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来到永济,当然要登传说中的鹳雀楼。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为中国唐诗中的千古绝唱,是老少皆能背的唐诗。但是,为什么王之涣登鹳雀楼能写出如此壮丽而深刻的诗歌,他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到永济就急匆匆要登鹳雀楼的原因。
第二天一早,几位老同学开车陪我去登鹳雀楼。天上下着小雨,逢六月天就觉得特别凉爽。一路上看到是晋南平原的如江南般风景,彻底改变我对山西的映象。 <br></h3> <h3> 第一站来到普救寺,原来著名的《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自古天下寺庙为清静地,可为什么普救寺却成了爱情圣地呢?难道这看似普通的一座寺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对这一片土地我开始有不同凡响的感觉。<br></h3> <h3> 第二站是看蒲津渡遗址。我以前听说过这里考古发现过几只黄河大铁牛,但更详细的历史就不太了解了。走进蒲津渡遗址才知道原来这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渡口。 <br></h3> <h3> 唐开元十二年,在这修建了著名的黄河“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考古只发掘出河东一边的大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铁牛旁各有一铁人牵引,高约1.9米,重约3吨,分别代表维、蒙、藏、汉四个民族,可见唐朝已实现民族大融合。南侧铁牛下还发现有铁板、铁柱,铁牛尾部立有铁制的七星铁柱7根。原来浮桥的两岸各有四尊大铁牛,其作用是为了固定和调节浮桥铁索。唐代为建蒲津桥的用铁量占当时全国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可见这座浮桥的重要性。这些铁牛造型精美,气度不凡,反映当时高超的铸造水平。
唐朝建都长安,而从长安去往中原及江南各地,或从中原及江南各地去往长安,都要经过此地。黄河天险仅此一座浮桥,此地为通往京城的唯一通道,当时的繁华景象可想而知。<br></h3> <h3>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厢记》的故事要发生在离渡口不远的普救寺。中国自古认为无巧不成书,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渡过黄河后住进普救寺是很自然的事情。而河南洛阳书生张生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这就为住在普救寺西厢房的崔莺莺与张生巧遇提供了可能。如果当时这里是荒山野岭,崔莺莺与张生怎么可能相遇呢?<br></h3> <h3> 老同学指着路旁的一段古城墙说:唐朝这里曾有一座繁华的大城市,已毁于战火。是啊,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旁,肯定会有一个繁华的大城市。
转眼间我们来到了重新修建的鹳雀楼。楼前有一个巨大的广场,鹳雀楼也修得雄伟壮观,我想在唐朝肯定没有修这么高大。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在建筑形式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引无数文人学士登楼赏景赋诗。当然,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后,注定这座楼会名传千古。当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时,鹳雀楼毁于战火。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都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实物中的鹳雀楼可以毁于战火,而诗歌中的鹳雀楼永远留在人们心中。<br></h3> <h3> 中国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皆因诗文而名,而三大名楼在江南,北方仅有鹳雀楼。在这些诗文中,能全文背下《岳阳楼记》和《腾王阁序》人不多,只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仅20个字,没有一个生僻字,老少皆宜。读后完全不需要解释,其豪情其哲理跃然纸上。
走进鹳雀楼一楼大厅,一层的主题是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一幅巨大的壁画,展示了当年黄河岸边的蒲州古城的繁华景象。如果当年你从黄河浮桥过河后,从高大的城门进入蒲州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拥有五十多万人的大城市,在城墙外的黄河边,就是著名的鹳雀楼。
看到这幅壁画,我豁然开朗,原来鹳雀楼是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立于黄河唯一的浮桥旁,背靠当时一座超大的城市,遥望着京城长安。这就是鹳雀楼的文化背景,一个天才的诗人在这样的楼上写出一首千古绝唱,也是很自然的事。<br></h3> <h3></h3><h3> 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从小聪明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由于性格使然,他没有象天下读书人一样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因遭人诬陷诽谤,当年即辞去官职拂袖而去。
随后他居家十五年,专心写诗。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却得不到重用,其内心一定是苦闷的。
