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15日) D25 : 斯塔万格—奥斯陆—哥德堡</h3><h3> 一路风景!</h3> <h3>(6月16日) D26 : 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的王国</h3><h3> 半岛上的国家,其实只有东边的瑞典与西边的挪威,但是丹麦由欧洲大陆,伸向北海和波罗的海,与之构成三国。
昨天早上,从挪威的斯塔万格乘火车到奥斯陆中心站,然后转乘开住瑞典哥德堡的列车,摇摇晃晃中,于晚上十点抵达坐落在瑞典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的哥德堡。这一路旅行,由北到南,等车、转车、赶路,旅途上多少的颠簸,夜行的火车,在车声隆隆中入睡,一切都能甘之若素,也增加了许多人生的经验。
今天早上,在哥德堡冷清的街上,除了电车和喷水池,以及成畦的花草点缀,就是在阳光下低头啄食的鸽群,还有和我们一样来自大陆的中国人,他乡遇故人,几句亲切的交谈,多少减少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孤单。</h3><h3> 在恩格尔布雷街(Engelbrektsgatan)边,矗立着瓦萨大教堂(Vasakyrkan),这个教堂有近100年的历史,是哥德堡最早采用新歌特风格的教堂。整个教堂是用当地出产的花岗岩建成,显得十分坚固。</h3><h3> 瑞典在北欧三国中,地理条件可说最好,在半海半陆中。从瑞典北上去芬兰及从芬兰南下进欧陆,皆由斯德哥尔摩上船下船。<br></h3><h3> 昨晚住斯堪迪克(Scandic)皇冠酒店,出来二十多天第一次住三星级酒店。</h3> <h3>瓦萨大教堂(Vasakyrkan)<br></h3> <h3>哥德堡大教堂,古典钟楼浪漫风尚</h3> <h3>哥德堡大教堂</h3> <h3> 喷泉上La Semeuse雕像是一个法国名字,意思是播种女神。这个雕像不算大,但制作得非常精美,是1883年由雕塑家Per Hasselberg制作的,已经有125年的历史。<br></h3> <h3>polhemsmonumentet<br></h3> <h3>哥德堡街景</h3> <h3>哥德堡美术馆</h3> <h3>clock tower钟塔/Tyska Kyrkan德意志教堂</h3> <h3> 16日下午坐火车去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原定乘下午1点25分的快速列车,到达斯德哥尔摩是下午5点左右。但由于某些原因提前乘上了一列慢车,最终到达斯德哥尔摩是下午快要6点,加上又是星期五,导致过了取车时间,到达租车公司时已是6点半,公司早已下班走人了。</h3><h3> 只好打车前往郊区的公寓——Mosstorpsvagen ?。</h3> <h3>(6月17日) D27 : 斯德哥尔摩市区</h3><h3> 早上乘5站公交到地铁起点站,然后乘地铁到斯德哥尔摩火车中心站,出大门就是市中心。</h3> <h3>骑士岛教堂</h3> <h3>The House of Nobility/贵族之家</h3> <h3>斯德哥尔摩市政厅</h3> <h3>斯德哥尔摩大教堂</h3> 诺贝尔博物馆<h3><br></h3> <h3>圣灵岛上的瑞典议会</h3> <h3>瑞典皇宫</h3> <h3>Kaffekoppen</h3> <h3>(6月18日) D28 : 白天斯德哥尔摩市区</h3><h3> 晚上17点30分乘邮轮去塔林,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到达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h3><h3> 晚上住塔林老城的Tallinn City Aoompea托姆比亚公寓。</h3> <h3>邮轮码头</h3> <h3>上船前check in</h3> <p class="ql-block">进港的诗丽雅号邮轮</p> <h3>瑞典海岸</h3> <h3>瑞典海岸</h3> <h3>波罗的海</h3> <h3>波罗的海晚霞</h3> <h3>波罗的海晚霞</h3> <h3>波罗的海日落</h3> <h3>(6月19日) D29 : 建于13世纪中叶的塔林老城</h3><h3> ——著名的托姆别阿坐落于此!</h3> <h3>托姆别阿城堡/议会</h3> <h3>圣奥夫拉大教堂</h3> <h3>老城区鸟瞰</h3> <h3>老城区鸟瞰<br></h3> <h3>涅夫斯基大教堂(沙皇权威的标榜)<br></h3> <h3>古老的赫尔曼城堡,就叫"塔林",语意:丹麦城堡,挂在城堡的丹麦国旗。</h3> <h3>赫尔曼城堡</h3> <h3>千年小巷</h3> <h3>(6月20日) D30 : 塔林——赫尔辛基(上午10点30邮轮)
生活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总觉得北欧几个国家都很小,但到了北欧才知道,国家面积虽然小,但是城市很精致。一座城,你都会觉得逛不完。
站在去赫尔辛基邮轮的船舷边,望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塔林,最宝贵之处在于它与过去的联系,走进老城区,你便踏上了可追溯到13世纪的、塔林独特的清盘砂卵石街道,现代人行走在千年以前的大街小巷、教堂和广场之间,真切地感受到中世纪的情怀和感动。
