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杨向平、杨向成、杨向群为怀念慈爱的父亲母亲而作</h3><h3>图片编辑:杨向群</h3><h3>文字编辑:杨向群</h3> <h3>1979秋。父亲到丹东工作</h3> <h3>父亲在作报告<br></h3> <h3>1980年秋。举家第三次搬迁。</h3><h3>鸭绿江畔丹东市依旧是个陌生的地方。</h3><h3>小时候在东沟,曾听来自丹东的下乡知青哼唱那首感伤的“鸭绿江之夜”:</h3><h3>“美丽可爱的故乡,</h3><h3>多么令人向往,</h3><h3>鸭绿江水滚滚流淌一直流入海洋……”</h3><h3>如今徜徉在鸭绿江大桥下,望着绿波轻柔的江面,感觉歌词应为“鸭绿江水静静流淌”,才更贴切。</h3> <p>父亲在工作中</p> <h3>1982年三月。父亲出席辽宁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h3> <p>出席辽宁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父亲在沈阳红旗广场留影。</p><p>座落在红旗广场上《毛泽东思想万岁》雕像群,历时三年,于1970年竣工。</p> <h3>80年代的父亲母亲</h3> <h3>母亲来丹东后,安排在丹东市食品公司。虽然身体状况不见好转,但单位离家较近 ,仍然坚持工作。</h3> <h3>姐姐和哥哥相继成家并有了孩子。</h3><h3>外孙女和孙女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欢乐。</h3><h3>这是全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丹东的照相馆拍照全家合影</h3> <h3>1983年9月。母亲离职休养。</h3> <h3>母亲的离休生活,由于行走不便(后来上下楼都困难),除了偶尔出去看看外面的变化,基本局限在家中。</h3><h3>这是和外孙女、孙女在锦江山</h3> <h3>一年又一年。</h3><h3>母亲在家中饲养的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h3><div><br></div> <h3>母亲在再次盛开的兰花旁留影</h3> <h3>这是在江边开发区留影<br></h3> <p>和两位外甥女合影</p> <h3>父亲在飞机上</h3> <h3>出访</h3> <h3>父亲最后一次出席丹东市人民代表大会</h3> <h3>1986年丹东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出席证</h3> <h3>父亲和大家热烈交流,亲切交谈</h3> <h3>1986年9月,父亲接到来自吉林抚松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函,回家乡参观</h3> <h3>家乡座谈会上照片</h3> <h3>在天池留影</h3> <h3>长白山天池瀑布。</h3><h3>长白山天池是鸭绿江的发源地,鸭绿江辗转流经吉林、辽宁两省,最后在丹东市东沟县流入黄海。父亲和母亲大部分的人生经历都在这里。</h3> <h3>坐在出生的土地上,心情一定百感交织。</h3><h3>父亲在长白山天池瀑布下留影<br></h3> <h3>1986年末。父亲响应号召,离职休养。</h3> <h3>父亲离休后,参加了丹东老年大学,又开始了学习生活</h3> <h3>父亲在老年大学(之一)</h3> <h3>父亲在老年大学(课堂上)</h3> <h3>父亲在老年大学(之三)</h3> <h3>丹东市人大常委会致市九届人大代表的信</h3> <h3>离职后依旧不忘初心</h3> <h3>父母回到东沟游览。</h3><h3>这是在孤山留影</h3> <h3>母亲在建设中的大东港留影</h3> <h3>父亲再一次畅游鸭绿江</h3> <h3>时光荏苒,三年很快就过去。</h3><h3>老年大学毕业证书</h3> <h3>父亲接到的邀请柬</h3> <h3>1990年。家中又添新人</h3> <h3>父亲和东沟(此时东沟县已改名东港市)老战友合影</h3> <h3>母亲在东港参观</h3> <p class="ql-block">姐妹情深。</p><p class="ql-block">母亲和她的姐姐我大姨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家中仅存的三张全国粮票。</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远在吉林抚松的大姨省吃俭用常常把积攒下来的全国粮票给她的妹妹家寄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粮食供应指标</p><p class="ql-block">1993年2月18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自此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被取消。