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家门前有座山,站在门前便可看见它。由于山顶上有一个古人修筑的石头山寨,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叫他寨山。它东西为长,南北为宽,沿着长轴呈二凸(山峰)一凹(垭口),两端低矮,中峰较高,山形酷似横卧的老黄牛。山上苍松挺拔绿树成荫,有如神笔天插。它平畴突起,俊秀挺拔,恰是一座空中花园在云端高高悬挂。和寨山北部对应又走向平行有一道东西长600米的山岭,这道岭我们习惯称它为北坡,岭最东端就是极具神话传奇的破经山。对面看过去山和岭鬼斧神工般的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感叹着世事沧桑,感叹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飞速发展。这青山,这山村就这样一起构成了家乡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h3> <h3>记得童年时,村前大路宽不足一米,现在看来是再小不过的小路,是通往山那边,是载着许多希望的小路,现在村民集资改造成了水泥大路,哪一天,我和你都会走在那条记忆中的乡间小路,那条属于我们心中的路。打开心扉,捧着一束秋风,装饰整个山村。每天晚上去散散步,谈论着往年趣事,感叹着往年忧愁,憧憬着新时代给于的享受,刻画着心中那无尽的记忆。那些记忆以后不用记录纸页上,它已经刻画到那山岭中。现在属于网络时代,我们还可以把他保存到网络里。<br></h3> <h3>想想几十年前的农村,能用彩屏手机就特别厉害了,骑辆摩托车赶集上店就显得威风八面,而现在,每人手里都有一部智能手机。逛街去超市随便就能搭上顺风车。这样悄无声息的变化,你记住了吗?几年前种庄稼我们还是离不了镰刀、锄头、扁担、绳,现在收割耕地不用去地头,那时我们还住土坯房、黑窑洞,现在家家盖新房,大部分人城里住高楼。在那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苦过、累过、欢过、喜过、愁过、犹过。度过那难捱坎坎坷坷,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记忆</h3> <h3>相比过去,</h3><h3>思想进步了很多,但有些传统习俗也淡忘不少</h3><h3>随着这几年通讯及网络的发展,我们山村也能随时随地的接受各种最新的信息了。现在有很多人也经常网购,就知道大家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了。思想的确是进步了很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传统也慢慢淡了。记得之前每年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忙年”,打豆腐、炸酥菜、扫尘祭灶等等。以前人与人见面亲亲热热拉家常、天南海北侃大山。现在人见面打声招呼,接下来无话可说,低下头去各玩各的手机。现在很多人对这些传统都已经不重视了,大家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生活,都喜欢一切从简,省下时间看看视频发发微信,好友聊天不亦乐乎。</h3> <h3>相比过去,现在的农村有了哪些巨大的变化</h3><h3>新房越来越多,但没有往日热闹了</h3><h3>以前农村都是土房子,遇到雨天还会漏雨,平时大家经常会聚在一起很热闹。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房子是越来越好,但平日里在家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h3> <h3>相比过去,</h3><h3>种地可以拿补贴,但有些偏远的田地却没人种了</h3><h3>十几年前种地还得上交钱,现在国家早取消了这种税收,种地不仅不用交钱还可以拿补贴但受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少及粮食价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家种地的积极性还是不行。因为很多偏远的土地,机械无法进入,最后还是荒芜了。</h3> <h3>相比过去,</h3><h3>路越修越好,但大家互相走动的却少了</h3><h3>以前农村都是土路,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大,路是越修越好,人们出行无疑是方便了很多。但有个奇怪的现象,现在大家走亲戚反而没有过去那么多了。</h3> <h3>相比过去,</h3><h3>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较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基础设施也是越来越健全,国家加大道路建设、电网改造解决农村供电、管网建设解决供水、发放空调解决冬季取暖、厕所改造解决农村脏乱差等。就连吃商品粮的城市人也想回来享受这种政策优惠了。新时期的农村,又会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诸如新农业、医疗、养老、等等,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现象。现今,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随着更多人的参与和努力,以后的农村,生活一定会更好。</h3> <h3>在过去,春天到来时我们乡村的傍晚,当晚霞消退之后,天地间就变成了银灰色。乳白的炊烟和灰色的暮霭交融在一起,象是给墙头、屋脊、树顶和街口都罩了—层薄薄的玻璃纸,使它们变得若隐若现,飘飘荡荡,很有几分奇妙的气氛。小蠓虫开始活跃,成团地嗡嗡飞旋。布谷鸟在树林子里,用哑了的嗓子呜叫着,又不知道受了什么惊动,拖着声音,朝远处飞去。而现在那种意境的感觉已经找不到了,只有那机器的隆隆声,大汽车的嗡嗡声。</h3> <h3>已经快要进入秋末,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br></h3> <h3>每近黄昏,都有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乘一点点空隙,射进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br></h3> <h3>一阵清凉的夜风轻轻掠过,它似一壶老酒,将屋后的树、竹,田野里的庄稼灌醉,它们摇摆着,发出欢快、活泼的“沙沙”声。田野里,蛙声、虫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呱呱呱”“嗡嗡嗡”,连提着一闪一闪灯笼的萤火虫也来凑热闹。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偶尔传来几声鸡鸣,多么好听!这是一首独一无二的生物交响曲。<br></h3> <h3>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