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最早是从三连队友陈宬那里听说的这个比赛。团队赛,四个人组队其中必须有一名女性。四个人要同时连续完成游泳🏊🏻2公里山地车骑行128公里皮划艇55公里定向越野43公里,总里程228公里,赛事的难度和里程都超过了大铁。刚刚开始打铁的时候听她描述这种比赛简直惊为天人,心中感叹PRO就是厉害在我根本无法想象!我压根儿也没有想到一年后会有人来找我组队参加这场比赛。</h3><h3>7月初朋友第一次找到我时我是一口回绝的。不可能,虽然我不怵游泳骑车和跑步,但是超长距离连续整,没有山地车,皮划艇也压根儿不会,更别提一下要划55公里!没有把握的事情一般我是不做的。一个月后和朋友闲聊,得知他们还是没有组队成功,朋友继续安利我:皮划艇是双人的,有教练可以提前练习,山地车没有可以给我借,报名费很低,五星级酒店包吃包住,免费旅游,奖金直接发美金……没经住诱惑答应了。最主要原因是心中一直有个大铁梦,怎奈国内没有,这个赛事比大铁难,先玩玩也好。</h3> <h3>谁知刚刚答应了比赛,单位突然有事,不确定能不能按时离开北京去比赛。但是已经承诺别人了,为了不影响队友比赛我还是突破重重困难按时启程。</h3> <h3>宿迁没有火车站,徐州下车之后直接转车新沂。</h3> <h3>临时转车,只能坐在餐车,吃15 元一份的早餐。餐毕就到达了新沂火车站。</h3> <h3>新沂离宿迁只有40公里,等待接站的空档我们就把车组了起来。</h3> <h3>蜗牛小跑战队成员和接我们的老陈合影</h3> <h3>车和行李装进皮卡车,楚山和郑松加练骑行到宿迁。</h3> <h3>我们入住的五星级酒店。九几年的时候曾经路过宿迁,一直以来印象的宿迁就是一个大农村。这回再见宿迁着实让我惊艳,没想到宿迁已经是一座干净富庶的小城。</h3> <h3>朱哥借给我的山地车,这将是我第一次用山地参加比赛。</h3> <h3>228公里团队赛因为高额的奖金吸引来很多外国选手。</h3> <h3>主办方为运动员安排的食宿都非常好,比起以前出去打铁自己要操心酒店和吃饭简直不要太方便。</h3> <h3>陈哥带来了家乡的美酒,大家碰杯喝起来,预祝比赛成功。<br></h3> <h3>吃过午饭在房间开小队会,第二次参加比赛的朱哥经验丰富,他为大家布置好第二天的任务然后就相约外出看赛道,练习自行车拖拽。</h3> <h3>游泳的终点,皮划艇的起点碧湖银滩。<br></h3> <h3>金色的沙滩 夕阳下的骆马湖碧波荡漾景色迷人大家禁不住一通拍拍拍</h3> <h3>为了拍出这张夕阳下跳跃的照片四个摄影师对着我,跳了N多次才成功。</h3> <h3>赛事的起终点湖滨浴场</h3> <h3>8日早上,骆马湖的晨曦。</h3><h3>骆马湖,又名龙马湖,其名字由来已久,相传,因天宫下凡的龙马而得名。是江苏省第四大湖。<br></h3> <h3>我、楚山和领队辉姐负责去市区采买第二天比赛要用的补给,朱哥和郑松再次探路赛道。</h3> <h3>市中心离我们住的新区大概10多公里的路程,边骑边逛,再次感叹宿迁小城的干净美丽。不仅城市美丽,这里的居民素质也很高,宽宽的大马路,路上也没什么车,在北京过马路我们已经习惯了没车就过的方式,骑着车哪管红绿灯,只要没车就过,一路上闯了好几个红灯和黄灯。当时我还奇怪没有车那些行人还傻等啥呢?</h3><h3>游览项羽故里后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请在故里旁执勤的警察👮照看一下我们的自行车。警察叔叔痛快的答应了,在我们过马路时不停地嘱咐:“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逆行。在我们宿迁路口都有人脸识别系统,一旦你们被拍下,那你们将寸步难行,买东西住店啥的都不好使了。”一席话点醒梦中人,我们面面相觑,难怪!