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灵空山游记

玉蝉儿

<h3><b>眼看着又要开学了,日子越来越近,而想要出去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终于,在8月30号的这一天,灵魂与身体一起,放飞沁源灵空山!</b></h3> <h3><b>一路听着歌,在这令人愉悦的时刻,这些平时不大喜欢的流行歌曲,此刻也变得婉转动听了许多。在导航的温馨提示下,车没费多少周折,顺利驶近了灵空山风景区。时下虽已进入初秋,但一路的植木依旧苍郁茂盛。可是,临近灵空山景区,却发现,道路两边的树木已泛出了秋意,显了萧瑟之气!</b></h3> <h3><b>省内一卡通在这里丝毫没有用。80元一张门票,内含10元停车费。车可以径直开到景区咫尺。</b></h3> <h3><b>这几年,家中老少皆有羁绊,不得远行!因此,只好选择离家不远的景点,作一日之游。当然,有山水异趣的定在首选。灵空山距家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听说环境保护还不错,尤其是可以近距离看到我们的“近族”——猕猴。</b></h3> <h3><b>虽然心理已有了准备,但还是感到了猝不及防!进入景区才不足百米,“看,猴子🐒、猴子🐒”的惊呼声,已经刺破耳膜,直达心底,激起了层层波澜。</b></h3> <h3><b>果然,林梢间,好一番欢腾热闹的景象:猕猴们或蹲、或跃、或追逐嬉戏、或静坐沉思……</b></h3> <h3><b>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野生的猕猴🐵。它们一点也没有打生,面对我们这些叽叽喳喳的“不速之客”,仿若熟视无睹,依旧悠然自得的该干什么,还干什么!</b></h3> <h3><b>人类有人类的家庭模式,生活方式,以及生存法则。动物亦是如此!猕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猴种,由猴王带领,集群而居。看着它们欢快无虞地乐享生活,羡慕之余,不由心生了诸多的感动。“岁月静好”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再是一句口号,一种奢望。愿天底下所有的静美安详都不被辜负和打扰!照几张相,默默地选择离开!</b></h3> <h3><b>据简介,灵空山有十大胜景:五龙池、盖海洞、东钟楼、十八盘、舍身崖、仙峦桥、净身窑、甘露泉、须眉山和茅庵。在我看来,这十大胜景多是人为的寓以了一些神话而加以冠名,反而不及一些自然之境来得有趣。</b></h3> <h3><b>例如,这株“九杆旗”!它树龄600,高4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松,不但创造了世界吉尼斯之最,而且以其独树一帜的姿容获得了“九杆旗”的美誉,成为了灵空山的自然盛景之首!</b></h3> <h3><b>其实,单就树龄来说,“九杆旗”只能排行老二,灵空山中还有一株名为“三大王”的老油松,树龄已达752年。“三大王”本为三株比肩而立的油松的共名。只是,世事沧桑,其它两株由于种种原因,惨遭诛伐,单只遗留了这一株孤零零的静观风云!</b></h3> <h3><b>通过预前攻略得知,灵空山原名九顶山,后来因为佛教活动盛行而改名为灵空山。其中,灵空山的“空”,好似就出自山中的圣寿寺。佛曰,一切皆空,知万物无常而不执着万物。也许人只有参透“空”的奥妙,才能真正得到山之灵气、佛之奥秘吧!</b><b>圣寿寺坐落于灵空山山腰的一块平地上。据史籍记载,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黄巢起义,避难到此,削发为僧。这位皇子死后,被封为“先师菩萨”。唐景福二年建先师禅院,宋端拱二年赐额“圣寿寺”,相沿至今。 </b></h3> <h3><b>圣寿寺有好几处这样独特的建筑风格。从外观来看,完全不同于以往见过的国内寺庙,似乎多了很多的“天竺”元素,又感觉还掺杂有不少的“基督”基因。跟前没有导游,“抓住”庙门前摆摊的一个本地妇女询问,也只是简单一句“这是唐朝建筑”,便已“三缄其口”。</b></h3> <h3><b>一说“唐朝建筑”,“贞观”和“开元”的盛世豪风便在想象中如海潮般席卷而来。尤其是“开元时期”,中华一度盛景空前,国库充盈,百姓富足,据说,当时的人们外出“游历”,一点食物都不用携带,因为一路上随时都有免费的食物供应。而首都“长安”,也是当时世界上人人向往的“国际大都市”。</b></h3> <h3><b>既是如此,那这样博采众长、标新立异的寺庙建筑的出现,便不足为奇了!</b></h3> <h3><b>灵空山十大胜景之一的“净身窑”就位于圣寿寺殿后的悬崖畔。是先师菩萨(即皇子李侃)圆寂坐化之所,凿于唐末,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b><br></h3> <h3><b>内壁存有距今九百八十余年的宋代摩崖造像。造型似乎遗续了唐朝风格,饱满圆润,慈和安详,栩栩如生。</b></h3> <h3><b>仙峦桥是灵空山的又一胜景,位于圣寿寺西南一百多米处。有人说峦桥上的雕刻工巧精细,雄伟壮观,十分罕见。可对于我这门外汉,实似“对牛弹琴”。不过,站在桥下不远的崖底仰视,两崖对峙,峭壁陡立,峦桥凌空飞架,这“十大胜景之一”的名头也似乎是可以当得的了。