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松枝上拴系的乡情,万载绵延

老成

<p>红韵视界欢迎您</p> <p>小序</p><p><br></p><p><br></p><p><br></p><p>我多年来,流连于六盘山周边的广大地域,在这片厚土旷野中寻觅历史的残片,试图探究“陇山文化圈”的富厚蕴藉,藉以表达我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眷恋与挚爱,亦想以文会友,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爱好者笔谈交流,更希望新生代们正视脚下的土地曾经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片土地,坚定文化自信,让陇山文化得以弘扬传承</p> <p>陇 山 赋</p><p>陇山,六盘山之古称也。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曾在朝那湫(在今彭阳县境内)初创先天八卦,被视为龙腾于渊之圣地,故称龙山。陇由龙异化而来,因其突兀横亘于西北旷野,致东西陇断,改称陇山。陇山拱护关中,西周赖此立朝代商;西连陇右诸郡,造化伏皇故里,麦积圣境;东翘鸡首,鸡头山(今崆峒山)闻名《史记》,黄帝在此问道,汉武慕名登临;陇山东北与子午岭相接,萦纡千里,直接大漠,鬼斧神工般造化出陕甘古塬,尤以董志原名著远古,孕育了先周肇兴;陇山北延数百里,直抵黄河南岸,沃野广袤,川原纵横。长城逶迤,烽燧高耸,边城虽坍,风韵尚存;俯瞰陇山四境八周,皆与陇山襟带相连,且泾河渭水及清水河皆发源于陇山,是上古先民因水而兴,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由其地望、水利因素而论,陇山实陕甘宁三省区之祖山。因陇山古时大部在甘肃境内,是甘肃的地标性名山,故甘肃向以陇为代称,陇山周寰被称为陇原,以地理位置分称平凉以东,子午岭以西为陇东;以宁夏南部八县谓之陇中,以秦安、定西等地称为陇西,以河州、岷县谓之陇南。新中国建国后,于1958年10月析隆德、泾源与西海固及北部各县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陇山隶属虽有变更,但其历史文化已然定格。</p><p><br></p> <p><br></p><p><br></p><p>这片黄土地是厚重的、神性的,因为这里是中华民族生息发展的远古家园之一,这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几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和类人猿遗骨,这里有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迹;这里曾留下中华民族始祖伏羲、女娲、炎黄、颛顼的足迹,这里曾是炎帝后裔生息崛起之地,也曾是周族肇兴,秦汉振兴的沃土;这里承载过历代王朝捍边御侮的战争风云,这里存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洪流涌动的古老河床。这片神奇的土地,激扬过尉迟敬德大治宁夏的奔驰呐喊,翻动过范文正公戍边御侮的忧思愁绪;驰骋过杨家将捍卫边关的悍将铁骑,张贴过和平息战招民开垦的安民告示;承受过成吉思汗扫灭西夏的奔突践踏,矗立过元豫王经略萧关的城池府邸;传送过埋葬元鞑的讨元公告,回荡过徐达横扫安西的纵情驱赶;倾听过大槐树移民的悲怆哭诉,忍受过明藩王驱使的皮鞭抽打;创造过超级农民的农耕奇迹,载荷过多元文化的厚重积淀;耸立过戍边御敌的巍巍长城,飘荡过报告敌情的缕缕狼烟;珍藏过皇帝爷的亲笔题字,书写过清王朝的吏治典籍;领受过马家军阀统治的怨愤悲忧,痛哭过海原大地震的骨肉撕离;举行过回汉民族翻身解放的盛大庆典,放纵过三军会师的真情拥抱;记录过九十年的翻天覆地,谱写过六十载的改地换天。</p><p><br></p><p><br></p> <p><br></p><p><br></p><p>上下五千年,沿革屡经更迭,名号一再变换。任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这里始终归属中华古国的版图;任艰难困苦如何磨折,陇山始终持守中华民族的魂灵;这里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铁肩脊梁,这里是回汉民族合力挺进的阅兵校场。</p><p><br></p><p>曾几何时,陇原举烽,朝野关注,万民忧心;边关报警,京畿震骇,百姓断魂。自古山犹国门,存亡关乎国家安危;今朝宁陇换新天,盛衰牵动祖国关注。翻开宁陇发展史,多少风云,几多忧患;无数俊杰辉耀星空,万千英烈彪炳史册。这片神奇的土地,是繁衍奇迹的沃土,是谱写传奇的巨著。</p><p><br></p><p>陇山,你从远古走来,你走得步履铿锵,坚定昂扬;你的故事里辉映别致的壮美,闪烁奇异的光彩----</p><p><br></p><p>宁陇古原,五千年风云激荡,史册见奇;九十年红星照耀,党旗生辉;六十年翻天覆地,亘古无例;三十年改地换天,陇山可证。 </p><p><br></p><p> 我爱这片神奇的土地,抚摸它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嗅到扑面而|来的文化的熏陶,都会有一种心灵的慰藉。</p> <p>嗅着扑面而来的浓浓乡情与文化气息酿就的陈年佳酿的醇香,让人们在思念中泪目,在遐思中醉去。</p><p><br></p><p>哦,万古陇山,你的松枝上拴着陇原儿女的乡愁,悠悠在胸,万载绵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