看来高素质也是严格管理出来的,这一路我们有没有被拍下来啊?(´;︵;`)</h3> <h3>8日下午在换项区领取号码牌,号坎儿救生衣,船桨,游泳帽记时环GPS等比赛物资,裁判检查强制装备和车辆,找到团队换项位置放车。团队成员官方合影后三个男队员把我高高举起。</h3> <h3>在换项区偶遇这个小伙儿。总觉得眼熟儿,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残疾跑者任耀,看过他很多次报道,难怪眼熟。多面手也来参加户外赛了,看着他熟练的操作手机摆弄自行车,心中佩服的不得了。</h3> <h3>下午赶回酒店开高大上的赛事技术会,咖啡☕️茶铅笔纸张一应俱全。中英文双语技术会,会前赛事总监问:哪个队是第一次来参加这项比赛的,结果只有寥寥几个人举手,大家都是老手啊,尤其那些老外几乎年年来抢钱💰。在中国办的比赛,中外运动员都不少,理应先中文后英文,可主持人却先说英语,虽然也大概其听的懂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头。</h3> <h3>四项赛,要用的装备很多,按游、骑、划、跑的顺序收拾物品补给,然后装在不同颜色袋子方便换项时快速找到物品。时间紧张东西太多,都没顾上照比赛定妆照。</h3> <h3>赛日早上5点多酒店餐厅就按运动员比赛时间提早开餐了。第一次比赛享受这样的待遇。以前参加的比赛食宿自费不说,因为比赛开始的早,找不到早餐只能自己提前准备或是胡乱凑合。</h3> <h3>大巴把运动员从酒店集体拉到一公里远的换项区。放完换项物品大巴接着再把运动员运到起终点湖滨浴场,这里每队也有物品存放区,拖鞋防寒衣物在比赛开始前都可以脱下来存放。</h3> <h3>第一换项区,各个队都在忙碌的做着赛前准备</h3> <h3>在起点第二换项区领了强制装备跟屁虫,忙着吹气</h3> <h3>出发前蜗牛小跑战队成员合影</h3> <h3>比赛允许队员之间拖拽,允许穿胶衣,允许使用呼吸管。</h3> <h3>游泳出发,我们四个人一直前后脚游着,没游多久小伙儿郑松出现抽筋,后半程都是队友楚山一直在拖拽他,我这渣渣水准只能自顾自,慢慢就和他们拉开了距离,游一段时间我就回头望望,看他们跟着就继续游。怕跑偏,我一直跟在另外一个队伍后面。那个队的女队员几乎全程都趴在跟屁虫上让队友拖拽。</h3><h3>游泳顺利起水,看了一下手表,2公里,50分,正常水平。岸边水草很多,我站在水边等着队友到齐打卡。</h3> <h3>在岸边等候的领队辉姐拍的起水照</h3> <h3>山地自行车赛段,整个骑行赛道单圈64 公里,需要骑行两圈。赛道80%是公路,有20%的泥泞路,田间小路,坑洼的石板路,这也是赛事强制胎宽20×1.95以上山地车的原因。骑行一开始就是这种大坑泥泞路段。从来没有经历过这阵势,在差点滑倒的瞬间跳下车推行下坡。</h3> <h3>第一次骑山地比赛,我甚至都不会打开前叉的减震开关,遇到这样的硬地颠簸路段,被颠的嗷嗷叫,这才在朱哥的指导下打开减震器。</h3><h3>这样野趣十足的路段我还是非常喜欢的。</h3><h3>128 公里赛段,公路两旁湖光山色,三台山森林公园路段景色美不胜收。美景的诱惑好多次我都想停下来拍照,可惜手机放在了领队那里。楚山朱哥郑松交替领骑,我只负责稳稳当当的躲在他们后面蹭风,省了不少力气。饿了渴了楚山和朱哥就把拖拽绳拉出来挂在我车前把,吃吃喝喝也不影响骑行速度。整个团队楚山最辛苦,游泳和骑行都是拖拽主力,骑行的时候拖着我上坡居然都能骑到28迈的速度,相当🐮。第二圈郑松又出现抽筋情况,怕影响团队骑行速度,楚山负责拖拽他。我感觉状态还不错,基本第二圈都是自己骑行。可能车子的尺寸不合适,随着时间和里程的加长,我的双脚都麻木的失去了知觉,一度担心时间再长一点,我的脚趾头会不会坏死。另外山地车是直把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使用,手腕也戳的生疼。</h3> <h3>骑行全程均速24.3,5 小时多一点儿完成骑行赛段,基本达到赛前订好的匀速25迈的要求。这期间我们还超了两个队伍。</h3> <h3>比赛要求号坎儿全程必须穿着在外面,每人的GPS追踪器和计时环必须全程携带。所以每回换项换装我都要默念“号坎儿号坎儿”就怕忘记耽误时间。</h3> <h3>换项皮划艇。等候在换项区的领队辉姐已经根据GPS的位置早早把面泡好,把预订的大煎饼饮料和水塞到了换项包,一组一个方便我们在艇上吃喝。