</b><br></h3> <h3><b>峦桥不远处有一口“圣水泉”,已经1200多岁的高龄了。也是圣寿寺建寺以来僧尼日常生活和饮用的一眼山泉。据说此泉水清澈、甘甜,还有养颜护肤的功效,并对急慢性胃病有特殊疗效……,只可惜,我把脑袋探进去许多,极目深眺,也没能看见一丝泉水的影子。只得“悻悻”地走开了!</b></h3> <h3><b>没有丝毫的方向感,只能依据景区内的指示标志选择性的漫游。灵空山风景区似乎管理不大到位,走了这么老半天,最大的感觉是风景虽然不错,但清洁没有跟上,尤其是刚刚下到崖底,随处可见游人“不小心”遗留的矿泉水瓶,塑料袋,还有纸张、布条等“琳琅”的杂物,真有点让人心理上感觉不畅。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不就是?坠落的华叶,懒懒地散撒于石阶甬路,俨然一幅幅充满了情趣和意境的美妙画面。</b></h3> <h3><b>时不时的还会有个性十足的树根“雕塑”点缀其间。它们是时间和自然精诚合作的结晶!爆溢着无穷的、浓郁的艺术味道!一点儿也不逊色于高迪的艺术设计。</b></h3> <h3><b>岔路口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选择了唐王祠的方向。</b></h3> <h3><b>路径狭窄,石板缝隙间郁郁地冒出叫不出名字的草木,路被淫漫得褴褛、荒凉。</b></h3> <h3><b>唐王祠就被淹隐在这条石径的尽头。隋末,唐王李世民起兵太原,在攻打霍州府时恰逢雨季,阻兵韩信岭,后绕道灵空山奇袭成功。人们就把唐王驻兵扎营的地方取名“唐王寨”“唐王谷”,并在此修建祠庙供之,以示纪念。</b></h3> <h3><b>只是,迎接我们的,不是叔宝,也不是尉迟,却是一把黝黑的大铁锁。唐王和他所创造的辉煌,被深深地锁在了岁月的门里,留给后人的,只有游弋在文字里的无尽遐想。</b></h3> <h3><b>山果核做成的工艺品。当地人说是一种野生的山桃核,我不大认得。垫子比较普通,但用果核串制出来的这些动物形象,倒是隐隐可以显出制作者的心灵手巧。高手在民间啊😄!</b></h3> <h3><b>穿过仙桥,就可以借爬“十八盘”,然后登临“东钟楼”和“观景台”。仙桥雅观坚固。桥下有一块横挡于两崖间的的石条,传说是龙母与小五龙相斗是自头上拔下的金簪变化而成。</b></h3> <h3><b>十八盘极消耗体力,中途几次三番地停下来休息,衣服也被汗水牢牢抓住,与身体紧紧拥抱。</b></h3> <h3><b>沿途出现好多这样的“根阶捷径”,自然而又充满了意趣。虽然比较石阶路陡立,但与天性顽劣的我却很是“投缘”。</b></h3> <h3><b>秋意虽还不浓,但有的树木的叶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换了秋装,红妆黄裙,在满山的绿色里显得分外妖艳夺目,一种流动的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美感撼人心魄!</b></h3> <h3><b>好多的拐弯处都立有这样仿汉白玉的石碑浮雕。初没有留心,以为是指示标志,中途休息的时候刻意凑过去看了看,才发现每块石碑上的浮雕实是一个寓意“善报”的佛教故事。这正是学佛的第一步:广作布施,结一切众生缘吧!愿天底下人人皆有善爱,则这个世界才会真正的和谐!</b></h3> <h3><b>终于登上了观景台。清风绕体,疲乏感立刻就减了三分。凭栏处,山海连绵起伏,波澜壮阔。山村、寺庙、仙桥、楼阁,此刻都幻化成了微缩景观,我仿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跳离了三界五行,站在高处,俯看苍茫大地,风景这边独好😄!</b></h3> <h3><b>在观景台好好地休息了一下,才慢慢顺原路返回。跨越栈桥,穿过一线天,从一条极其陡险而隐秘的石阶艰难地爬上,到达“龙脊”。</b></h3> <h3><b>所谓“龙脊”,又有一个远古的神话:相传,此地五龙王在很早以前于仙桥一带奋勇救母,却被灵山道人砍成四截,后来,脊梁部分就在这里变化成了这道山梁。神话是活的,远比现实更具诱惑力和感染力。</b></h3> <h3><b>在龙脊上,我舒服的来了一张“皇后躺”!😄</b></h3> <h3><b>至此一个大迂回后,终于又回到“九杆旗”!两个人都是又累又饿又困!早晨7点多出发略略吃了点早餐,直到现在,时近下午2点了,早已经饥肠辘辘!一心想着景点外不远的农家小菜,于是,没有再作停留,强抖精神,寻食去!</b></h3> <h3><b>这次出游灵空山,我们没有选择走平遥到沁源的路径,而是选择了绕道霍州七里峪的方向到灵空山,主要还是考虑到这条路相对好走一些。回程的途中,对这样的选择更感到了明智。因为灵空山风景虽然不错,但由于管理还不够完善,致使灵空山的山水没有得到灵性合一的完美境界,实是一大憾事。而霍州七里峪就不同了,七里峪的水尤其出名,不仅水势盛大,更吸引人的是水质特别清澈明朗。</b></h3> <h3><b>和老公一起,就像两个吃了还童丹的少年,沿途总想着要停下来,看看水,听听水,照照水,玩玩水。看来,无论人年纪多大,爱玩总归还是天性!天性使然,人可奈何?</b></h3> <h3><b>珍惜每一次的出游机会!让灵魂与身体一起,余生更有意义!</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