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巴斯位于埃文郡东部,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流经几个郡的埃文河从市中心缓缓淌过,小城在河的两岸依着山坡而建,一层一层的错落有致。18世纪著名的设计师约翰.伍德对巴斯进行了完整的规划,老城的格局就是他当年留下的。</h3> <h3>简.奥斯汀与巴斯有着不解之缘,她和姐姐在巴斯度过两个长假,便喜欢上了这座小城。1801年,随退休的父亲迁居到巴斯后,简.奥斯汀深入了解巴斯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尤其是中产阶层的人际关系,接连完成了《劝导》和《诺桑觉寺》。直到今天,巴斯的街道、建筑以及市容还和200年前差不多,依然如她笔下描绘的那么美妙、优雅、有序。</h3> <h3>巴斯以其独有的温泉浴室享誉全球,公元1世纪,罗马人把爱泡澡的习惯带到了英国,然后发现英国只有这么一个温泉。他们如获至宝,将此地取名“巴斯”(Bath,即浴池),在全城修建了多个奢华的浴池。</h3> <h3>罗马浴池泡澡的程序是先到运动、游戏室活动一下,松弛身体,然后再进行桑拿或土耳其浴,最后到冷池中浸泡。曾经,有人问罗马国王为什么每天都要洗一次澡,这位国王无奈地回答:“因为我太忙了,不能每天洗两次啊!”由此可见,洗澡沐浴是罗马人最爱的日常活动,就如同社交活动一样的普遍。</h3> <h3>澡堂也是罗马人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从一个人洗澡时使用的香料、按摩油的品质,以及随从人数的多寡,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许多商业交易都在澡堂中进行决定,澡堂也是哲学家们交换意见、高谈阔论的绝佳场所。</h3> <h3>在罗马帝国统治英国的时代,罗马人在巴斯修建了许多带有桑拿及泳池的大型浴室,还把这里定为水和智能女神米诺拉的领地,建起了华丽的宫殿。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建筑大部分都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8世纪,人们偶然发现米诺拉女神的镀金头像,早已湮没不闻的古罗马浴场才得以重新现身。</h3> <h3>罗马浴场环绕温泉而建,这个温泉从3000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立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露天大浴池池边的阶梯、石头基座都是罗马时代的遗迹,平台上的雕像是19世纪所建的纪念物。</h3> <h3>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掘表明:古罗马浴场设有好几个浴池,还有游泳池和暖气加温的房间。浴池周围布有雕塑和栏杆,浴池上方原来覆盖着巨大的弧形拱,现仅存一些柱子,和一些拱的残片。</h3> <h3>去之前觉得这个景点很鸡肋,一潭洗澡水绿幽幽的没什么兴趣。进入之后才发现内有洞天,这是一个我看过布展设计最精巧的博物馆,历史的古迹和现代展览解说完美融合。用高科技的手段,将古罗马时代的日常展现在游客面前。</h3> <h3>无论是雕塑、罗马钱币、浴场遗迹还是后人制作的复原图,都在透过各个层面向人们描绘,2000年前,巴斯还属于罗马帝国领土时期,当地人是如何享用地下涌出的恩赐之水。</h3> <h3>虽然各时期建筑和规模在泉眼附近不断叠加,也没有损坏最远古时代的痕迹。现在,能直接看到汩汩流水的泉眼,温泉穿越地下遗迹而过,最后流入庭院汇成一汪碧绿池水。</h3> <h3>游客是完全走在遗址上的,电视屏幕会模拟出你走的这条路在2000年前的样子,旧时的辉煌在这里依稀可见,瞬间穿越时空。跨越千年的温泉,串起了人类文明的历程,流向未来,让后人清楚看到它流过的痕迹,对古罗马文明的理解,也都鲜活了起来。</h3> <h3>巴斯是个挺有特点的城市,和英国很多历史名城一样,市区都不大,但必须有个规模宏大的教堂或修道院。巴斯修道院是一座英国圣公会本堂区教堂,历史上曾是本笃会修道院。它创建于7世纪,10世纪改组,12和16世纪重建,是英格兰西部最大的垂直哥特式建筑之一。</h3> <h3>英格兰第一任国王曾在此加冕,这里塔楼高耸,塔顶尖尖,窗户嵌着彩色玻璃,墙上刻满雕塑,一排排石柱撑起了精美的扇形拱顶。因为墙壁的80%的面积都是通透的玻璃,素有“西方明灯”(Lantern of the West)的美誉。</h3> <h3>巴斯的建筑继承了古罗马风格,塔楼高耸,刻满雕塑。与此并存而且更多的是另一种后哥特式风格,建筑学上称之为新经典主义,两者最明显的不同是在门和窗的上框,前者是尖圆形,后者是圆弧形。这一新风格为英国所特有,且源头在巴斯,至今保留的最完整。</h3> <h3>相较于隔壁热闹的罗马浴场,这里就略微冷清一点,大部分人站在外面拍拍照就走了。对普通人来说,所有的教堂和修道院都差不多,看多了会导致审美疲劳。入内虽说是免费的,但门口有一个老太太专收捐款,明码标价(建议6英镑),交了钱后会得到一张地图。