按事先计划,郑松楚山一条艇,郑松负责定向找打卡点。我和朱哥一条艇,朱哥划艇技术好坐后面负责把握大局。
</h3><h3><br></h3><h3><br></h3> <h3>55公里皮划艇,国际顶尖水平划完全程也要7个多小时。对我们这些菜鸟新手要在百公里的湖面找到隐匿的八个打卡点划完55公里谈何容易!这时利用弃卡罚时的比赛规则就很有必要了。</h3><h3>根据赛前发的经纬度地图,郑松已经测算出水上各个打卡点的距离。于是决定放弃第一第八打卡点,打二三四五六七点,罚时6小时。<br></h3><h3>出发,郑松指着正前方不远处的一条白船说那就是第二打卡点,我们就向着它划去,看着越来越近的船我心里还在窃喜:太简单了。然而划近了发现那只不过是一艘水务船。人家看见我们还好心的说“你们方向错了,别的船都向右边去了。郑松修正位置我们也向着右边远处的一个水塔划,茫茫水面看着很近的距离划起来却要很长时间。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藏匿的第二打卡点,看清了打卡船的模样。想着事先测算的第三卡点只在500米外那感觉好像很快就能完成皮划艇赛段了。可是划呀划,说好的500米呢?划了将近5公里才看见第三个点。天知道郑松测算距离的软件出了什么BGU!第二第四是同一个卡点,不用找位置。</h3><h3>刚骑完车,脚麻屁股疼手疼,上艇终于可以坐下来歇一会儿了,起初还很惬意,可是20多公里划下来又变成腰疼胳膊疼,好想站起来伸伸懒腰啊。</h3> <h3>想着后面还有一个全马越野,怕手表没电,上艇就开始给手表充电,直到打完第五卡点,我才打开手表。找到第六打卡点打完卡太阳已经落山。郑松还想接着去打第七个卡点,他说晚上九点皮划艇才关门呢。想着路上小伙儿的种种不靠谱:每回换项最慢不说还丢三落四,换项出发前在我询问“定位的GPS带了吗?”的情况下”上艇才发现定位装备没带,只能浪费赛时返回去拿,测算卡点距离失误……渐黑的天色越来越大的风和水面翻起的浪花,想着开技术会时裁判长说晚上六点前必须上岸,我有些恼了,脱口就对他嚷到“你自己去吧,我要原路返回了,你考虑没考虑过天黑浪大水面的情况?”</h3><h3>幸好小伙儿听劝四人一块儿返航,划到岸边时间已到晚上六点,我们已经奋战了10个多小时。望着湖面越来越大的浪,真是非常庆幸没再继续打卡。后来听说有一战队打完8个卡点,晚上8点半还没有上岸,被组委会强制关门,失去继续比赛的机会。</h3> <h3>开始最后一项越野跑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没比赛前,我以为四项中跑步应该是最简单的,跑就好了,跑不动还可以走,43 公里走六个小时也差不多完成了。然而我忽略了越野跑前面的两个字“定向”!这和我平常闷头跑的越野、马拉松完全是两个概念。没有赛道,没有补给站,没有路标,只有跑步🏃出发前才给的一张标有7个经纬度点的地图!如果你跑完43 公里一个点都没有找到,那也算你没完成这个赛段,所以定向找点才是关键!定向技术不熟练,来回找点走冤枉路,打齐所有卡点,跑60公里都是有可能的。</h3><h3>我是超级路痴,完全不辨东南西北,是一个拿着百度导航还找不到地方的主儿,让我看那地图无异于天书。起跑开始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边跑边走边吃东西,偶尔还和楚山逗逗闷子。