三面环水的塔林老城是北欧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城市,除了卵石蜿蜒,还有多彩民居,宏伟教堂,童话城堡,哥特式尖顶,这些都是这座城的魅力所在和底蕴内涵。</h3><h3> 下午,邮轮13点到达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打车前去火车站广场的租车公司取车,取完车又回邮轮码头接上同行者和行李,然后马不停蹄驱车前往芬兰的波尔沃(Porvoo)小镇。<br></h3><h3> 波尔沃位于赫尔辛基以东50公里的波尔沃河(Porvoo river)河口,是一个有680年历史的景色如画的古城。它的名字来源于瑞典语Borga,取“河上要塞”之意。早在中世纪,波尔沃就是一个重要的进口贸易中心,坐落在波尔沃河沿岸的一排排红仓房向人们展示了波尔沃的航运史。老城区尖拱顶式的的大教堂、弯曲的街道、狭窄的小巷和低矮的木屋构成了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h3><h3> 晚上住宿:安蒂拉别墅酒店(地址:Vaha Ojalantie 92)。</h3> <h3>波尔沃河沿岸</h3> <h3>波尔沃河沿岸</h3> <h3>波尔沃河沿岸的红仓房</h3> <h3> 波尔沃大教堂尖顶拱形,颜色雪白,始建于13世纪,是1809年芬兰第一届议会所在地。 1809年,俄国沙皇在这里确认了芬兰人的信仰、宪法、权利和自治,波尔沃大教堂也因此被尊崇为芬兰独立精神的基石。教堂设有一尊铜像,以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h3> <h3>波尔沃大教堂</h3> <h3>波尔沃大教堂</h3> <h3>沙皇亚历山大一世</h3> <h3>波尔沃小村庄</h3> <h3>(6月21日) D31: 波尔沃——萨翁林纳(Sulosaari)</h3><h3> 在芬兰有一项特殊的法律——“Everyman’s right”。它虽不是芬兰独有,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北欧做的最好。</h3><h3> 简而言之,就是无论本国公民还是外国游客,每个人都有充分接触自然的权利,可以自由进入芬兰接近90%的土地和森林中。只要不是保护物种,你可以尽情的采摘浆果、蘑菇、花朵等等;只要不损坏私人物品,你可以尽情的徒步、滑雪、骑行于森林中……
所以在芬兰,你会发现所有的国家公园都是免费的,这便是这项权利的一种体现。<br></h3> <h3>路过的咖啡店</h3> <h3>萨翁林纳大教堂</h3> <h3>萨翁林纳城堡</h3> <h3>Family Hotel Hospitz(哈斯匹堤旅馆)门口</h3> <h3>(6月22日) D32: 萨翁林纳——赫尔辛基</h3><h3>住Happy Home Apartments(欢乐之家公寓)</h3> <h3>(6月23日) D33:图尔库一日游</h3><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最后一次使用铁路通票</h3> <h3>图尔库主教座堂</h3> <h3>奥拉河风光</h3> <h3>图尔库城堡教堂</h3> <h3>图尔库城堡教堂</h3> <h3>奥拉河风光</h3> <h3>(6月24日) D34: 海上要塞——芬兰堡<br></h3> <h3>苏欧门里那教堂</h3> <h3>苏欧门里那教堂</h3> <h3>炮台</h3> <h3>(6月25日) D35: 赫尔辛基市区</h3> <h3>赫尔辛基大教堂</h3> <h3>赫尔辛基大教堂</h3> <h3>赫尔辛基大教堂<br></h3> <h3>乌斯别斯基教堂</h3> <h3>岩石教堂</h3> <h3>路德教会</h3> <h3>Havis Amanda(阿曼达雕像)</h3> <h3>(6月26日) D36: 赫尔辛基——哥本哈根——上海</h3><h3> 下午,从赫尔辛基机场乘北欧航空,经哥本哈根转机直飞上海。</h3> <h3>在赫尔辛基机场写下旅行中最后一篇日记。</h3> <h3>北极之旅</h3><h3><br></h3><h3> 从斯德哥尔摩上船,就兴奋不已,豪华游轮,真是人生难得一坐,像上了法国电影《豪华游轮》一样奢侈。</h3><h3> 在日落前,到甲板上欣赏波罗的海晚霞,泛红的夕阳艳丽无比。从斯德哥尔摩到爱沙尼亚的塔林,约需十几个小时船程,并且在塔林老城游玩后,再乘游轮去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然后开车前往波尔沃、萨翁林纳以及图尔库等地。</h3><h3> 在图尔库又如此的巧合,正好在芬兰独立一百零一周年的仲夏节来到了这个千湖之国,领略她的清冽和她长达20小时的白昼。</h3><h3> 芬兰曾于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年,被瑞典统治了六百年,所以两国文化、习俗多少会有些近似之处。对于这个有三分之一国土在北极圈里的国度,我始终怀着敬畏与心疼。敬畏,这漫天的冰雪极寒之地;心疼,这个在历史里始终处于瑞典与俄国你退我进的拉锯战中的夹心饼国。</h3><h3> 以“波罗的海之女”著称的海港——赫尔辛基,不愧是北欧的重镇。用花冈石砌起了这个有白色之都头衔的首都,所有建筑皆新颖而特殊,也有混合着瑞典与俄罗斯的色彩,比如红砖的路德教堂与有金黄色圆顶的的东欧殿堂,都显示了芬兰宗教异于欧洲基督教、天主教的色彩。</h3><h3> 北欧游一个月有余,已经到了倦鸟思归的时候,此次北欧游,经历多国,也碰到许多华人同胞分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辛勤地努力生活着,真正让人感到“乡亲遍四海,华人满天下”的亲切。</h3><h3> 北欧来去,又成了南飞的候鸟,开始往回的归程行进,旅途疲倦,已无心再上其它城镇,即使在回赫尔辛基的路上,风景再美,也归心似箭。</h3><h3> 在飞机隆隆声中,挥别芬兰,稀薄的阳光下,赫尔辛基挺直屹立,周守着古往今来波罗的海上重镇英名美誉。</h3><h3> 朋友们,上海见!</h3> <h3> (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