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农村人》</h3> <h3> 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今天我来说点我们小老百姓的一些些事(儿)。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许多持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为了吃个饱饭,纷纷将身份改为农村户口,期间有个名词称之为“非转农”。那时的农村是个“香馍馍”,许多城里娃以讨个乡下媳妇为追求目标。
而计划经济时期,城里人又成为“紧俏货”,粮、棉、油、烟、酒、糖……样样离不开供应票,这时期,乡村大姑娘也以嫁个城里汉子为荣,“农转非”便成了一些农村姑娘小伙追求的生活目标。
自1997年第二轮土地下户后,特别是实行免收农业税政策后至现在,农村户口再次成为“香馍馍”,特别是现在,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那些城郊土地感觉就是 “寸土寸金”!短时间还一度让一些乡镇的“农转非”工作“受阻”,因人不愿意转呀。因为,——我是农民,我骄傲!
社会发展速度已完全不能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词来形容了。
从简单回忆中走出来,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却是秋天的故事。在戊戌初秋,邀友三两人至美丽乡村,在一片金色的世界中,再次感受了这广阔天地的无穷魅力。
出行线路:重庆巫溪上磺镇——塘坊乡——菱角乡凉水村环线。
</h3><h3><br></h3><h3>▽40年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美丽乡村。</h3> <h3> 初秋,大地一片金黄,透过谷浪举目远方,农夫的忠实朋友悠然在稻田边缘,鼻孔发出沉闷的哼唧声,好像在说,这个丰硕的季节有它不懈的努力。
<br></h3><h3>▽田埂边,朦胧中,健硕的老牛发出沉闷的声音</h3> <h3> 雨后的初秋,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雲,隙光透过云层, 映衬着 “五颜六色”的秋日彩林,静静的村落被彩林环抱,美得叫人“窒息”。<br></h3><h3><br></h3><h3>▽彩林环抱着静静的村庄</h3> <h3> 稻田里,两台“久保田”牌收割机在金色的田野发出厚重的轰鸣声,一台正在忙碌着稻谷的收割,一台正将收割好的谷粒装袋。一位老大爷不失幽默告诉我,他们聘请的这头“牲口”一个要顶100多人的正劳力,有了这玩意,啥时成熟啥时收,快捷更方便,也不再惧怕什么恶劣天气了。我想这就是4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科技让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民也不再是面向黄土背向天的农民了。——我是农民我自豪!<br></h3><h3><br></h3><h3>▽初秋,大地一片金黄</h3> <h3> 轰鸣声中,收割机漏斗下,男女老少笑逐颜开,不一会,看着田埂上堆积的那一摞摞编织袋越来越少了,而几十上百斤的编织袋就成为壮年男人们的专利,他们将装满金灿灿稻谷的口袋整齐的摆放在田埂旁等待拖机归仓。阴暗处,依稀看得清一旁的收割机驾驶员一脸的严肃,那是羡慕的表情。算一算,老李头家有稻田11余亩,每亩收成约1600斤,每斤市场价3元。哇!光一季稻谷初步估计也是RMB5万左右也。——我是农民,我高兴!<br></h3><h3><br></h3><h3>▽收割机下,男女老少笑逐颜开。</h3><h3><br></h3> <h3>▽装满金灿灿稻谷的口袋整齐的摆放在田埂旁<br></h3> <h3> 要说种稻谷,有栽种的技术,也有收割的技术。这不,这娘俩手持一根长棍沿着稻田边缘依次将边缘的水稻向里挤压,其实这也算是一个基本的高产工作步骤,主要是避免收割机在收割时出现无法完成田埂边缘的收割“死角”避免漏收,力争做到粒粒归仓。