第一个点在三台山森林公园门口很快找到,打卡之后,我们没进公园按着郑松的指示掉头就奔西去了,跑了大约一两公里,郑松说不对,第二个点好像在公园里面。不明白定向规则的我还抱怨打卡的哥们太不地道,看着我们离开也不说一声!直到那时我对郑松的能力也没有怀疑,重新进入公园,照着郑松的指示跑来跑去,就是找不到第二个点,这时碰见另外一个国内队,他们同样找不到第二个打卡点,一群人在夜色里的森林公园里来回转磨。</h3><h3>老外玩户外定向比较早,技术成熟。我们出发时看见一队老外在前面跑,等我们打了第一卡时老外已经从三台山公园折返了。这让我一度以为定向很容易。然而现实却是:大半夜我们在公园左转右转耗费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隐匿第二第三个打卡点。公园里很快汇集了国内至少五六只队伍,前三项有领先优势的队伍时间全在定向上消耗殆尽。由此看来四项赛,定位才是关键!</h3><h3>找不到打卡点一堆人像游魂一样在公园里面飘来荡去。我开玩笑的跟楚山说“郑松定向不靠谱。”结果被他听到,冲我们一通发火,嫌我们跑的慢,害得他的定向软件总退出,然后嚷嚷着要退赛。在朱哥的劝说下,我们达成一致,打完四个点就直接回终点,其他三点接受罚时,这样也能算完赛。</h3><h3>好不容易打完第三个点,第四打卡点就是公园门口的第二卡点,也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那是公园南门。”我就用百度导航导了南门,在郑松他们停下来买水的时候,我没有停下来,心想,反正有确切地址,到了门口再等也好!深更半夜的我想快点好能早些回去睡觉。其实心里也在埋怨“换项那么慢,还忘记带水!埋怨别人走的慢却在这里耽误时间买水!”楚山担心我,从后面追上来。我跟着导航走啊走,却怎么也找不到所谓的南门顿时有些惊慌傻眼。楚山说:“看看,幸亏我跟上你了,要不然你一个人怎么办?”看着时间流逝我本来就非常着急听了他的话瞬间就崩溃了,眼泪顿时就涌了出来。我冲他讓道“怎么办?我弃赛,我不走了,就站这里报警!”我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方向,想想当初灵山越野因为路标不全迷路时的那种恐惧无助,对于一个在奥森里面都迷路的人你让她深更半夜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位置……我边哭边埋怨楚山,当初跟我组队为什么没告诉我这是定向越野,找方向是我最大的短板!要是早知道我死活也不会来的!</h3><h3>发泄完我心情也放松下来,群里收到朱哥他们已经到位置的信息,原来不是南门,而是西门!</h3><h3>因为第五打卡点离终点不远,我们决定打完第五点再回终点。</h3><h3>看似很近的第五点也不太好找,印象中也是转了很久才找到。</h3><h3>夜已经深了回终点的几公里路也格外难走。</h3> <h3>大家携手冲线</h3> <h3>历经16小时43分昼夜不停的奔波我们回到终点,在所有参赛队伍中第十个到达。因为打卡不全被罚时18小时,排名21。因为有五个队伍未能完成比赛,这样所有完赛队伍都能获得奖金。</h3> <h3>拿到美金的那一刻大家还是非常开心的。</h3> <h3>队友楚山非常有才,比赛结束做了非常精辟的赛事总结:</h3><h3>非常四天三晚,票价125元。
落地接送,四星级食宿,美女帅哥全程陪玩。
陪你骆马湖劈波斩浪,游船随护;陪你骑行古运河畔,穿乡村,过田野,警车开道;陪你碧湖泛舟,玩寻宝大戏,有快艇警戒;陪你购物,压马路,月下逛公园,半夜一起躲猫猫……放心吧,这一切都合规合法,落地后全程免费。
临上车前每人发200刀,再三叮嘱,欢迎下次再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