某一天黄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身旁的中条山拔地而起,远方的八百里秦川一望无际。他朝西面的长安方向极目远眺,夕阳缓缓西沉,黄河滚滚南下,梦想中的长安虽然看不见,却知道它在哪里,可以想象它的繁华与荣耀,怎不感慨万千。古人最大的理想追求就是多年寒窗苦读应试,一旦高中朝廷做官,衣食无忧,扬名于后世,光宗耀祖。王之涣作为一个读书之人,虽然他没有走科举之路,其内心的渴望当然不会例外。此情此景,化作诗句,从压抑多年的胸中喷薄而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刚刚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此诗朗朗上口,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唐朝以诗取士,女皇帝武则天读到此诗也拍案叫绝,问亲信大臣李峤:是哪位才子写的这首绝句,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武则天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并赐封了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器重,穷困潦倒。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又演绎出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打赌赛诗,最后王之涣拔了头筹,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br></h3><h3></h3> <h3> 王之涣另一首名诗《凉州词》也是这个时期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从此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传为诗坛佳话。仅凭这一首诗,王之涣入列唐朝四大边塞诗人。晚年终于迎来做官的机会,任文安县尉,却染病在任上死去,享年55岁。自古考取高官的人不计其数,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的人并不多,而一生官运不好的王之涣却因一两首诗名传千古。<br></h3><h3> 非常遗憾的是王之涣只留下六首诗。而衡量一个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绝不是看他留下诗歌的数量。中国历来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最繁盛的时代,《全唐诗》收诗将近5万首。每个读者都各有所爱,要将那些名诗分个高下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而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兆鹏和他历届研究生们历时17年,在从古至今的唐诗材料中,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一份唐诗前100名的排行榜,2011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唐诗排行榜》,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这些唐诗的影响力和人们的喜爱程度。
当我打开这个排行榜,看到仅传世六首诗的王之涣,他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排名第三,他的《登鹳雀楼》排名第四,都在李白杜甫之上。就因为这两首诗,把王之涣列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一点也不为过。<br></h3> <h3> 在鹳雀楼上,有毛泽东书写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影印版。细读毛泽东的诗词,其诗艺之精赞,意境之深远,气势之磅礴,绝对不亚于古今任何大诗人。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也堪称一绝。他书写自己的诗词,让其书法艺术与诗词意境完美结合,成为中国艺术宝库的佳品。但是,毛泽东书写别人的诗词作品并不多见。1954年5月毛泽东书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1963年1月5日,毛泽东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而且我从中央档案馆公布的资料看到毛泽东书写的另一个版本《登鹳雀楼》,说明毛泽东特别喜爱这首诗。而在当今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中,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外吟诵或赠送《登鹳雀楼》这首古诗,以表达对双边关系的美好期望。由此可见这首诗的艺术价值是多么巨大,其艺术生命力是多么长久。<br></h3> <h3> 来到楼顶,有王之涣举笔吟诗的铜像,我静立旁侧,扶着他的诗篇,顺着他的目光看远处黄河静静流淌。不知有多少次,我在给学生讲解诗歌时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当学生问到底什么是诗时,无法用下定义的方法来回答。我就拿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来答复他:这就是诗。中国自古有诗缘情和诗言志两大流派,而这首《登鹳雀楼》既有写景抒发豪情,又有写意表达壮志,是将诗缘情和诗言志完美结合的千古绝唱。<br></h3> <h3> 楼是新楼,诗是古诗。诗因楼而得,楼因诗而名。诗楼交相辉映,演绎一曲来自唐朝的千古绝唱。新的鹳雀楼孤单立于黄河岸边,曾经繁华无限的蒲州城已不复存在,也没有黄河浮桥上的人来人往。我没想到东移到中条山下小小的县级市永济,曾有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历史的洪流和黄河的泛滥可以改变这里的一切,可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唐诗是永恒的,已溶于中国人血液的颜色,已化为中国人骨头的硬度,已成为中国人语言的精华。
在离开永济的时候,虽然感到离鹳雀楼越来越远了,而离王之涣这首流芳百世的《登鹳雀楼》却越来越近了。<br></h3> <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戴奇林</p><p class="ql-block">戴奇林: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常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三百多篇,出版诗集《想念家园》获丁玲文学奖。教育专著《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新华社出版社出版,入选《父母必读的50本书》。《成长可以很快乐》新华社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推荐。</p>