</p> <h3>父亲老年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摄影班</h3> <h3>摄影活动风雪不误</h3> <h3>山脉河流留下足迹</h3> <h3>在青山沟合影</h3> <h3>九十年代后期,父母和孙子在一起</h3> <h3>家庭合影</h3> <p class="ql-block">母亲早年曾做小学教员,又当过分校主任。离休后,母亲先后辅导外孙女和孙女,现在又开始辅导孙子了</p> <h3>和孙子一起做手工。窗台上摆放和柜子张贴的都是手工作品</h3> <h3>母亲在闲暇时,也拿起笔写回忆文章和记录家庭日常的小故事。有些在报纸上发表。</h3><h3>这是部分草稿</h3> <h3>90年代的父亲母亲</h3> <h3>父亲的老年生活同样丰富多彩。除了上学、旅游、摄影,还参加老年门球活动。</h3><h3>这是和门球队员们的合影</h3> <p>门球场上打门球</p> <h3>又一次快乐的采风活动</h3> <p>桃园留影</p> <p>始终关心农业生产</p> <p>建国50周年合影</p> <h3>进入21世纪的母亲</h3> <h3>为母亲祝寿</h3> <h3>2002年春,父亲又一次来到北京天坛,父亲第一次游览天坛,还是四十五年前(左图站立者左起第一人)</h3> <h3>父亲在乡村大棚</h3> <p class="ql-block">2005年春天。父亲在桃园</p> <p class="ql-block">父亲乡村游</p> <p class="ql-block">步入老年的母亲时常会思念家乡的亲人,把历年还保存的往来的信件抄写下来,起名“姊妹两地书”</p> <h3>两位老人在接听远方的祝福</h3> <h3>2007年丹东市老年门球赛合影</h3> <p>2007年10月21日中共十七大通过部分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p> <h3>2008年。父亲82岁</h3> <h3>又遇见老战友</h3> <h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h3> <h3>2010年,父亲母亲在家中</h3> <h3>坐轮椅的母亲</h3> <h3>父亲用轮椅推着母亲在鸭绿江边。</h3><h3>父亲和母亲在革命工作中相识、相爱、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60多个春秋</h3> <h3>父亲在金秋红叶中</h3> <h3>慈祥善良的父亲</h3> <h3>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拄起了拐杖。</h3><h3>父亲和子女亲属在一起</h3> <p>父亲对孙辈的期望和叮嘱</p> <h3>父亲</h3> <h3></h3><h3>进入21世纪第十个年头以后,年迈的父亲也坐上了轮椅,不能自由的行走了。</h3> <h3>这是70年代末期,父亲初到丹东工作时,在锦江山九曲桥荷花池边留影</h3> <h3>2014年夏天。我用轮椅推着父亲再次来到锦江山九曲桥的荷花池边。</h3><h3>当耄耋老人凝眸远望时,是否是在回顾一生平凡岁月的如烟往事?</h3><h3>我个人以为:</h3><h3>父亲幼时失去双亲,是人生之不幸;但父亲又是幸运的,父亲以自己微薄之力,积极参与上世纪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平安的度过了一生。</h3><h3><br></h3> <h3>父亲的这些日记是否记录了平凡生活的点滴?</h3> <h3>父亲的部分工作笔记</h3>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这些发言稿能否忆起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p> <h3>父亲沉稳寡言,又有过机要工作的经历,平日很难从老人的口中知晓家国天下事。</h3><h3>这里拣出两本父亲早年读过的重要书籍</h3> <p>在这部方志敏烈士的遗作中,目录的前两个标题:“清贫”、“可爱的中国”,可以诠释我们慈爱的父亲和母亲平凡的一生</p> <h3>2015年10月8日。我们慈爱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h3> <h3></h3><h3>2016年9月11日。我们慈爱的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h3> <h3>我的父亲母亲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投身革命,先后在抚松、沈阳、东沟、丹东工作,大致是鸭绿江流域的起止处。</h3><h3>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漂流,我的父母完整的从起点抵达到终点。</h3> <h3>怀念父亲母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