――我是农民我智慧!<br></h3><h3><br></h3><h3>▽粒粒归仓除“死角”</h3> <h3> 在巫溪县古路镇龙坪村,扶天寿老人家有稻田2、3亩。烈日下,他正与孙媳用镰刀处理着田埂周围的稻子,等待着收割机驶进他家稻田收割。老人今年78岁,腰不弯背不驼且耳聪目明。他告诉我,现在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真的好,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的征收后还为他们缴纳了这样那样的许多费用,政策对他们很实在,每月也有养老金1000多元,他从内心感谢党恩。在与我交谈时,眼光时不时望望那金灿灿的稻田感慨地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他不想闲着,不做点啥也对不起这么好的政策,多做点事情,这样即对身体有益又有可观的收入。——我是农民,我勤劳!<br></h3><h3><br></h3><h3>▽扶天寿老人与孙媳</h3> <h3>▽谷浪里,勤劳的运粮人</h3> <h3>▽爷孙一起整理田埂稻子</h3> <h3>▽他们高兴的等着收割机的到来</h3> <h3> 时针一步步往前跳,不知不觉已是下午1点过,到得塘坊乡,偶然想起今年3月结缘菱角乡栀子花节的那位小盆友来,经过联系微信定位后准确找到菱角乡凉水村我那小盆友家,从她口中了解到该村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稻田收割机无法到达,刚好她的亲戚正在用传统的收割方式收割稻谷。<br></h3><h3><br></h3><h3>▽塘坊乡收割现场一角</h3> <h3> 她带我们到达现场一看,这就和几十年前的收割方式别无二致。木板镶嵌的谷斗,竹编篾围,稻田里那劳动场景又将我带回到少年时期和参军的那个年代,眼前的这些劳动场景都是我所经历过的,参军时部队农场也有稻田千余亩,那时也是基本采用的这种原始方法收割,虽说慢了点,但劳动场面甚为壮观。看看忙碌的场景,有高撅着臀部收割的、有传递稻子的、有翻打稻子的,擦汗的和递水的忙得是不亦乐乎,走上去想搞个摆拍,去!没你的份,人家忙着呢,没时间跟你扯犊子。——我是农民,我任性!<br></h3><h3><br></h3><h3>▽看这位大嫂被稻叶穗的芒刺蛰的痛苦表情</h3> <h3>▽喝上一口咱凉水村的凉水是不是很清爽</h3> <h3>▽一捆捆稻谷传送到打谷者手中</h3> <h3>▽落日前,领头白鹭带着一群雏鸟如勤劳的人们一样呈人字形在天空自由飞翔。<br></h3> <h3>▽外出的“洋媳妇儿”也回家帮一把。</h3> <h3>▽夕阳下,凭一己之力的老沈独自打着水稻</h3> <h3>▽原始的操作还是让他很不方便,于是他叫来了沈嫂帮着赶工。</h3> <h3>▽看这娴熟的技巧,稻谷的传送与接收运用自如。</h3> <h3>▽夫妻得心应手,双双甩开臂膀用他们的劳动创造出幸福、美丽!</h3> <h3> 经过以上一阵折腾至下午6时许,我那小盆友善解人意,叫来她弟弟以极快的时间为我们做好一顿可口饭菜,吃饭时主人却端坐桌上不吃,问她答曰:她们是下午2点多才吃过,晚饭要很晚才吃。原来这是专门为我们做的一顿饭,听此内心瞬时一阵愧疚!谢谢你,小香儿。回家次日,见你的网络格言是——来农村吧,我养你。你真时尚,几个字就诠释了广阔天地的迷人景色。——我是农村人,我善良。</h3><h3><br></h3><h3>▽小弟在灶塘点燃柴禾</h3> <h3> 写到这里,故事也告一个段落。下面这位就是为我们做得香喷喷饭莱的、我的小盆友香儿,也是地地道道成长在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美女,是不是特漂亮呢?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山里娃哦,她的流行语是――到农村来吧,我养你!
<br></h3><h3>▽我的小盆友——香儿<br></h3> <h3> 作者:古木</h3><h3>片尾友情出镜:香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