</h3> <h3>入口处是一个比较窄的通道,老太太就坐在柜台里面。如果不想捐款,同时又想避免同老太太四目相对的尴尬,可以注意一下入口右边的修道院纪念品商店,商店和修道院是连着的,可以通过商店直接进入修道院。</h3> <h3>巴斯修道院与罗马浴场其实是相邻的建筑,位于同一个广场,这里是游客集中的景点,大家在这里休息、晒太阳,小贩们忙着兜售商品,还有街头艺人的表演,十分的热闹。周围就是巴斯的商业街,再走几步路就是圆形广场和皇家新月。所以,巴斯逛起来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两条腿走走就足够啦!</h3> <h3>巴斯许多古老壮观的建筑都出自约翰.伍德父子之手,比如,像征太阳的圆形广场(The Circus)和像征月亮的皇家新月楼(Royal Crescent),两者相互呼应,之间由布鲁克大街连接。</h3> <h3>圆形广场由建筑师约翰.伍德设计,伍德的灵感来自于罗马竞技场,区别在于,竞技场的设计是从外面看到的,而圆形广场面向内部。不过,他并没有活着看到自己的蓝图变成现实。在他死后,广场才开始奠基,最终由他的儿子小约翰.伍德监督完成。</h3> <h3>广场的规模并不大,规划却独具匠心,草坪中央有棵大树,翠绿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周围围绕着一圈外型一致的蜜色石头房子。由30幢住宅组成的环被等分成三段,这个设计,保证了从任何一个入口进入都能看见一个典型的立面。古树与建筑间的环形公路,可同时供行人和车辆通行。</h3> <h3>在它优雅的弧形立面上,从下往上分别使用了三种古典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罗马复合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多立克柱的带状装饰展示着525个图案,包括蛇、航海标志,代表艺术和科学的徽记,以及共济会符号。</h3> <h3>巴斯人民对圆形是真爱,皇家新月和这里的建筑群都是圆形的整体造型,可能是呼应古罗马人对圆形建筑的喜爱? 自此,这种以圆形或新月形广场配置街屋的形式蔚为风潮,对伦敦和苏格兰爱丁堡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h3> <h3>圆形广场往西200米,就是小约翰.伍德设计的皇家新月楼,巴斯最为气势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多部影视剧曾在此取景,包括《劝导》和《诺桑觉寺》。</h3> <h3>皇家新月楼建立于1767至1775年,由连为一体的30幢楼组成,采用意大利式装饰,共有114根圆柱。皇家新月楼的道路与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优美的曲线令人陶醉,尽显高雅贵族之风范,被誉为英国最高贵的街道。</h3> <h3>想要入内参观有两种选择:一是1号楼的皇家新月博物馆,展出许多珍贵的文物、肖像,在细节方面完美的重现了它在1770年时的辉煌。还有就是16号楼的皇家新月饭店,当地最高级的星级酒店。看了下价格,大概每晚300镑左右(摊手),就可以入住豪宅,感受一把那个年代的贵族生活。</h3> <h3>几个世纪以来,这些房子都由富豪和名人租住,至今非常热门,几乎从未出售过。站在皇家新月的楼下,面前是广阔碧绿的草坪,贵族居所和平民游客不过一线之隔。</h3> <h3>最后,介绍一下每个文青必去的打卡点——简.奥斯汀纪念馆。简小姐的塑像站在门外欢迎来客(还有一位活泼的大叔在门口跟你打招呼),身穿湖蓝色长衫裙,带着灯罩般的帽子。外墙上照例挂着蓝磁牌,上面写着简.奥斯丁纪念馆,英国的名人故居都有这种标志,木门也漆成了湛蓝色与奥斯汀的服饰相配。</h3> <h3>纪念馆很聪明地按照作家生活年代对室内进行布置,设置了一些人物塑像和礼服之类的道具,供游客们拍照留念。真实遗物少之又少,更像是对作家生平的回顾和介绍,其实,网上也能查到相关讯息,只是面对这些道具和布景看着更有感觉罢了。出门前还有个书房,游客可以体验用羽毛笔写信,这部分还蛮有创意的。</h3> <h3>参观从一个小讲座开始,给大家介绍简.奥斯汀一家的族谱和历史,展示一些当时的信件照片等,这些,都是简.奥斯汀后来创作的灵感来源。纪念馆内逼仄狭小,听完讲座,不到半小时就能看完馆内的其他部分,简直对不起这12英镑的门票。(巴斯人心里苦啊,他们不是没有大房子,但,简.奥斯汀是个穷姑娘,实在跟豪宅扯不上关系)</h3> <h3>其实,简.奥斯汀在巴斯只住了四年,父亲去世后就搬走了。以她的家境,也不可能被巴斯的上流社会接纳。纪念馆所在之处并不是她当时的居所,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为设计的,把这位大作家“留”在了巴斯,好为当地的旅游业创收——简.奥斯汀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啼笑皆非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