不禁回想起来一年级教学到的一些语文园地的内容。今天又恰巧看到了这一主题,真是觉得部编教材让教者清晰了很多的思路。</h3><h3> 在语文园地中,出现了很多版块式的学习内容,而且很多都和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这一点,也让语文园地成为重要教学内容,而不可简单带过。</h3><h3> 语文园地中的识字根据识字方式和编写意图进行归类,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通过课外阅读识字;二是运用规律性的方式识字;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强调生活中识字。比较语文园地里的识字类别,可以清楚地看到,统编教材非常强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按主题识字,重视识字方法的教授。显然,编者试图通过语文园地的生字学习,以期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类别意识和分类思维能力。这样的意识同样也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时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h3><h3> 在语文园地的识字版块里,绝不是“认识几个字”那么简单。除了认识新的汉字,借助这一板块,积累识字经验、习得识字方法、感受识字趣味、联结生活运用等,亦是其需承担的重任。</h3> <h3>9.12 阅读主题:阅读教学中的识字策略</h3><h3> 越是往后读,越是觉得,为什么没有在去年这个时候遇到这本书,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主要还是因为书中讲了很多识记汉字的巧妙方法,不过都是一部编版一年级的教材为例的。但是相见恨晚也是于事无补,还得怪自己没有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肚子里的墨水太少了,何来融会贯通。</h3><h3> 今天这一主题倒是让我脑海中很多模模糊糊的内容,更加清晰化。在低年段,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识字在书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从认识“这一个汉字”走向认识“这一类汉字”,感悟“这一汉字”在课文“这一处”的独特魅力。低年段阅读教学中的识字,主要路径有两条: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文识字。这两个路径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明确教学目的、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h3><h3> 识字课和语文园地里的识字,重点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汉字,了解并掌握识字方法。阅读中的识字,除了以上目的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借助汉字感悟语言,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内涵,享受阅读的快乐。</h3><h3> 文中讲到的策略一共有五种:</h3><h3> 策略一:探究字理,建立字族概念。在这一版块,作者指出了偏旁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对于带有新偏旁的生字,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偏旁,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偏旁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准确识记,实现迁移理解。</h3><h3> 策略二:举一反三,掌握构字规律。在这里提到了“形声字”的重要性。教师要努力去发现每一篇课文中生字与生字之间的关联性,本课重点生字与以前学过汉字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渐渐构建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汉字记忆系统。</h3><h3> 策略三:引发冲突,区辨汉字意思。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完全不同。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汉字”在“这一语境”中的意思。</h3><h3> 策略四:勾连整合,促进课文理解。很多汉字再具体教学中,并不是只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彼此渗透,互相补充,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如“字形分析”“语境感悟”“联结自我”等,往往会交叉使用,便于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识记和对课文的准确理解。</h3><h3> 策略五:紧扣字眼,统领全文学习。找到课文的“文眼”,能起到统领全文的教学作用。这个就需要平时多多关注,多多思考。与其等着别人送到嘴边的知识,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探秘积累来得实实在在。</h3> <h3>9.11 阅读主题:单元集中识字教学策略</h3><h3> 记得大学分科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语文。当时,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为何我高中学了理科,大学乃至决定我将来工作重心时却选择了语文。</h3><h3> 说来也不怕被笑话,高中选择理科,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记性不好不喜欢背书,当然大部分原因是喜欢理解解题后的那份快感。但到了大学分方向时,我问我自己,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那时,总觉得心里对“文字”有放不下的牵挂,对它的魅力更是无法招架,于是便选了“语文”。如今,看来,当初的选择也真是大胆。为何这么说呢?那当然是因为语文的博大精深,博大到甚至很多内容还在学术界存在不小的争议。但,转念一想,这或许就是对我思维深度的历练,对我知识浅薄这一弱点的锤炼。</h3><h3> 今天看了这一主题,更加感觉到了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而且,这份魅力,还需要我们用丰富的联想能力去串联。当然,在串联之前,要确保自己的积累越来越丰厚,才能在宝库中,提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h3><h3> 新教材将单元集中识字又分成了四个内容,分别是:蒙学识字、儿歌识字、看图识字、象形识字。每一种识字方式都有它特定的侧重点。蒙学识字,以传统蒙学的反复诵读为基本方法,在学生掌握字形或对字义理解困难处通过故事、图片、视频解说等方法加以阐释,注重渗透汉字文化和传统文化。儿歌识字,主要采用多形式朗读的方法,在读中不断复现生字,也可结合生活或阅读识记,适当联结相关知识,帮助巩固生字,强调对语言音韵美的感受。看图识字,则重视图文的对应关系,唤醒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加强生活运用;象形识字,关注图画、古文字、现代汉字之间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记汉字,领悟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h3> <h3>9.10 </h3><h3> 当书开始读起来,似乎总也停不下来,似乎总觉得自己缺少的还太多太多。不过倒是要在这里先批评自己一下,自从开学之后,放在阅读上的时间少得有些可怜,倒是要作出一些调整了。</h3><h3> 今天开始了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作为语文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永远不能少的。做了怎么些低年级的老师,对低年级到底应该怎么教,倒是更要听听大家们的总结。再遇上新教材,不免上课要作出很大的调整。到了二年级,书本的难度明显增加了结果层级,不管是课文的长度还是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的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想,让孩子们很好适应的同时,作为老师的我更要有深入的研习。于是选择了这本《统编教材 低年级语文这样教》。</h3><h3> 识字一直以来都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统编教材里,生字主要以三种渠道呈现:识字单元的集中识字,课文单元的随文识字,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里的版块识字。</h3><h3> 生字呈现的渠道不同,其所对应承担的学习任务也各不相同。除了识记相应数量的生字外,各渠道生字还承担的任务有:集中识字,习得识字方法,以便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实现自主识字;随文识字,为阅读理解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领悟文本内涵;语文园地里的版块识字,提供了更多元的识字路径,帮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发展归类识字的能力,最终指向生活运用。</h3><h3> 因而,统编教材里生字所属渠道不同,教学目标指向就不同,教学的策略也自然各不相同。</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