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岁月(三)

等风来

<h3>  1968年的冬天仍然寒冷逼人,磊磊已经快十个月了。这么冷的天屋子内比外面还要冷,那时我的大妹妹正在家待业。母亲就让磊磊去济南家中,叫她二姨照顾她。那时大妹才21岁,每天就像母亲一样的照顾孩子,白天喂饭,夜间搂着睡觉,看护还不到一岁的孩子实在是不容易呀。</h3><h3> 春节临近我想请假回家,因为太想孩子了,孩子这么小,又是第一个能不想吗?领导给了几天假,年三十回去,初五回来上班。回家心切,下了汽车,恨不得跑回家。第一眼看到孩子,胖胖的,穿的干干净净。但连看我都不看一眼根本就不认识我啦,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但一会儿就好了,跟我很亲也让我抱了。 </h3><h3><br></h3> <h3>  在家陪着父母,妹妹们和孩子愉快的过了个春节。因为初五就得上班,初四就要走,真是不愿意走呀,初四一早,母亲做好饭,吃完饭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父亲用自行车把我送到106车站,他就回去了。我从白马山坐车到了济南市里,又转车到了长途汽车站。汽车站等车的人太多了,候车室内是满满的人,听他们说今天黄河结冰,不能走汽车,所以去黄河北的汽车一律停运。我一听这可怎么办!明天还上班呢。正在这时,突然看见商河县保健站一位同志,其实平时也不熟,见了面都不说话。她是从泰安过来的,泰安的哥哥患重病,她接她的哥哥的女儿来商河上学。走不了怎么办,她也很着急,于是我们决定坐火车走。坐火车只能到禹城,到了禹城已是下午一点钟,天空飘着鹅毛大雪,禹成的汽车站静悄悄的,怎么没有人呐?一会儿来了好几十口人,原来是汽车下午都停运了,司机都回家过年去了,这几十口人也是等车的。没有车,他们就去找汽车站上的领导,那时还是革命委员会,领导也回去过年,他们找了好多次,最后值班请示领导,批准加了两辆大卡车,而且只能到北临邑。于是我们都争先恐后的上了大卡车,站在上面,大雪仍在不停地下,北风呼啸,车上的人都变成了雪人,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到了北临邑已是下午五点多钟,天已大黑。我们三人就站在路旁截车,看看有没有到商河方向去的车,那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大部分司机早已回家过年,即便有辆车,人家也不愿意在路上找麻烦,只是呼啸而过,看来截车是没有希望了……<br></h3> <h3>  我们三人到了临邑候车室里,值班人员对我们说:‘’今天是没有车啦,自己想办法吧!这里不能留宿的‘’,于是我们决定给商河自己家人打电话,叫他们来接我们,给值班的同志说了许多好话才借给电话使用。我给医院打电话,让他们告诉在民来临邑接我。和我同来的那一位她爱人在部队上,所以她给比较要好的两个男同志打了电话。就这样,我们三人开始往前走着,她娘俩拿着好多行李。有上学需要的书籍和衣服等等,因为天气寒冷,我们都穿的衣服很厚,天下着雪大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只有我们三人艰难的走着,只听见脚踏着雪地咯吱咯吱的响,眼前白茫茫的雪地,看不到边,要不是所走的路比两边的野坡高出来,那简直连路也找不到,我们望眼欲穿的注视前方盼望来接我们的人早日到来……<br></h3> <h3>  我们大概走了七、八里路,看到前边有个小黑点儿越来越近,当时我们也有点害怕,万一是坏人怎么办?!来到面前,一看是在民!原来他听到别人告诉他到临邑来接我,刚买了个馒头咬了一口就扔到车筐里,顺着商河到临邑的公路骑过来。 从商河到临邑共60华里。就他一个人先到了,那两个还没影呢,本应我和在民可以先走,但是在民说先把行李都放在车上,我推着走一段儿往前迎迎他们,但走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前面有人。在民说:“咱这样走到什么时候到家呀?要不我先带一个人走上一段儿,把行李放下,这个人看着行李,我再去带另一个人”。如不这样,我和在民走了,光剩下她娘俩在荒郊野坡里也挺吓人,不忍心那样做!只有这样一点一点的往前走,走了不知多长时间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有个村庄,在民说:“可能到贾庄了,实在走不动了,找个地方休息休息”。于是在民带着我们找到了贾庄卫生院。开门后一位值班大夫认出了在民说:“王大夫,你这是上哪里去?天这么冷,赶快进屋”。把我们四人让到屋内,捅开炉子忙烧开水,我们在那休息了一会,一看表已是凌晨四点多钟了,在民说,咱得走哇,明天还要上班呢。那娘俩也累的不行了,说:‘’我们不走啦,等天亮有车我们再走吧‘’。我和在民正要走时,那个大夫拿了一根棍子,说:‘’年关前后有些截道的,拿根棍子防身‘’。他不说还不要紧他这一说我们俩还真害怕了,假如真走着走着蹿出一个人来给你一棍子那岂不就要命啦。我们一路可紧张了,在民骑车走在路中央骑的飞快,只听耳边的风嗖嗖响。从贾庄到商河县共16里路,到家已是早上六点多钟,可到家了,累的也不想吃也不想喝,躺在床上睡着了。 </h3> <h3>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俩惊醒,原来是到了时间来催我们去上班的。后来听别人说打电话让他们来接的那两位保健站男同事,根本连去也没去,人家放下电话就回自己家了。只有在民一人在那么恶劣的天气里,来回数次,才把我们带回家。真是辛苦他了。这么些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此事,此景只有自己的亲人才能做到。所以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